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要素是鋼琴教學的重點內容,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并通過鋼琴演奏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充分地表達出來。研究中將音樂演奏的技巧作為基礎,通過對鋼琴教學形式的探究,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鋼琴教學 音樂要素 演奏技巧

鋼琴演奏的關鍵點在于對自身情感的表達,并以鋼琴演奏技巧為主要依托,彈奏流利而富有內涵的樂曲,進而實現對樂曲主題思想的詮釋。音樂要素屬于鋼琴教學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音高、和弦、和弦連接、線條、對位、諧音、復調緊張度與釋放方式、不協和與解決方式、清晰度、聲音色彩、聲音持續度,均勻性、齊整性等內容。演奏技巧主要涉及到連奏、斷奏、和弦以及琶音等相關內容。現階段,學校鋼琴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教學方式缺少有效性,使得學生無法真正領會到鋼琴演奏方式和演奏技巧,進而降低整個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鋼琴教學中音樂要素演奏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鋼琴教學中音樂要素演奏技巧的訓練方式

1.放松訓練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放松心態,特別是在進行鋼琴演奏之前,學生要保持放松狀態,為鋼琴演奏技巧的充分發揮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教師在放松訓練中正確講授手型概念,并在講授后為學生進行現場示范,使其手型概念更具直觀性,易于學生的理解和快速掌握。其次,教師要通過獨立技巧訓練學生手指的靈活性,通過均勻跑動的方式進行手指指尖訓練,保證五指范圍內平穩均勻的顫音。要把二十四個自然大小調的音階與琶音練熟,速度力度始終保持均勻狀態。最后,教師可以利用1212 1313 1414 1515 2323 2424的節奏進行左右手的反復練習;關于顫音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將任意兩個音彈響,慢慢加快彈奏速度,保證均勻、清晰的音色;和弦要將單音控制好后進行整合,達到整齊、清晰的聽覺效果,在此過程中要保證黑鍵或者是白鍵的演奏高度,保證和弦的整體性;在雙音方面,要根據132435534231的模式進行雙音練習,不斷提高雙音的按鍵速度,實現指位轉移的高效率。

2.拓展訓練

通過對音樂演奏技巧教學環節的構建,需要將拓展訓練作為基礎,為學生營造針對性的教學環境,結合鋼琴演奏中的基本特點,讓學生對曲目演奏的節奏、力度以及觸鍵方式進行綜合性分析,使學生在鋼琴演奏中熟練掌握觸鍵技巧,充分保證教學質量的有效性。在觸鍵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在不同程度上會形成不同的演奏效果,因此,對演奏人員的靈活性以及敏感性要求相對較高,所以,在現階段實際鋼琴教學中,需要通過第一關節以及鋼琴鍵盤的關聯性分析,提升音樂演奏的整體質量,展現音樂課程教學的核心價值。因此,教師要側重于訓練學生手指的靈活性,讓學生初步了解手指的基本構造,在此基礎上通過低指、貼鍵等方式進行觸鍵訓練,使得手指與演奏技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增強鋼琴演奏的表現力。

3.聽覺訓練

聽力訓練是鋼琴演奏技巧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核心目的是聽見和弦連接、聲音的質地、色彩、清晰度以及均勻性等音樂要素,從而理解曲調意義。從本質上看,音樂屬于一種特殊的語言,其形式、大句、小句、感嘆號、分號等方面和普通句式一樣,但是對于這種語法的理解要建立在聽音的基礎上,進而形成學生對鋼琴音樂的樂感。這種樂感主要是演奏者利用鋼琴演奏進行自我情感的充分表達,由內而外,提升鋼琴演奏者音樂表現力。在進行聽覺訓練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按鍵節奏,保證音色的均勻性和穩定性,可以通過數拍子和手打口唱的方式控制演奏節奏和演奏自由之間的關系,實現心、口、手、腳以及全身的活性節奏,最后通過演奏者的手指將這種節奏性充分的展示出來。

音樂要素演奏技巧的實際應用

1.“自由落鍵的擲與擊”演奏技巧

“自由落鍵的擲與擊”屬于一種混合式演奏技巧,同時也是最為常見的觸鍵方式之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先利用自由落鍵讓手指保持在一種極度放松狀態,肘關節要和身體保持一定的距離,手臂微微上抬,不斷調整手指觸鍵位置,使得身體和手指處于完全放松。而擲與擊主要是先對手指進行甩動,讓根關節與腕關節合力將手指擲出。在此過程中,“擊”就是甩的一種運動方式,不同甩擊力度會更顯出不同的演奏音色,可以優先凸顯出音樂自身的對比層次,為鋼琴演奏提供較為充分的準備。另外,“自由落鍵的擲與擊”可以緩解演奏著手指疲勞,緩和手與手臂之間的緊張感,促進手指的完全放松。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這種按鍵方式可以對彈琴狀態進行調整與優化,使得手指與手臂始終處于最佳的彈奏狀態,提高演奏者手指的敏感程度,不斷提高彈琴質量。

2.“起落”演奏技巧

“起落”演奏技巧主要是鋼琴上的連奏,是一種在鋼琴上“換氣”的常見方法。“起”是在準備彈奏每個樂句甚至每個微小的“嘆息”之前,需要先自然地提起手臂手腕,提起的高度根據音樂需要而定,強奏則高、弱奏則低;“ 落”是提起后不停留,就將手臂重量有控制地下落,通過手腕—手掌—手指的支撐傳遞,最后將手臂重量送達琴鍵,把琴鍵彈響。這個“起落”的動作過程,需要上臂—前臂—手腕—手指之間密切的協調配合,才能使動作流暢自然。相反,如果只會抬起手指機械地敲擊琴鍵,彈奏出的音樂必然乏味,語氣生硬,表情呆板。

3.“連音”演奏技巧

在進行鋼琴演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兩個音連奏的方式進行連音教學,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一落一滾的觸鍵體驗。對于連音訓練而言,其重點是在第一個音上,需要保證音符的穩定落下,然后將力量轉移到第二個音上面,手指呈現微抬狀態,從而實現手指之間的帶動,在連音演奏中,手指之間不要出現任何縫隙,充分保證尾音的連接性。在音樂演奏中,教師需要向學生進行反復講解,通過親自示范講解,使學生掌握連音的演奏技巧,全面提升學生在鋼琴演奏中的技巧。同時,在連音演奏技巧練習的過程中,由于演奏動作因素,學生的手臂會很容易僵,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反復強調放松的重要性,讓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演奏習慣和演奏水平進行狀態調整,使其充分感覺到連音演奏的核心點。在二連音彈奏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進一步掌握練習的方法,其演奏感覺與連音的感覺相似,演奏中不要留下間斷的痕跡,一氣呵成,形成一種流動性的演奏狀態,從而為四連音、五連音的演奏奠定基礎。只有很好地彈奏出這些連音,才會使樂曲有血有肉,而不顯蒼白和單調。

4.“貼鍵”演奏技巧

“貼鍵”演奏技巧是控制聲音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貼鍵是指在下鍵聲音出現之前手指貼在鍵盤上。對于初學者而言,觸鍵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對手指動作精準性的培養,將音樂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長時間的貼鍵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第一指關節的有效控制,提高鋼琴彈奏聲音的整體質量。在實際的鋼琴演奏過程中,要控制下鍵速度,避免下鍵太慢影響演奏節奏,出現漏音、缺音的情況,這種演奏技巧一般用于抒情音樂和歡樂音樂中。特別是和弦中,要重視對手指演奏力度的控制,彈完和弦后手指一定不要離開琴鍵,而是通過低指貼鍵的方式進行和弦連接,進而保證手指落鍵的穩定性和均勻性。

提高鋼琴演奏表現力的有效方式

1.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

鋼琴演奏是一種技巧與情感的雙重表現藝術,演奏技巧和情感因素是鋼琴演奏中的基礎要素。同時,演奏技巧和演奏情感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聯性。在實際的鋼琴演奏中,演奏者只有具備熟練的演奏技巧,才能將自身情感透過音樂充分的表達出來,這種演奏技巧主要是通過鋼琴基礎知識教學以及基本功訓練逐漸培養出來的,進而直接關系到鋼琴演奏的整體質量。因此,在進行鋼琴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教學中的基礎性內容,通過對教學形式的演奏及分析,構建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強化鋼琴教學的整體質量,為鋼琴教學演奏形式的提升提供穩定支持。

2.培養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養

鋼琴教學演奏方式分析中,教師需要將教學形式作為重點,強化學生的知識素養,明確教學的核心方法,使學生在該背景下得到專業素養的提升,實現鋼琴教學的核心目的。而且,在鋼琴演奏形式分析中,演奏者的專業素養對作品的表現影響相對較大,文化較高的學生所表現的形式較為完善,有利于提升藝術價值的核心內涵,可以將演奏作品中的思想與內涵充分的表現出來。演奏者綜合文化素養主要涉及到訓練精神、情感表現的細膩性,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需要強化學生的演奏意識,通過專業性演奏技術的培訓,強化學生的演奏水平,使學生在該種背景下得到創新能力的綜合提升。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要保持心理和身體方面的放松,為高質量的鋼琴演奏做好充分的準備,滿足舞臺表演的實際需求。

3.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鋼琴演奏的二度創作

二度創作主要是在鋼琴演奏中,作品意蘊不能偏離,要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將原作品的創作背景與音樂特征充分結合現代化元素,賦予原作品新的力量與時代氣息。因此,教師要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可以充分挖掘鋼琴演奏作品中的美,提高鋼琴演奏的表現力。例如,在巴赫鋼琴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練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巴赫虔誠、嚴肅的形象開展想象,深入到他的思想中,充分了解音樂特色與當時的歷史時期,發現巴赫深沉、悲壯、廣闊、內在的作品風格創作后的故事,實現鋼琴演奏作品的進一步創新。通過這樣的方式,演奏者可以對優秀的鋼琴演奏作品進行理解、消化以及分析,明確作品的音樂形象,在此基礎上進行作品布局的整理與設計,充分表現出原作品的演奏情感,豐富作品的藝術形象,提高學生的演奏表現力。

4.實行因材施教,拓展學生的藝術空間

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鋼琴演奏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面對這樣的差異性,教師需要打破統一標準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性,進而不斷拓展學生的藝術空間,實現鋼琴教學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教學體系優化整合中,教師需要認識到鋼琴演奏的革新方式,在鋼琴技術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對音樂內涵的領悟能力,使學生在鋼琴演奏的同時,形成個性化、成熟化的思想,提高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從而形成個性化的演奏風格,為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翼宇:《基于音樂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戲劇之家》2015年第8期,第194頁。

[2]張誠、王明輝、謝晶晶、黃藝歐、范進德:《〈音樂藝術〉校友文章摘要總匯(1979—2007)》,《音樂藝術》2007年第3期,第128-222頁。

[3]聞丹:《音樂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藝術科技》2016年第3期,第411頁。

[4]翟璐:《鋼琴教學中的音樂表現力研究》,《黃河之聲》2016年第8期,第43頁。

[5]高幸:《鋼琴教學中的音樂表現力研究》,《黃河之聲》2014年第8期,第49頁。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