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嚴峻形勢下,順應民心的開學工作受到了巨大沖擊。在這樣一種復雜的形勢下,身居教學一線的廣大教師急學生之所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和敬業精神開辟了網絡教學的廣闊天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新潮流。那么,我們如何為數學網絡教學插上靈動而強勁的翅膀,讓其在新的教育平臺穿梭縱橫扶搖直上,迸射出教育藝術的璀璨光芒呢?

一、注重興趣的激發與呵護

興趣是學習的陽光,應用是興趣的源頭。小學數學“四兩撥千斤”的關鍵就在于興趣的掌控。因此,我們可以充分挖掘數學的生活元素,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釋放和發展,讓學生的智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我們可以把魔方、七巧板、華容道等動手操作性強的教具拉入課堂,用數學思維幫助學生獲得操作的思路,并體驗成功的快感。也可以將數獨游戲、24點游戲,這類直觀的游戲融入課堂,讓學生在玩中體會曲徑通幽的探索和終達彼岸的興奮。

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呵護,在知識的難易程度上做出恰當調整,較日常的傳統教學,降低一些難度,這樣就能讓學生多體會成功的愉悅,在愉悅體驗的不斷呼喚和導向下,學生的思維和行動才能緊跟老師的步伐。

二、注重課堂的互動與調控

網絡教學相比于傳統課堂教學的短板,就是沒有面對面的直視、直聽,沒有迅速定向的反饋和矯正,沒有準確及時的督促和提醒。因此,作為數學網絡授課教師的我們,必須注重課堂的互動。大腦里面要時時有學生的學習基礎,有學生的課堂需求,有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學生的課堂活動設計藝術。老師要多提問、多傾聽,讓學生多回答、多展示,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老師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隨時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隨時變通自己的教學方式,恰如其分地變化自己的教學語言。

對于學生的作答,要讓其他同學先做出判斷和補充,自己再做最終的點評、矯正、總結和鼓勵。對于回答巧妙、答案正確的同學要及時提出表揚,使其充分品嘗成功的喜悅,同時為其他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增加其奮斗的動力。對于學生思路的閃光區,可以適當予以拓展和推廣,讓他們的思維得以激發和活躍。

三、注重作業的設計與評判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延伸,更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催生和壯大。因此,在設計數學作業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入觀察類作業、動手類作業、創造性作業,讓作業盡量貼近和融入學生的生活,不斷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圓柱和圓錐”的作業設計,讓學生用小棒和卡紙做成學具旋轉,體會平面圖形旋轉后可以形成立體圖形的神奇變化;讓學生制作圓柱和圓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圓柱、圓錐特征的感性理解;讓學生進行圓柱形物體橫切、豎切的操作,觀察切面的形狀,從而完成切面與圓柱關系的直觀感受和跳躍性思維。通過這些簡單易行的實踐作業設計,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作業。在作業完成之后,要在合適的平臺,予以統計。及時表揚完成迅速的同學,友情提醒完成滯后的同學。充分利用平臺的軟件工具,對于學生完成正確的習題,予以判對;對于有問題的地方予以標記,并進行合理的思路引領,同時還要做好習題糾正之后的二次批閱和評判。

對于學生錯誤較多的習題,鼓勵學生視頻講解。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和高度,予以啟發、矯正和補充。通過這種方式,打通學生思路上的障礙,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自信,讓學生體會到探索過程千回百轉的變化和神奇,從而享受到探索過程和果實品嘗的雙重快樂!

對于作業完成優秀的學生,要及時提出表揚并向全班發送和展示,讓榜樣的力量時刻引領大家不斷向前。對于糾錯及時的作業,也應評為優秀作業,并在全班進行展示。這樣對于學生自身來說,就是一種肯定和鼓勵,對于其他學生更是一種激勵和導向。讓更多的學生看到只要及時糾錯,自我完善,都是優秀的學生,激發全班同學邁向成功,堅定追趕超越的信心。

總之,網絡教學的應運而生是廣大一線教師智慧的結晶,快樂靈動的音符在里面翩翩起舞,匠心獨運的智慧在里面熠熠生輝,鑄魂育人的使命在里面洶涌澎湃。我們的傳統教學必將會以此為契機,插上靈動的雙翼,散發出蓬勃的生機,迸射出無限的活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長武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