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督導改革 提高教育督導質量
作者:國家督學、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董小龍
發布時間:2020-07-07 10:41:4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督導工作。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盼,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4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要求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緊盯老問題和新表現,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建設,進一步把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作風保證。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充分發揮教育督導作用,必須加強統籌協調,既要讓教育督導“長牙齒”,又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進教育管理制度化、教育決策科學化,奮力開創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大力推動中央關于教育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陜西考察期間指出,“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今年兩會期間,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總書記重申“國之大者”。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擔負著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督導改革和破除形式主義都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的重要工作,都是推動解決教育改革“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效措施,都是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對于教育系統特別是教育督導戰線來講,這兩項工作和要求就是“國之大者”,是當前教育督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順應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從“國之大者”的高度去認識教育督導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入學習領會《意見》和《通知》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什么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的決策部署上來,把貫徹落實《意見》精神與推動教育督導工作提質增效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從實際出發,聚焦突出問題和工作短板,創新舉措,找準突破口,強化責任擔當,破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痼疾,提升教育督導質量,促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要緊扣形勢變化。隨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但隨著教育綜合改革進入“深水區”,教育領域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因此,進入新時代必須把握新機遇、新挑戰,不斷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督政、督學、評估監測等各項工作,既落實“督”的剛性要求,又體現“導”的統籌服務,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依法治教,不斷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導體制機制改革和教育系統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成效,傳播正能量,講好教育改革故事,凝聚教育發展共識,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二、優化督導機制,精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近年來,陜西教育督導戰線堅持深入基層一線抓督導落實,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陜西省“雙高雙普”評估驗收中,堅持“兩個全覆蓋”(覆蓋縣域內每一所學校、幼兒園,覆蓋學校及幼兒園工作的所有方面),做到“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督導意見嚴實,整改措施到位,得到了基層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的普遍認可。
一是簡化督導程序??茖W制定督導計劃,控制督導頻次,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流程和表格數據材料填報,不把留痕作為被督導單位的顯性成效,不以微信工作群等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制視頻等方式替代實際工作督導評價。真正做到“四不”:即不干擾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不盲目提出指導意見、不增加學校負擔、不提與工作無關的要求,把更多空間留給學校立德樹人、創新發展。
二是創新督導方法。堅持綜合督導與專項督導相結合、過程督導和結果督導相結合、日常督導和隨機督導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不斷提升督導工作的實效。同時,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推動教育督導評估信息化。
三是轉變督導方式。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突出結果導向求實效。結合春秋季開學檢查,突出綜合督導、聯合督導,主動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在專項督導中,根據教育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點對點通報進度,面對面交辦任務,手把手推進整改。探索精準督導工作機制,推動教育改革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三、抓住重點環節,大力推動教育督導各項重點任務落實
陜西將全面貫徹落實《意見》和《通知》要求,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優化落實方案,完善落實機制,破解落實難題,抓實落實舉措,提升落實成效,大力推動教育督導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一是完善督導管理體制。參照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做法,結合省情實際,盡快完善省級教育督導機構設置,壓實成員單位履行教育職責的具體任務。推動市、縣建立健全教育督導工作機構,充實督導力量,強化教育督導職能,理順管理體制和上下協調聯絡機制,健全督導制度體系。切實按照“九個堅持、六個下功夫”要求,加強對全省各市、縣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層層夯實各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主體責任,落實好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保障、教育資源優先配置,真正把教育這項德政工程和千秋大計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
二是規范督導運行機制。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以往教育督導工作中存在的定位不夠清晰、督導方式方法不夠精細等突出問題,緊緊圍繞《意見》明確的督政、督學、教育評估監測等三大工作職能,遵循教育督導規律,創新督導方式方法,突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要求,全面加強對學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科研、教師隊伍、安全穩定等全方位的督導,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堅持黨對教育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質量、內涵發展、辦出特色、爭創一流,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強化督導結果運用。牢牢把握“督導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服務人民需求、服務教育發展大局、服務教育優先發展”根本要求,全面貫徹《意見》關于深化教育督導問責機制改革的八個方面內容,完善督導工作規程,構建“全領域、全口徑、全支撐、全保障”的教育督導體系,強化追責問責,讓教育督導有位有為有權威,真正讓教育督導“長牙齒”。
四是加強督導隊伍建設。研究出臺加強教育督導隊伍建設的工作規范,按照“講政治、敢擔當、懂教育”的總要求,加強省、市、縣各級督學隊伍建設,合理配置督學數量。省域內統籌實施督學隊伍提升計劃,加大專業化培訓力度,提升督學隊伍整體水平和履職能力。保障工作條件,落實工作待遇。加大督學隊伍內部機制建設,創新督學聘用方式,形成能進能出的動態機制。以高質量的督學隊伍、專業化的督導能力,全面提升教育督導科學化水平,傾力譜寫陜西教育督導的奮進之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