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青少年近視眼的發病率呈現低齡化的特點,眾多電子產品的使用也加劇著學生近視率的提升。就如何及時預防青少年近視等一系列問題,本報特別采訪了陜西省眼科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張紅兵,臨近開學,希望能為廣大學生提供科學用眼建議。

記者: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學齡階段近視占總數的近視率達學生總數的53.00 %,其中1.4 %分布在學前,19.77 %分布在小學,14.07%分布在初中,高中階段占比僅為4.12%,近視的發生與年齡的增長與年級的增高有著怎樣的關聯,造成這一現象您認為是什么原因?據你們了解哪個階段的學生更容易近視?

張紅兵:這個調查數據相對比較正確地反映了我國學齡兒童近視的發展規律,我們看到近視率占比最高的在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我們防控近視的重點階段,如果這個階段工作做得好,就會控制近視的發生。為什么在這個階段發生近視的比較多,這個與我們現在學生的用眼、生活、學習、工作的特點有很大關系。因為學齡前的兒童基本上學習過程較少,上學后大量開始用眼,從用眼少到突然大量用眼,加之用眼不正確,容易導致近視。

小學階段更容易近視。我們前期也作過調查,和你們的數據基本一致。學生一旦在小學發生了近視,后面再恢復到正常視力可能性很小,在初中、高中階段近視也會發生,但此時發生幾率比較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基本上就固定在一個特定的人群,后面近視的發展就是一個程度的變化,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的近視發展往往是以度數增加為特點,而不是以人數增加為特點。而在小學階段,是以人數增加為特點。如果你在小學階段控制得比較好的話,那么你在初中和高中發展近視的可能性就比較小。所以預防近視要從小學階段抓起。

記者:現在很多輕度近視的學生,選擇不配戴眼鏡,認為配戴眼鏡就可能摘不掉了,這種做法可取嗎?很多近視的學生說我學習時戴眼鏡,但是我運動時就不用戴眼鏡了,可以嗎?從我們統計的數據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輕度近視占到了較大的比例,造成輕度近視主要原因有哪些?

張紅兵:這是大家認識的一個誤區。我們要看孩子的眼睛是不是近視,如果近視,作為家長,首先,就必須要接受孩子近視這個現實。其次,后面考慮的重點是如何預防、如何治,不要讓度數再增加。

如果得了近視眼后,不戴眼鏡的話,那么你視力的狀態,與所用器具和環境是不匹配的。視力狀態和環境相匹配的話,你用眼是最舒服的,最不易疲勞的,近視才不易加重。那么你得了近視后就要接受現實,用眼時要堅持戴眼鏡,再進一步治療,運動時可不戴眼鏡。很多孩子近視加重的原因就是,一直疲勞用眼使眼睛處于超負荷狀態,導致近視度數不斷增加。

造成輕度近視的主要原因比較多。我到非洲蘇丹去支援過一些地區,那里的學習條件比較差,孩子戶外活動多,近視很少,遠視卻非常多。而我們國家,近視非常多,近視90%以上的原因與后天工作環境、學習環境、用眼習慣有關。誘發近視發生發展和加重的常見原因是近距離用眼。因為經常近距離用眼,無形中條件反射到大腦,大腦就會認為近視是正常的,會調節眼睛的發育,促使眼球向近視方向發展,導致近視形成。

記者:小學到高中階段學生科學用眼的習慣有哪些?

張紅兵:學習看書時正襟危坐,眼睛與書本保持一尺遠距離;不要在移動的車內看書;不要躺著看書、打手電在被窩里看書;少用電子產品,電子屏閃爍的光對眼睛刺激大,對視力影響很大。

記者:疫情期間電子化的生活特別普遍,很多教師與學生都開始用網上辦公和云課堂聽課,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一天使用電子產品多長時間為宜?單次使用電子產品多長時間為宜?

張紅兵:一天使用電子產品目前沒有統一標準,建議可用可不用電子產品時盡量不要用。大人在用眼方面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單次使用電子產品不超30分鐘,最多不超45分鐘。用眼之后適當走動走動,調節一下環境。

記者:家長在孩子護眼方面容易忽略哪些問題?請您給家長一些護眼建議?

張紅兵:第一,家長要做好榜樣,營造學習氛圍。家長要正確用眼,少用電子產品,孩子在學習時,家長更不能看手機等電子產品。第二,選擇學習燈時用直流電,光線穩定,在均勻、柔和的光線下學習。

記者:請您從飲食方面,對預防學生近視提一些建議?

張紅兵:要合理平衡膳食,不能挑食,粗細糧、肉、各類水果、蔬菜都要食用。

記者:做什么樣的戶外運動更有助于預防近視和緩解近視?

張紅兵:焦點在遠處的戶外運動,轉移注意力的運動,比如放風箏、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

記者:在我們對學生學習壓力的調查中,有870人(20.03%)認為壓力大,587人(13.51%)認為壓力不大,您覺得壓力對孩子視力有影響嗎?

張紅兵:壓力對孩子視力有一定影響,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而休息對每個人很重要,包括眼睛對每個人也很重要。晚上孩子最好10點休息,經常10點以后休息對身體不利,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記者:如果不考慮價格的因素,普通眼鏡(框架眼鏡)與隱形眼鏡(或角膜塑形鏡)您會推薦哪一個,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哪個對于視力的矯正和眼睛健康更有益?

張紅兵:各有優缺點。普通眼鏡(框架眼鏡)簡單安全,但眼鏡離眼球有一定距離,眼球里有個節點,離節點遠,成像質量不好。隱形眼鏡,優點:接近節點,反映真實,成像好、清晰;缺點:眼睛里有異物,有刺激感,會有壓迫感,有一定危險,佩戴不當,易引起角膜感染等。配戴角膜塑形鏡,經過檢查后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眼鏡,一定要遵醫囑。

記者:我們如何選擇合適的鏡片與眼鏡框,市場上名目眾多的鏡片,我們如何分辨質量好壞,價格高的就一定好嗎?您有哪些好的選擇建議?

張紅兵:鏡片一般選擇,材質輕的;不易破碎的,這種相對安全,如,樹脂材料;經濟實用的。價格高的相對質量好,注意每半年要復查一次。

張紅兵博士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現在的近視激光修復手術是否能徹底恢復視力,它的原理是什么?什么情況下適合做此類手術,它會對我們的眼睛產生損傷嗎?

張紅兵:原理是把眼睛前面的角膜當成鏡片來打磨,對眼睛做相應檢查后通過電腦匹配、分析,把角膜打薄后,度數就變了。近視度數以后還會不會變,取決于以后用眼的習慣。一般18~40周歲之間的人群適合做這樣的手術,但眼睛各項還要符合一定標準,如無瘢痕體質等因素。從近視原理講多少度的近視激光都可以打磨,但現實來說角膜厚度是有限的,眼睛有一定壓力,角膜不可打磨得太薄,否則就危險了。此項手術是有計劃的可控的外傷,可能會出現感染、矯正效果不太理想等狀況。

記者:在造成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里,除了電子產品、光照強度與用眼環境和正確的學習用眼姿勢,哪個更為關鍵?

張紅兵:這些都很重要。最關鍵的是用好電子產品,它的缺點是近距離工作,光線過亮、刺激,傷眼。學習環境的光線要均勻、柔和,不可過亮、過暗,白天陽光太刺眼時要拉窗簾,晚上開臺燈時要開大燈。

記者:現如今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如何平衡學生課業負擔和科學用眼呢?

張紅兵:我認為,第一,注意用眼姿勢、用眼習慣。不要躺著看書等。第二,認識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只有自己重視保護眼睛,才會正確去用眼。第三,提高學習效率很重要。學生課堂45分鐘抓住了,學習效率就高,回家用眼也少,可以多做做戶外運動,有效保護眼睛。

記者:戴角膜塑形鏡,家長們擔心角膜塑形鏡直接戴眼睛上對孩子眼睛有傷害,這種鏡片怎樣來選擇品牌?是不是價格高質量就好?短期幾天不戴影響大不大?

張紅兵:眼睛有問題要到正規醫院看醫生,選配鏡片,正規醫院鏡片有質量保證。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配戴眼鏡,每天有嚴格的配戴時間,定期復查。如果沒按要求配戴,會造成角膜感染等癥狀。鏡片一分價錢一分貨,一般價格高的相對質量好、透氣性好等。短期幾天不戴角膜塑形鏡沒有關系。

記者:有很多孩子一個眼睛度數正常,一個大約300、400度,度數相差比較大,請問這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治療?

張紅兵:這個問得專業。這種情況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用眼習慣等原因,一旦發現要早治療。一般要求兩眼度數相差不要超過200度。如果度數差別過大,大腦就會常用視覺清晰的眼睛,另一個眼睛慢慢不用,近視度數就會越來越高,兩眼度數相差就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不適于戴框架眼鏡,非常適合戴角膜塑形鏡,按照眼睛度數配戴眼鏡片,度數不會增長太快,利于治療。嚴重的18歲后要考慮手術治療。

記者: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張紅兵: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安市眼科學術帶頭人,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訪問學者。現任陜西省眼科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陜西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長。從事眼科臨床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為高度近視的發病機制,已出版《激素與眼底病》專著1部,獲國家專利2項,西安市科技進步獎1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陜西省科技廳和西安市科技局課題各1項。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