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英語口語”賽項受到了全國高職院校的重視。筆者結合多年實戰經驗及不斷鉆研和反思,嘗試研究歸納出一些英語口語大賽賽前備賽經驗,希望有助于提升學校的英語參賽水平,同時為其他高職院校參加大賽提供有用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英語口語 技能大賽 備賽模式 備賽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在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強烈的反響,各類國際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在呼喚大量職業教育外語類專業人才的同時,對其他專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應用能力成為了職業院校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技能大賽就是本著檢驗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職場交際的綜合能力的,因而受到全國各高職院校的普遍重視。近年來,各參賽院校選手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臨場表現力也明顯提升。筆者通過多年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的經驗,再經過反復思考、總結、實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備賽模式。本文結合實際指導經驗,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競賽內容,同時解析備賽方案,進而提出創新舉措,誠摯希望與各高職院校教師共同探討大賽備賽模式,以期共同推動高職院校英語口語賽項的發展。

口語賽項內容簡述及特點

1.競賽內容(以2019年陜西省口語競賽為例)

(1)職場陳述

分為個人陳述和現場回答問題兩個部分,要求參賽者抽取一張反映行業或企業業務發展及社會、經濟等熱點問題的統計圖表,結合參賽給出的說明,在充分理解圖表內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相應的口頭描述和觀點闡述,并對一個現場問題即興作答。此環節用時3分鐘。

(2)情景交流

參賽者要抽取一個場景題目,如廣告、通知、活動等,內容涉及現代社會生活、經濟、新技術的應用等,參賽者根據題目的要求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并且與主試官(外教教師)進行一對一的情境現場問答。此環節用時3分鐘。

(3)即席辯論

以抽簽確定參賽者的分組、出場順序和正、反方,并就某一行業問題或社會熱點進行現場即興辯論。本環節用時7分鐘,其中開場觀點陳述階段正、反方各1分鐘,剩余5分鐘為自由辯論時間。

2.競賽特點

每個環節的競賽順序由抽簽產生,參賽選手根據自己的抽簽號進行比賽。選取職場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交際場景,根據不同比賽內容,從“內容、邏輯、應答、條理、語言、舉止、表現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定,考核參賽選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及涉外業務交際的能力。競賽過程中選手的理解力、思辨力,臨場反應力和知識的廣度、深度等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這也充分展現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層層篩選出種子選手

選手選拔至關重要,全方位考核、層層篩選的選拔機制是取得大賽好成績的重要保障。因此,種子選手的選拔就顯得非常重要,需要發揮學生、教師、系部,甚至是全校的作用,多層次、多維度地去衡量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這樣才能確保選手的語言綜合能力和后續培訓的有效性。

筆者所在學校開設的有英語口語選修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英語綜合能力水平比較強的學生。還有一年一度舉行的英語口語大賽,選手來自全校海選,由任課教師推薦和選修課推薦相結合。作為語言類競技比賽,標準悅耳的發音是對參賽選手的基本要求,因而我們首先應從考核學生語音語調開始,選手將指定文章朗讀的語音發送給指導教師,教師根據語音、語調選出發音標準的學生參加初賽。初賽中,通過“話題論述”和“情境交流”環節考核選手的英語基礎、口語表達及應變能力,選拔出符合大賽評分要求“內容、邏輯、語言、舉止”優秀的學生參加決賽。決賽中,我們根據省級口語大賽“圖表描述”“情景交流”“即興辯論”賽項內容設計賽題,比賽中經過激烈角逐、層層篩選,最終選出思路表達清晰、語言豐富、舉止大方、應變力強的學生成為比賽備賽選手。進入備賽訓練后,除了考慮選手的英語綜合能力之外,還要考慮對社會問題的思辨力。要求學生不但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社會實踐經歷,還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終達到優中選優的目的,確定優秀的參賽選手代表學校參加省賽。

備賽模式

1.備賽團隊

為更加高效地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我校結合英語教師的個人實際情況,將外語教研室教師分為口語組和寫作組,從而形成備賽團隊,使教師在平時的教科研和大賽指導中也更具方向性和主攻性。口語組教師根據省級口語大賽賽項內容的三大模塊,以及教師自身的特長和經驗分為三個輔導小組,各組分別制定自己的輔導方案,對備賽選手有計劃地進行分模塊輔導。這樣的團隊合作模式分工明確,可充分發揮出集體智慧和各自的優勢,更加有針對地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這也能使備賽選手和指導教師很快進入備賽狀態。

2.備賽資源

我校歷年的參賽經歷留下和積累了大量內容豐富的培訓資料和資源,從詞匯、句型到范文框架,從常用職場表達到每年熱點問題的話題分析等,不斷進行更新、整理、歸納,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整理大賽培訓資料,同時還包含了每屆指導教師和參賽選手寶貴的大賽總結和心得。但每年輔導資料主要是從上屆指導教師手中獲取的,極易缺失,并且在備賽調用中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整理和查找。因此,為了避免積累多年的寶貴參賽經驗流失,同時又能對其善加利用,教師團隊可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建立備賽資源庫,科學、系統地搜索、整理、歸納現有資源,以利于今后資源信息的優化和更新。保障指導教師的“教”和參賽選手的“學”都能及時獲取最新、最完整的備賽資源。

3.備賽輔導方案

(1)輔導形式

備賽階段,首先按照三大題型分別制定詳細的輔導方案,但是由于時間緊張,除了線下面對面的模塊化訓練外,同時還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如建立師生微信群,隨時隨地發送學習任務,對備賽選手進行線上針對性輔導,包括圖表作文修改和語音作業提交等。教師根據學生的提交情況,通過文本、語音、視頻通話等方式對學生提供一對一指導,或同時對多名學生進行統一輔導、檢查和評價,學生之間也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2)語音訓練,英語環境引入

輔導期間,指導教師每天在群里發送各類英語文章、音頻或視頻,讓學生融入到英語語言環境中,選擇好的學習資料讓學生仿讀、背誦、復述或發表評論,教師可糾正學生發音問題,以提高學生英語語音、語調的準確性和英語口語的流利度。

(3)培養綜合素質,提高思辨力

高職英語口語技能大賽不是單純的語言技能競賽,它是學生職業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展示。備賽期間教師應指導學生泛讀大量英文材料,鼓勵學生多看新聞和評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拓寬知識面,勤思考,教師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思辨力,在賽場上能夠更快更準地把握賽題意圖。

(4)專項模塊訓練及應賽策略

①職場描述

這一環節是以圖表的形式來考核學生對各種圖表的歸納和推理能力。參賽選手要在限定時間內理解圖表,并能抓住圖表提供的主要信息對其進行口頭描述和觀點闡述。針對這一題型,在訓練時教師需要給學生總結一些描述圖表變化的常用詞匯、句型及整體結構。訓練選手能夠描述出圖表的整體走勢、上升、下降趨勢、倍數、對比、所占百分比等,并能在最后總結出原因或者給出結論。在描述中要注意變換句式和用詞,且要條理清晰。重中之重是指導學生分析圖表背后深層次的意圖,不僅僅是描述表面數字,而要揣摩出題者的用意。筆者建議從下面三個步驟來訓練職場描述部分:第一步,描述圖表表象,如整體趨勢、數字變化等,用時1分鐘;第二步,分析此現象或變化的原因,條理清晰,用時1分鐘;第三步,給出自己對此問題的想法、看法,提出建議或預測,用時1分鐘。

②情景交流

該環節考核參賽選手在職場上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及涉外業務交際的,考核選手聽說表達、臨場反應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綜合表現。試題內容大多數為產品海報、招聘廣告、活動安排、租房租車廣告等,需要選手和外籍主試官進行現場交流。第一,進入角色。此環節最為重要的是指導選手進入角色,情景交流不是簡單的問與答,這樣會很機械,得分自然不會很高。選手需要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角色,當然選手通常是作為客服人員解答顧客或咨詢者的一切問題,用服務用語表達或回答考官的問題,當然也要把考官想象成現實場景中的顧客。第二,答案都在材料中。在平時的訓練中,通過歷年比賽試題和收集的大量外文廣告圖片,總結活動信息中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例如:Hello,I'm interested in your event you are organizing.May I know the name of the event?What's the event about?When will it take place?Where will it be held?I'm…Can I take part in it?Is it free or how much the fare?How can I contact you?經過大量訓練,比賽時選手站在臺上能夠心中有底、充滿自信,不會緊張地只盯著大屏幕上的PPT找答案。此環節的選手和主考官的眼神交流也很重要,回答準確、反應快,得分會高。把握整個交際互動的過程,注意肢體語言的自然得體,如手勢、站位、微笑等。

③即席辯論

此環節考核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思辨力,指導教師在語言技能和大量信息輸入的同時,通過辯論形式訓練學生對職業領域和社會熱點問題的思辨力和表達力。在陳述過程中,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列出幾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注意要有邏輯性。在辯論時,選手要積極主動地發言,不能被動地等著對方選手先說或說完再去發言。首先要堅持住自己的觀點,在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要想出幾點來反駁對方的觀點。因為考官會根據選手的發言情況給出分數,所以要盡量把握主動多講話。選手的語言表達、思辨力、臨場反應力和知識的廣度、深度等在此環節要充分展現出來。

(5)賽前綜合模擬

最后在臨近比賽前,邀請所有英語教師觀摩選手模擬比賽答題流程,給予賽場表現技巧上的指導和建議,同時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

結 語

綜上所述,全國各高職院校對高職英語口語技能大賽的重視度逐年提高,成為各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它的勝利不是靠一己之力、一月之功的。賽前輔導培訓不是靠短時間突擊和大量信息輸入就能獲得成功的。成功來自于指導教師的辛勤付出、團隊集體智慧的通力合作、豐富全面的備賽資源庫、備賽方案的不斷完善和優化、優秀選手滴水穿石的苦練和校方的鼎力支持等,只有各方面攜手努力才能獲得大賽的最后勝利。

參考文獻:

[1]何燕、趙謙:《英語口語技能大賽備賽方案》,《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年第10期。

[2]熊蕾:《高職英語口語技能大賽賽后反思》,《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年第11期。

[3]姚超:《重慶市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英語口語”賽項備賽探討》,《海外英語》2018年第1期。

[4]陳水英:《省職業院校英語口語技能大賽非英語專業組的賽前培訓研究》,《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9期。

作者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