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疫情”看網課
作者:霍良平
發布時間:2020-07-08 14:30: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正常的開學時間已過去月余。在教育各級行政部門的積極謀劃下,各所學校的快速組織下,“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正在有規模、有秩序地進行。學生在家通過“空中課堂”開展學習,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耽擱學習。
一個月以來,通過教師、學生、家長及平臺的大量反饋,網課凸顯以下問題。
一、學校提供的平臺過多,學生難以選擇。網課開設初期,各校準備不足,沒有細化、優化方案,倉促推進網課,只是將現有的網絡資源全部提供給學生,導致資源過載,學生迫于選擇。
二、網課對硬軟件資源要求很高,教學推進很難保證所有學生同時同步。網課不僅對授課的教師要求高,同時也需要課程資料、網絡和網絡終端設備等資源支撐。寒假時間較短,學生回家很少帶書本,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是課程的電子版,使用不方便,山區的網絡資源較差,即使有網絡,也缺少終端設備,就不能有效接收網課甚至根本沒有條件上網課。
三、家長的管理能力保證不了網課學習的質量。網課需要家長的配合與監督,這就要求家長與孩子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而部分家長和孩子之間連正常的交流都難,就更談不上溝通、引導。缺少了家長引導和監督的網課,學習效果必然無法保證。
四、長時間的網課學習,嚴重影響學生視力。網課高度依托電子產品,而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作為網課終端設備,是導致學生近視的重要因素。近幾年高中學生的近視率已超80%,高三甚至超過92%。因此每天長時間的網課學習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視力,損害學生身體健康。
五、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網課的課堂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反饋效果較差。網課缺少教師的直接監督,課堂紀律、課堂氛圍無法保證,學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長時間網課會讓學生養成注意力不專注的壞習慣。
六、網課少了師生情感交流,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教師不能被機器完全替代的主要原因就是情感因素。網課少了師生情感交流,看不清學生的面部表情,也聽不清學生的回答,缺少了課堂的情感交流,教學效果必然較差。
七、網課會加劇學生學習的“貧富”差距。在缺少監管的網課中,原本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差別會進一步加劇,長時間網課只會加劇學生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學生之間的“貧富”差距。
網課在這個特殊時期已成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傳統課堂相比,盡管存在不足,但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必定對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是檢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弱的試劑條。網課作為疫情時期全面推開的教學新事物,部分老師、學生會用欣賞的眼光去迎接,很快適應這種方式;部分教師、學生會抱著抵觸的心態去看待,很快被這種方式淘汰。適應能力強且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會在這次檢驗中脫穎而出。
二、網絡教學資源豐富,具有可選擇性和可重復性。網課資源十分豐富,學生可選擇空間較大,不僅可以觀看自己教師的課堂,也可以觀看發達地區的教育大家的課堂,保證知識的多樣化。通過對比、選擇,集思廣益,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網絡課堂可重復觀看、可快放進慢放觀看、可挑重點觀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情況隨意調整觀看內容,能最大程度減少學習的遺漏點。
三、網課促成教師傳統課堂與信息技術的快速融合。對教師而言,從課件制作、視頻錄制、微課制作、網絡直播到平臺運用,網課促使教師意識形態的改變。從抵觸到接受再到運用其服務于教學。因此,疫情時期的網課加速了教師傳統課堂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步伐,豐富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加速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網課全面鋪開,邊上邊反思、總結,為使網課在疫情期間做得更好、更有效,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學校要整體謀劃,做好系統安排。學校要充分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如調配優質的師資力量、作好學生學習網絡以及網絡終端設備的調查工作、擇優選擇網絡平臺(有備選方案)、科學編排課表(合理安排網課與練習課相互交替進行,每天安排20分鐘的一節疫情防控宣傳課,不少于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做好網課的宣傳、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等。
二、學校做好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加強教師網絡技能培訓,課件制作、視頻錄制和軟件運用的培訓,提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以滿足教師快速從站講臺到當主播的身份轉變所需的技術支撐。
三、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合理調整學習內容。例如:語文的閱讀課堂,情感渲染很重要,采用網絡教學效果較差,這一板塊調整至開學后完成。寫作課就具有材料內容具體,網絡素材豐富,學生作文提交圖片版(規范書寫),教師批閱時間充裕等特點,更適合于網課教學。
四、教師加強網課課堂管理,確保網課教學效果。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考勤功能,加強學生考勤管理,適時反饋于家長;加大課堂提問頻次,聚焦學生注意力;精心自編練習題,確保練習質量;作業批閱詳細,教師用認真的態度影響學生。
五、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與指導,全力支持配合教學工作。在家長群交流學生管理的心得和方法,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有效教學提供環境保障。
六、疫情期間,加強安全、衛生、紀律、規矩、生命、擔當、義務、感恩教育,教育學生講政治、懂政治,培育五育并舉的人。
疫情結束,網課仍將繼續。網課為我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借助這個平臺,學生學到知識,教師提升技能,教育得以發展。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網課必將成為我們常態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
作者單位:旬陽第二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