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最美的課
作者:劉天葉 安康市漢濱區大河小學
發布時間:2020-07-06 10:22:0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這句話一下就擊中了我脆弱的情感,莫名的感動刺激了我的淚腺。從四年級到六年級,這是相伴三年、曲終人散、無可奈何花落去憂傷的淚,是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惆悵和空茫的淚,是莫愁前路無知己的祝福與寄望的淚,更是一起走過的微笑和守望,是我們所有人并肩奮斗的淚。
教育本是一場漫長的修行,老師成就學生的未來,學生成就老師的情懷,互相成為彼此的光。感恩孩子們能在我的從教生涯里留下一段如此驚艷的時光,驕傲我能留給孩子們一筆終生受用的財富。相處三年,回味一生。
“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鐵打的營盤,流動的兵。”教師的工作就是邂逅一群孩子,陪伴一段,目送離開。在這樣的循環中,老師內心深處,不只是希望傳授知識,不只是希望學生蟾宮摘桂。還希望,教學的過程就是陪伴的過程——我陪學生慢慢長大,學生陪自己慢慢變老,這過程中,真情就像飄香的茶,氤氳著生活。
時光是生活的試紙,很好的檢測出學生是多么在乎老師的感情。付出了真情的東西,即使當時不喜歡,但最后都成了“親切的懷念”。梁實秋先生牢牢記住了小學生時國文老師徐老虎對他的臭罵:“你是個什么東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一句包含深情的臭罵,醍醐灌頂。“許多年以后,我已經把老師教的知識還給了他,只留下了他的訓斥、他的笑容。”這不是我們今天許多人的感受嗎?
“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這可能是老師講得最少的一節課,但我認為是最美的一節課。沒有重復知識要點,沒有啰嗦考試注意事項。你們看書,書會裝飾你們的夢想;我看看你們,你們是最美的風景,你們今天的身影會裝飾我以后的回憶。不論是慷慨激昂還是語重心長,能和此情此景相比嗎?兩千多年前,孔子與弟子們在原野迎著微風沐著春日,暢談理想,天高云淡,亦師亦友,創造了永不褪色的最美好的畫卷。歷史的長河中,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師生關系還少嗎?就是我們讀書的時候,課堂上和老師積極辯論,操場上和老師一決高下,給老師種地,給老師送菜……師生之間不只是工作關系,還是親人、朋友。
人生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旅行,但是不管你沿途看到的是荒涼的戈壁,還是花團錦簇的綠洲,你都只能向前,既不能停留,更不能回頭。我很幸運在這段旅程中,曾經有這么一段路,有這么多純真爛漫的小朋友陪著我一起走,我看著你們成長,看著你們離開,這是一段很熱鬧,讓人回想起來感到親切的旅程。
“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我是一個慢熱的人,當不知不覺的投入得越來越深的時候,當看著你們一個個熱淚盈眶的時候,我終于還是無法瀟灑的轉身。我討厭這樣感性的自己,更感恩自己現在還能有這樣幸福的痛覺。收拾收拾心情,然后面帶微笑的看著你們漸行漸遠。
朦朧中仿佛看到了三年來的點點滴滴,有微笑、有感動、有努力、有爭執、有較真、有糾結、有逞能……但每一次喜怒笑說都是愛的付出,每一個笑容都是真情的流露,每一次萍水相逢都是美麗的邂逅,每一次跌倒都有人熱情相扶……
親愛的孩子們,今當遠離,請你們記住:君將生羽翼,一化北冥魚。鵬程九萬里,長風到遠方!還有我們一起付出努力的那段日子,叫做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