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奇跡,都有屬于自己的一份精彩。“多彩教育”就是尊重生命,接納和珍視生命的多樣性,寬容生命的不完美,為生命營造自由、寬廣的成長空間。以多樣的方式和手段,激揚生命活力,演繹生命的精彩。自然界中,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生命樹”課程猶如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為每個生命的破土萌芽、茁壯成長輸送營養雨露,為每個生命的美麗蝶變、精彩綻放提供豐沃土壤,激勵著每一個生命朝著精彩奔跑,向著精彩綻放,成就精彩人生。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創建于2001年,二十年來學校一方面“強素質,重提升”,致力打造善教、樂教的智慧團隊;另一方面“抓習慣 ,促養成”,著力培養好學、樂學的德行少年,努力促進教師、學生、學校三位一體的共同發展。近年來,在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構建多元化教育體系方面,學校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回顧課改歷程,我們從2009年就邁開了探索的步伐,從1.0的“一書六藝”,到2.0“生本多彩”,再到3.0“生命樹課程”,用十余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華麗的“三級跳”。回首走過的路,每一步都令人心潮彭拜,刻骨銘心。

一、學校課程情境

學校雖小卻美,教育入微則精。這里,沒有華麗的理念,卻有著平實的思想;沒有云端漫舞的遙不可及,卻充滿力學篤行的擲地有聲。高新二小的辦學理念是“讓每一個生命多姿多彩”,以此主旨為最高指引,我們開始了課程改革探索的歷程,力爭使每一名二小學子都成為健康、明理、樂學、篤行的多彩少年。

2009年,開始“一書六藝”校園文化的探索與實踐。2012年,南下廣州,汲取郭思樂教授“生本教育”思想精粹,與“一書六藝”相伴而生,交織互補,催生出 “生本多彩課程”體系。“生本多彩課程”體系在二小歷經十余年的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教育走進新時代,二小課改也再起新征程,2019年在“新時代與新兒童教育”方面開始了3.0版“生命樹課程”的探索。三輪課改中,我們刪繁就簡,去粗取精,保留了前兩次課改的優秀成果,比如教育哲學依舊沿用“生本多彩”課程體系中的多彩教育,但是課程體系則向更蓬勃、更具生命力的“生命樹”體系靠攏。

二、學校課程哲學

我們理解的“多彩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是喚醒潛能的教育,是彰顯個性的教育,是成就夢想的教育。

“多”即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多,指向的是“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彩”即亮色彩、創精彩、顯特色,指向的是“個性化”“差異化”。

“多”是方式,“彩”是結果。

“多彩教育”是一種多元化、協同化、優質化、特色化、開放化的教育,關注學生全面成長和個性特長的重疊與融合,追求學生的學業發展與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和實現,著眼學生的在校快樂學習與人生幸福的締造與培植,是構建“生命樹課程”的根基和土壤。

三、學校課程結構

“朝著精彩奔跑”是“生命樹課程”理念。“生命樹課程”為孩子們的成長發展鋪設多條適切跑道,讓孩子們在課程的跑道上體驗成長的快樂,收獲成長的碩果,擁有幸福的多彩童年。

“生命樹課程”從“人文與社會”“行為與道德”“運動與健康”“邏輯與思維”“藝術與審美”“科技與創新”六個領域出發,構建了六大類課程,即德之彩(潤德課程)、體之彩(健體課程)、言之彩(妙語課程)、慧之彩(慧思課程)、藝之彩(怡情課程)、創之彩(靈創課程)。通過多彩課堂、精彩學科、樂彩社團、炫彩節日、豐采研學五個渠道來實施。

四、課程實施路徑

1.構建多彩課堂,落實學科基礎課程

多彩課堂是引發學生思想碰撞、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師生共同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種課堂形態。學校采用“三勤四讓五環節”的模式錘煉課堂,讓多彩課堂精準有型、多元開放。

“三勤”:即勤動口、勤動手、勤動腦。

“四讓”:書本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議、收獲讓學生說、方法讓學生用。

“五環節”: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學教互動—總結提煉—練習反饋。

2.建設“多彩學科”,落實特色學科課程

各學科教師團隊基于基礎課程,自主設計、研發了10組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的課程集群。這些課程群具有“回應兒童需求、指向核心素養、凸顯學科特色、知識結構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性質特點,為學校深入推進特色學科建設提供了有效載體。

就拿“潤澤語文”課程來說,我們整合國家、地方課程,補充合適的校本內容,形成了“善書寫、好閱讀、真表達、樂分享、趣實踐”五大類課程板塊。“善書寫”的目標是人人寫一手漂亮的中國漢字;“好閱讀”包括“經典誦讀”“課外閱讀”兩個板塊;“真表達”對應的是“輕松習作”,寫真言、表真情,幫助學生堅定愿寫、樂寫、會寫的自信;“樂分享”對應“口語交際”,通過討論、演講、辯論、表演等各類口語表達活動,鍛煉學生傾聽、表達、轉述、溝通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流能力;“趣實踐”將語文知識和能力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打通學習和生活的壁壘,開拓文化視野,展示個人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而全面的基礎,塑造完善的人格個性。

和語文學科一樣,我們的每一學科都自成一體,如雁排長空,似駝行大漠。所有學科都有明確的目標、合理的時間、固定的地點、負責的人員,當然還有具體的評價。校園里風行雨過,鳶飛草長,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語文課:和潤生命,潤澤人生,激揚文字,表情達意。

數學課:博約并重,質疑求新,實踐探究,培養思維。

英語課:自然拼讀,情景體驗,英語繪本,融入生活。

體育課:悅動陽光,趣味盎然,武術競技,勃勃生機。

音樂課:小小樂器,悠揚激蕩,滋潤心田,豐富體驗。

美術課:剪捏繡刻,描摹繪染,田野采風,美在民間。

科學、信息、健康課:探索自然、了解世界、健康生活。

作品墻,成果廊,展示廳,比賽場……

快樂的學生站在了學校舞臺的正中央!

3.創設“樂彩社團”,落實興趣愛好課程

“樂彩社團”是我校“生命樹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分為“品質社團課程”和“年級選修課程”兩大板塊。

品質社團課程以提升學生“藝術、語言、體育、思維、創新”五大素養為主題,打破年段限制,實行“雙向選擇+導師培養”的授課方式,現已開設了魅力紙藝、彩墨國畫、創意彩泥、虎娃剪紙、三門蘭管樂、小水滴民樂、少年行武術、奔騰體育等20多門課程。訓練時間為每天早上7:40—8:00、每周兩個中午、兩個下午。校級社團是學生最喜歡、最期待的活動。

年級選修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融知識、實踐、趣味于一體,既是學校實現育人目標的有效載體,又是學生興趣培養的有效形式。最主要的是所有學生全員參與。孩子們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輔導老師和活動內容,建立新的班集體后,統一管理。每周一、四下午的活動時間,美食小達人、陜西方言嘹咋咧、趣味繩編、3D打印、我是小醫生、小繩飛舞等60多個走班課堂,師生同趣,精彩無限。選擇性課程授課教師,有的是本校在職教師,有的是家長義工,有的來自專業院校機構,有的來自社會公益組織,這些由學校、家庭、社區、大學等組成的專業學習共同體,以學校課程為核心,以開放式學習為載體,以終身學習為追求,分享支持,協同學習,引領孩子們穿梭于古今中外,盡享成長的喜悅。

4.做活“炫彩節日”,落實節慶文化課程

過節是孩子們的最愛。節日教育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和巨大的教育價值,二小節日課程分為傳統節日課程、校園節日課程兩大類。

中國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為課程資源,以實踐體驗為途徑,引領學生回味悠久歷史,享受民俗文化。

校園節日課程包括“書香藝術節”“英語嘉年華”“數學節”“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入學禮”“感恩節”等,通過校園文化節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要敢于“做夢”“造夢”,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展示自我、挑戰自我,幫助學生踏上“追夢”之旅。這樣的節日活動既是課堂的延伸,也成為特殊的課程,讓校園變成了激動人心的“造夢空間”。

5.開展“豐彩研學”,落實研學旅行課程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國際視野的莘莘學子,是我們一貫的追求。學校以“豐彩研學課程”開發為契機,助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親密接觸、和諧發展,引導學生在親近自然,走進社會的過程中做到“游中學”“學中研”“研中思”“思中做”“做中創”,真正做到思學研行、知行合一。學校針對小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以“研究性”與“體驗性”為原則,圍繞不同年級水平,設計出不同主題的研學課程。

一年級:我愛我家,幸福娃娃——愛國教育之旅。

二年級:走進自然,觀察發現——自然探秘之旅。

三年級:探究奧秘,體驗神奇——科學發現之旅。

四年級:走進社會,實踐體驗——社會實踐之旅。

五年級:感悟歷史,追尋足跡——古城尋根之旅。

六年級:團結協作,互助共贏——野外拓展之旅。

在研學旅行課程中,我校還利用與新加坡、澳大利亞、臺灣等國家、地區學校結對的優勢,每學年開展一次走向世界交流活動,使學校教育呈現多樣化、國際化的態勢,讓學生們打開眼界,以全球化視野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在學校引領下,各級家委會也將課堂延伸至校外:職業體驗、果園采摘、面包烘焙、戶外拓展……豐富的課程,為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化育人結構做了有益的補充。

總之,在課程規劃方面,我們算是蹣跚起步,想法還很稚嫩,做法還不完善。但不管前路有多坎坷、艱辛,我們始終堅定決心,執著前行!為每一個孩子編制課程跑道,烹制課程套餐,讓每一個生命在“多彩課堂”中獲得知識、習得技能,在“多彩學科”中廣泛涉獵、發展特長,在“樂彩社團”“炫彩節日”“豐彩研學”中實踐探索、不斷創新是我們不變的初心和永恒的追求。愿每個孩子在“生命樹課程”的滋養潤澤中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真正成為一名“強體魄、啟心智、怡情趣、善交流、會創新、愛生活”的多彩少年。

作者單位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