創新設計綜合性學習 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對《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創新設計的思考
作者:駱向暉
發布時間:2020-09-03 10:22:4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部編版教材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設計了《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開篇便引用了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闡明個人與國家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應該發自本能地關心祖國命運,并為之奮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幾百年來,這副中華賢哲的名聯成為無數讀書人的座右銘。結合當前國際國內重大形勢,我覺得可以創新設計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真正發揮綜合性學習在教材中的作用。
一、 以現實充分的資料引入,營造綜合性學習的氛圍
1.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范圍內傳播,武漢全城封閉,澳洲緊急撤僑,并頒布了對華旅行禁令;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整個中國,并全球蔓延……
2.美國暴發40年來最致命流感,1900萬人感染,超10000人死亡。統計數據表明,這是美國40年來最致命的流感,而且是美國27年來首次暴發致命乙型流感!全美50個州里,有48個州出現流感疫情……人口稠密的紐約、華盛頓、加州無一幸免紛紛中招。
3.天災:罕見暴風雪襲擊加拿大,全城被埋。近日,一場世紀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整座城市都被暴雪封城,房子和車全被埋, 學校停課,公路關閉,公車停駛改道,飛機航班取消,實屬罕見……這次襲擊紐芬蘭的暴風雪被稱為“炸彈氣旋”, 連加拿大的氣象學家都說,這是他見過的最恐怖的暴風雪……人類在天災面前,不堪一擊……
4.東非正遭遇25年來最嚴重蝗災。多達3600億只蝗蟲正在吞噬整個東非的農作物。大面積的蝗蟲群鋪天蓋地而來,成千上萬只蝗蟲聚集在一起四處飛行,瘋狂地吞噬著莊稼和植被。在目前受災最嚴重的肯尼亞,一個蝗蟲群就長達60公里、寬達40公里,每天能吃掉成千上萬人的食物。索馬里、埃塞俄比亞、蘇丹、厄立特里亞等國家也不能幸免。
目前,肯尼亞政府已經啟用了包括軍用飛機在內的飛機進行控制……
5.多國多地的地震災害。2020開年以來,全球多地地震不斷,地球仿佛開啟了“震動模式”!波多黎各遭遇102年來最強地震侵襲,當地著名旅游景點石拱門也在地震中坍塌。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附近火山噴發,巨大火山灰籠罩全城。一時間,馬尼拉陷入了灰色恐慌。這次火山爆發引發了75場地震。北美旅游勝地加勒比海爆發了7.7級強震,大樓瘋狂晃動,地面到處都是大坑,度假酒店的泳池掀起了“巨浪”。成都又再次遭遇5.1級地震。
6.澳洲山火。受極端氣候變化影響,澳洲的山火持續燃燒了四個多月,近10億的動物在這場大火中慘死,公路兩旁到處都是被燒焦的動物尸體,大火燃起的濃煙直沖云霄,跟火山爆發有得一拼。30萬只蝙蝠入侵澳洲,漫天飛舞,急救直升機都無法降落在醫院。同時,讓人感到可怕和擔憂的是這場大火造成的污染。據報道,澳洲的這場大火,往大氣中釋放了足足4億噸的二氧化碳。4億噸意味著什么?這已經是全球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國家一年排放量的總和。也就是說,澳洲這把火讓世界各國努力減排幾年的成果全都白費了!最近的幾場大雨,不但沒有完全把火勢控制住,反而加劇了澳洲的環境污染。煙灰將海灘和海水都染成了黑色,被污染的雨水漆黑如墨,澳洲的吉祥物、呆萌可愛的鴨嘴獸也即將走上滅絕之路。
澳洲大火,中國疫情,東非蝗災,這真的就像《流浪地球》影片中的臺詞,“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這些緊迫、生動的課程資源每日都出現在新聞的頭條里,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我想:沒有什么比一個人的生命更為重要,也沒有什么事情比危及人生命的事情更讓我們關注!這些都可以成為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與學生生命成長密不可分的絕好學習資源,能最直接、最生動地牽動每一個學習者的心。
二、根據資源情境,創設學習任務
以上資料以PPT圖片、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引發學生的關注、思考。 設計以下學習合作小組:
(一)災情調查組
1.通過繼續搜集資料,了解每種災難的具體表現和初步原因,提出基本判斷。
2.了解每個地區或國家應對災情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學有效?談談你的看法。
3.面對世界各地的災情,國際組織援助或國家之間的援助有哪些?這些援助發揮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4.本組在調查搜集資料的過程中,還有哪些重要和有價值的發現,梳理形成自己的發言材料。
(二)緊急救援組
1.假設你們就是科學技術人員,面臨災情,請迅速提出你們的應急處理方案。(可有重點地選擇2~3種即可)
2.在不同災情面前,如何引導人們正常生活和科學應對?請擬出通告全民的倡議書。
3.現在馬上要派你們組去災區支援,梳理一下要做好哪些應對準備工作?
(三)宣傳教育組
1.在災情面前,安定民眾情緒,引導民眾正確對待災情、科學理智生活關系社會穩定,請提出你們的具體方案。
2.設計制作公益類藝術作品,如短視頻、宣傳語、音樂或書法作品等,傳遞戰勝災情的必勝信念和團結一致的勇氣。
3.針對不同疫情,挖掘報道在災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或事,倡導社會的價值觀,引導廣大民眾樹立戰勝災情的信心。
讓學生依據興趣自主選擇,然后進行分組學習,一個任務組如果參與人較多,可分為不同組進行各自的研究學習,最后在班級內進行匯報展示。
三、在解決真實問題的創造性思考和實踐下,引導學生關心天下國家
部編版語文教材倡導的核心理念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要求。無論是單元設計、篇目選擇,還是綜合性學習,都共同指向這一目標。綜合性學習板塊因其綜合性強、涵蓋信息量大,對學生思維訓練、能力養成更具有獨特的作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抵御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要倡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方面的自主性、合作精神。
以上的設計最核心的在于選擇天下國家正在發生的真實事件,緊急而迫切,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危;又是放眼中國與世界的大事、要事,牽動人心;再者特別符合《天下國家》這一主題設計要求。這樣的真實情境作為課程資源引入,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較為真實問題的呈現,意在引導學生形成真正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小組的任務和分工協作可以發展學生團隊合作、相互學習的能力。通過以上任務的參與完成,可以很好地落實以下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
1. 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生命教育隱含與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寫道: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珍惜生命、關愛生命應該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核心組成內容。新冠疫情中,中國時刻踐行“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理念,一切工作圍繞“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開展。這讓我們每個人在獲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時,也更加珍視其他生命的生存安全和健康。不同的災情帶來的危害是不同的,但首要考慮的一定是區域人們生命的健康和安全。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了解災情危害,思考應對處理方案及科學救治的方法,這一過程會讓他們理解“生命的價值大于一切,人類必須與自然和諧共處,珍視自然中生命的存在,地球這一人類的家園需要全球人類共同維護”等深刻道理。這也是選取這一課程資源的首要原因。
2.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核心素養蘊含其中。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主題為“家國情懷”,展示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激發愛國情感。綜合性學習也應緊扣這一單元主題要求來設計。災情是最有分量的課程,生活是最具意義的課堂。學生在重大公共事件中親眼看、親手做、主動想、積極悟,從而促發反思,鮮活的生活場景自然而然地促進了自我教育。中國在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彰顯了中國力量、中國效率和中國速度,同時也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時通報和分享疫情研究成果,為全球救治防控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經驗,多方援助各個國家,充分彰顯了天下為公的大國情懷。既為中華民族,也為全球!這些都是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培養的最好素材。學生了解、知道的過程,已經將這一素養深深根植于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既有家國情懷又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
3.獨立思考和使命擔當應該成為學生的基本素養。災情面前,考驗的是一個國家公共應急處理能力,也考驗的是每個人的責任擔當。新冠疫情對中國各行各業是個嚴峻的考驗,特別是衛生醫療、科研教育等各個系統,能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發生了太多不為人知、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了共抗災情需要的是每個行業全力以赴,眾志成城;應對災情,需要的是技術和科學,需要的是真正的行業專家臨危受命。此外,當疫情發生,除了科學救治,我們還需要社會信任、公民責任感、心理建設……每個人都應在災情面前做出自己的貢獻,就是對國家民族、對世界、對自己負責任。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應成為被忽視的對象,而應該成為非常珍貴的語文課程資源 ,在語文教師的精心的設計下,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的平臺,成為語文能力和素養養成的應用性、實踐性、生活化的演練場和展示臺。
作者單位 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