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游戲作為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深受幼兒喜愛,還對幼兒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根據幼兒特點選擇恰當的教育教學方式,積極構建完善的戶外游戲體系,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提升幼兒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在戶外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堅持以幼兒為本的理念,根據幼兒興趣設置游戲主題,創設和諧多元的戶外游戲環境,將游戲與學科知識有效地融合起來,培養幼兒的交際與學習能力。

一、依據幼兒興趣設置游戲主題,體現幼兒主體性

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根據幼兒興趣設置戶外游戲活動主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但傳統的戶外游戲活動往往是教師包辦代替,確定主題、分配角色讓幼兒跟著教師的思維走。作為戶外游戲活動參與的主體,幼兒的體驗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幼兒教師應在戶外游戲活動中給予幼兒更多的選擇權,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

在一日戶外游戲時間,教師可以設置多種游戲供幼兒選擇,為幼兒介紹幼兒園的玩具種類和玩法,如蹺蹺板、秋千和滑滑梯等,讓他們自己選擇想玩的,也可以給他們講清楚游戲規則,如攀爬游戲、沙包游戲、角色扮演游戲等,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后積極投入其中。以沙包游戲為例,教師可以讓幼兒觀察、記錄沙包的玩法,教師也可以和幼兒一起探索玩法,如踢沙包、投沙包、夾沙包跳等,這樣不僅能夠使幼兒感受游戲的趣味性,還能促進幼兒多種運動技能的發展,增強他們的體質。

二、創設和諧多元的戶外游戲環境,豐富戶外游戲資源

創設游戲環境是幼兒園課程體系的必需部分,教師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和本園的場地情況設置游戲,選擇合適的游戲器材,在豐富的戶外游戲活動過程中培養、鍛煉幼兒的綜合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戶外場地設計攀爬臺、梯子、輪胎網及吊環等小游戲場,還可以聯合家長利用廢舊物品創意建造。以廢舊輪胎為例,作為一種可移動的器械,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種材料設計鉆、爬和滾等多種玩法,也可以與其他體育器械組合在一起,大班的孩子可以合作壘高、跨越,還可以擺成直線或曲線,按照線路開展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鍛煉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還能有效豐富戶外游戲資源,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將多學科知識融入游戲中,寓教于樂提升游戲質量

游戲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十分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教師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應該加強趣味性和科學性,將其與其他學科相關知識有效地聯系起來。比如,在玩沙區域開展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在鏟、挖、堆、運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多樣的玩沙工具,在他們游戲的過程中為他們講解沙子的物理特性;在玩水區域開展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將玩沙和玩水結合起來,讓幼兒在挖渠建壩的過程中提高創造能力,在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的同時,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科學地指導游戲過程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戶外游戲規則理解的水平有限,安全意識不足。因此,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要將幼兒的安全置于首位,并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多方面的指導和教育,以確保游戲的有序開展和進行。

首先,教師要在平時的戶外游戲活動中細心觀察幼兒,了解不同幼兒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如針對年齡偏小的小班幼兒,教師在引導時要注意做好輔助工作,耐心幫助幼兒了解游戲類型和參與流程,全程指導幼兒,時刻注意幼兒的安全問題。其次,教師在戶外游戲活動過程中要鼓勵幼兒多觀察周圍的環境,注意游戲規則,積極與其他同伴交流合作。最后,在整個戶外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學會認同幼兒,根據幼兒需求及時調整指導策略,準確把握放手與安全之間的尺度,以保證戶外游戲活動的順利展開。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要充分認識戶外游戲活動對幼兒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自身引導能力,科學地設置游戲主題,優化游戲環境,豐富戶外游戲資源,并在各類戶外游戲活動中融入其他學科知識,讓幼兒在寓教于樂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墨城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