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來了,技能標準怎么定?
作者:張成剛
發布時間:2020-07-13 11:21:36 來源:工人日報
7月6日,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9個新職業,這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3批新職業。2019年4月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第一批新職業,標志著大典動態調整機制的建立。
新職業是指在經濟社會中已經存在,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具有獨立從業技能,但是暫未收錄到職業大典的職業。同時,這些新職業也是符合社會發展方向,具有產業引領作用和勞動力市場帶動作用的職業。新職業的發布,對于引領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增強對新職業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度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職業的建設和規范與其他職業一樣,需要政府、市場與社會長期共同努力。目前,我國新職業技能標準和管理體系的構建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不斷完善,為產業發展和勞動者保障提供基礎。
目前,新職業的發布主要包括職業名稱、職業定義、主要工作內容等,尚未涉及職業技能標準和管理體系,這意味著新職業的發布,僅僅是職業建設的開始。新職業的職業技能標準和管理體系涉及產業發展和勞動者參與,既是隨社會經濟發展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也是多主體利益相互協調的結果。因此,新職業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同時,由于職業分類、職業技能標準與管理體系本身屬于公共產品,需要由政府相關部門推動,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研究機構等積極參與,通力合作,最終產出有利于職業發展的職業技能標準和管理體系。
同時,職業技能標準和管理體系建設也是支持新職業長期發展所必須。從職業社會學的研究看,成熟穩定的職業應該實現3個目標:賦予從業者以尊嚴;提升社會對該職業的認可度與信任度;以一定標準維持從業者的數量。因此,只有建立了職業技能標準和管理體系的新職業,才能夠得到社會和從業者自身的認可,成為成熟穩定的職業。
從2019年之前新職業的職業技能標準建設經驗看,新職業發布后,其配套的職業技能標準發布往往需經歷一定時間。應加快新職業的技能標準建設,讓從業人員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工資待遇有不斷提升的空間,為新職業從業者建立晉升發展通道。新職業從業者可以不斷對標技能標準,找準自身定位,彌補自身差距。技能優秀的從業者,能夠看到努力工作的發展前途,愿意更好地服務客戶;技能不足的從業者也可能會被淘汰,這有利于職業整體健康發展。
新職業的技能標準在開發過程中要注重前瞻性,著眼于行業未來發展的新變化和新需求。職業技能標準是公共職業技能培訓的抓手,也是經政府授權后開展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基礎。未來可以考慮在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基礎上,推出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甚至與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對接,推動新職業向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此外,規范新職業的管理體系建設有利于新職業長期發展。任何一個職業進入到社會中,其發展都受到從業者自身、職業或行業協會規范以及政府規制等方面的影響。市場與政府的力量會共同塑造該職業的管理體系。越是能夠盡早形成統一、完善、明確的管理規范與標準,越有利于吸引更多從業者進入,也容易使職業受到社會普遍認可。
當前,在向數字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涌現出大量新職業。各類新職業,特別是以互聯網平臺為組織基礎的新職業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在工資、工時、福利、行為規范等方面缺乏統一明確的標準和政府規制。目前,在已經公布的新職業中,廣受關注的網約配送員、互聯網營銷師等都屬于新就業形態,在勞動關系、勞動保障等方面的規則尚不明確,容易出現損害從業者、消費者利益的問題。其他以傳統企業方式組織的新職業,也需要在行為準則、操作規程、健康安全、評價培訓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和流程機制,以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