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中國速度
發布時間:2020-06-30 16:14:4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今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與死神爭分奪秒,迅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用中國智慧創造了一幕幕硬核救控奇跡,展示了大國責任,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
這次戰“疫”中的中國速度,主要表現為:
一是精確組織,迅速防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自疫情暴發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緊盯形勢變化,實時對疫情防控做出精確組織,打好疫情防控的總體戰。1000多萬人口的武漢“封城”,全國31個省市啟動公共衛生重大事件一級響應。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公安部、中央軍委、各地政府都迅速出臺措施,細化安排,動員干部、黨員、群眾,做好防控“最后一公里”的各項工作,使聯防聯控在第一線落地生根,全國多地制定落實社區防控措施,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僅用幾天時間就迅速編織了一張覆蓋14億人的疫情防控網,有效地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武漢和湖北是堅決遏制疫情擴散的重中之重,為了控制疫情發展,國家衛健委立即啟動對口支援機制,快速組織全國19個省市支援湖北各地患者的救治工作,4萬余名醫護人員匯聚湖北,與當地醫護人員并肩戰斗,同戰疫情。同時,全國各地防控物資也火速送往一線,首先保證武漢和湖北地區的充足供應。自武漢封城以后,各地累計向湖北地區運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40余萬噸,為湖北提供了強大的物質、精神和科技支撐,有效地保證了湖北和武漢快速救治患者,阻斷病毒傳播。
二是全力以赴,速度救治。生命重于泰山,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是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務。1月23日,為遏制疫情蔓延,救治患者,武漢決定迅速籌建“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全國各地建設者緊急馳援,依靠堅實的基礎建設能力和技術支持,動用強大的人員與物資調配能力,發揮億萬建設者的無私奉獻與奮力拼搏精神,7500名建設者鏖戰火神山,英雄的建設者24小時不間斷作業,不斷加快速度,10天日夜酣戰,10天頂風冒雨,爭分奪秒施工,2月2日上午,占地3.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隨即,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于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醫療救治任務。緊隨火神山醫院交付,2月8日,雷神山醫院也正式交付使用。兩所醫院的完工,讓逐日擴大的感染人群,終于有了集中隔離和收治的地方,也讓更多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從2月初至3月10日,武漢救援37天內,累計共建起16家方艙醫院,投入使用15家,來自全國94支醫療隊,投入8000多醫護人員,開放床位1.3萬多張,收治患者1.2萬多名,治愈患者7000多名。全力救治患者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認可,有人質疑中國在防控中的問題時,世衛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劃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馬上抨擊道:“疫情暴發前,湖北有137個隔離床位,現在已經有超過1.4萬個,你告訴我,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這一點?”
三是科技支撐,爭分奪秒。快速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疫情剛剛暴發幾天,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批示要盡快查明病毒感染和傳播原因,加強病例監測,規范處置流程。我國迅速動員全國的科研力量,加強攻關,并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疫情發生后,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臨危受命,出任此次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在中國各地,無數科研院所、實驗室通宵達旦運轉,科學家以奮不顧身的姿態在與病毒和疫情賽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僅用3小時就獲得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結果,24小時后又測得病毒全基因組序列,5天后就從臨床樣本中成功分離病毒。著眼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第一時間還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及地區通報研究和中國抗擊疫情的進展,以利于各方及時、有效應對疫情。此外,為了防控需要,各大科技企業也分秒必爭,利用技術,快速建起一張排查疫情的大數據網絡,如健康碼、各種交通工具的查詢工具、健康機器人等,使各地迅速知曉密切接觸者,為疫情防控贏得了很多寶貴時間。
戰疫中的中國速度,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中心,依靠中國特色社會義的制度優勢,在全國各地各部門快速形成了一體聯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一盤棋,為病毒布下天羅地網,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戰疫中的中國速度,是激發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發揮國有大型企業的支撐,利用全國各種科技單位的優勢,用好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打好疫情防控的總體戰。戰疫中的中國速度,是依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代表的中國精神凝聚全體海內外中華兒女,形成戰無不勝的磅礴力量,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作者單位: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