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抓實抓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開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升學擴招參軍入伍科研項目吸納就業行動。擴大省屬高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規模,爭取研究生、專升本招生規模分別擴大到2.4萬人和2.1萬人。擴大大學生應征入伍規模,加強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政策探索和創新,激勵更多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鼓勵承擔國家級、省級科技計劃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積極開發科研助理崗位,采取簽訂服務協議等多種方式選聘科研助理,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政府征兵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國有企業就業引領行動。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省屬企業在年度用人計劃中安排一定比例,專項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今年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實現凈增長。國有企業加強與高校人才培養合作,實施訂單班培養計劃,精準招聘高校畢業生。國有企業不得將本單位實習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前提條件,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信息應在單位官方網站和“陜西公共招聘網”(www.snjob.gov.cn)同步發布。開展“金融系統萬崗穩就業活動”“重點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網絡視頻雙選會”,提供約1.3萬個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省國資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支持民營企業就業行動。落實高校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新業態平臺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技能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小微企業自提交申請日前一年內,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1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8%)以上,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無拖欠職工工資、欠繳社會保險費等嚴重違法違規信用記錄,其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限額提高至1000萬元,財政部門承擔300萬元以內的貸款貼息,超出部分產生的利息由企業自行承擔。實施“秦青優惠貸”項目(三年期限),對45歲以下青年在我省境內創辦的小微企業,每年提供10億元優惠信貸資金支持,助力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鼓勵民營企業采取訂單班培養方式吸納高校畢業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基層崗位專項招募行動。2020年擴大各類基層項目招募規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5730人,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2000人,“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招聘1449人,“三支一扶”計劃招聘500人,2020-2022年分期分批招聘5000名左右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2020年全省計劃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5765名。對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且服務年限達3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落實相應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政策。(省教育廳、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事業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行動。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按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和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2020年全省計劃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萬人左右。艱苦邊遠地區鄉鎮事業單位招聘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縣級事業單位招聘碩士以上高校畢業生,以及招聘行業、崗位、脫貧攻堅急需緊缺專業高校畢業生,可采取面試、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可以根據應聘人員報名、專業分布等情況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劃定筆試成績合格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創業促進就業行動。支持高校設立創業孵化基地,兌現創業孵化項目補貼。落實標準化創業中心、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畢業生減免場地租賃和創業服務費用等措施。實行創業擔保貸款線上辦理,將畢業生個人最高貸款額度由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10萬元以下個人貸款免除反擔保要求。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重點扶持應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積極打造“雙創”平臺,精心舉辦“創客陜西”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屆陜西“絲路創星”創業創新大賽和第八屆陜西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對獲獎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和政策扶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擴大就業見習行動。從各類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等用人單位中征集3萬個就業見習崗位,為有意愿畢業生提供充足的見習崗位,年內組織不少于2萬人參加就業見習。國有企業今明兩年最大限度開發見習崗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見習。對見習期未滿簽訂勞動合同的,按規定落實見習單位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就業服務提升行動。開設線上就業指導云課堂活動,分析就業形勢、宣傳就業政策,將政策清單、服務清單、服務機構聯絡清單打包推送高校畢業生,對其登記求職、社保辦理、就業補貼等服務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設立外省畢業生來陜回陜就業服務窗口,做好登記幫扶工作。按照不低于上年標準,落實校園招聘補貼資金,支持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開展“2020年陜西省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和“千校萬崗活動”等專項招聘活動,加大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的頻率和次數,有序恢復線下招聘活動。(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行動。指導高校加強對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力度,力爭有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100%實現就業。依托“實名制”動態就業服務系統,公共就業和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協同發力,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崗位信息、創業幫扶、就業見習等精準化、不斷線服務。對生源地為湖北的2020屆高校畢業生,由高校所在地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困難且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加大“一對一”就業援助力度,利用新增見習崗位和管理類公益性崗位進行兜底安置。(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就業能力提升行動。將高校畢業生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范圍。建立技工院校和高校培訓合作機制,遴選優質技工院校進入高校開展技能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主要培訓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增強就業競爭能力。按照國家規定,對中小幼教師、護士、執業獸醫等專業畢業生,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高校畢業生就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認清形勢,強化舉措,帶著感情、帶著責任開展工作,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建立工作機制。省教育廳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協助,省級相關部門參與,成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督導組,每周通報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對簽約率較低的高校,逐校建立工作臺賬,針對性制定幫扶措施,穩定初次就業率。要摸清拓崗底數。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級有關部門配合,結合十大行動充分挖掘崗位,根據可提供崗位總量、已吸納就業數量以及剩余崗位數量,建立崗位動態管理臺賬。要列出責任清單,制定工作計劃,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各類基層服務項目考錄招聘進度,確保十大行動各項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落細。要夯實工作責任。要強化工作調度,指導高校嚴格審查就業材料,杜絕弄虛作假、數據注水等問題,確保畢業生就業率真實可靠。就業工作督導組要定期開展監測督導,強化政府、學校、企業之間溝通協作,努力推動高校畢業生順利畢業、盡早就業。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7月7日

責任編輯:塵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