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ji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猝不及防。1月23日武漢封城后,多個省份緊急宣布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上升為一級,于是原本開學的日子逐漸模糊了起來。

隨著原定開學日期的臨近,家長和教師都變得焦急起來,我們應當怎么辦?正當我不知所措時,學校通知大家準備直播課。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深知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同時,作為一位小學畢業(yè)班的數(shù)學教師,我又覺得責任重大。雖然我是一個技術(shù)菜鳥,對網(wǎng)絡教學心里沒底,但一想到抗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開始努力學習網(wǎng)絡教學軟件和設計軟件。每天要和上網(wǎng)課的老大搶網(wǎng)絡,和不滿兩歲的老二搶時間。經(jīng)過一周多夜以繼日的精心準備,我終于解決了所有的困難,做好了上網(wǎng)課的準備工作。

一 更新觀念

“空中課堂”是利用網(wǎng)絡進行直播的教學方式。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實現(xiàn)實時而快捷的課堂學習與互動,但其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因為這不僅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展示,還是對教師信息技術(shù)掌握情況的一個考驗。為了讓教師上好課,校領導親自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線上培訓,每個教研組的教師在線反復交流,輪流模擬課堂直播,直到完善了每個細節(jié),解決了每個可能遇到的小問題。

因為每節(jié)課都可能會有家長旁聽,所以網(wǎng)上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語言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對教師造成的心理壓力是可想而知的。領導千叮嚀萬囑咐,同事互相鼓勁、互相學習,我們一絲不茍地完善著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確保每堂課都能獲得成功。

二 優(yōu)化直播課堂

因為我們都沒有上網(wǎng)課的經(jīng)驗,所以只能一點一點探索和演練,在錄課過程中熬夜加班,全身心投入。每節(jié)課盡管只有30分鐘,但是備課、試講、研課、磨課、再試講、再修改直至完善,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四五天。在備課階段,我們除了精心設計每個環(huán)節(jié),制作精美的課件外,還要做到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為了保證教學質(zhì)量,我不僅要寫好腳本,還要對著課件一遍遍練習,反復優(yōu)化,直到講解和課件動畫銜接得天衣無縫為止。

我接受的第一個任務是直播六年級思訓課“工程問題”。思訓課只有電子教材,沒有微課、教參、課件等參考資料,再加上工程問題類型比較多,且要將40分鐘的線下課壓縮到20分鐘談何容易。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既不減少課堂教學內(nèi)容,又能突出重難點呢?這些對我來說又是一次考驗,我反復研讀了自己手中僅有的資料并在網(wǎng)絡上搜集了名師講解視頻,斟酌后將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制訂為“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基本的工程問題”。

面對抽象的工程問題,怎樣設計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于學生掌握呢?如何設計才能使冰冷的工程問題變得有新意、有溫度呢?我大膽地嘗試了用假設、等量代換等多種方法解決基本工程問題。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課堂互動激烈,在最后的匯報中學生對我本節(jié)課的評價是10+10分。看到學生的評價,我的眼睛濕潤了,由衷地覺得還是學生最懂我。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網(wǎng)課的成功經(jīng)驗,后面五次的直播課我應對自如,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努力將每節(jié)課都講得生動有趣。例如,在講授《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我將圓錐體積微課裁剪處理后進行播放,使學生直觀、清楚地理解了圓錐和與之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關系。再如,講解《圖形的運動》第二課時,我將圖形的旋轉(zhuǎn)過程進行了錄制,插入PPT中,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教師的存在。在直播中插入能突出本節(jié)課重難點的視頻,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時間。

三 活到老,學到老

上課和備課的間隙,我經(jīng)常打開新知云課堂觀摩其他教師的上課視頻,學習他們上課的好方法。如劉老師和學生打招呼的方式、王老師新新思訓的設計思路、黃老師課堂上的背景音樂等。我邊學習邊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找到了更加合適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疫病無情人有情,生命不止學不止。課堂雖小情無限,春滿人間有大愛。這次疫情不僅讓我學會了網(wǎng)上教學,還讓我懂得了感恩。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能進一步轉(zhuǎn)變觀念,積極探索,不斷改進授課方式,讓“空中課堂”變得更加高效、更加豐富多彩。疫情終將過去,但我追求進步、不斷學習的腳步永不停止。

作者單位 西安新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