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并舉 立德樹人
作者:張爭航
發布時間:2020-06-22 14:19:4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校建校十余年,經過一代代涇華人的不懈努力,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下面筆者就從常規管理和基本管理的層面來談如何“五化”并舉,落實立德樹人。
一、管理要“人文化”
學校教育的對象是人,唯有適應人的天然本性,挖掘人的潛在能力,培養人的綜合素養,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立德樹人才能予以落實。
(一)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1.在學校門口、教學區、生活區、會議室、校園各條道路等醒目位置張貼校訓、校風、學風、勵志名言等文化牌匾,讓“尚德、崇文、勵志、圖強”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識。
2.設立班級文化墻、圖書角,建立“讀書社”“文學社”等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形成濃郁的文化氛圍。
(二)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引導作用
1.加強管理干部的思想教育,更新教育理念,變生硬的管理為溫暖的引導。
2.提高管理隊伍的教育能力。以培訓會、學習會、交流會、師徒結對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員的教育能力。
二、管理要“自主化”
(一)讓學生在參與管理中學會自主
1.成立學生“自律委員會”“學生會”。通過座談交流、相互監督、自我反省等方式,讓行為習慣差,自我約束能力弱的同學自我認識、相互幫助,起到自主教育的目的。
2.建立“值周班級”制度。值周班級在學校各處設立“督查崗”,讓學生通過“督查崗”,對學校的衛生、紀律、文明禮儀等進行糾察。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又讓學生明是非、知丑惡。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自主
1.引導學生組建校園廣播站。廣播站人員的組成、欄目設置等均由學生自己決定。
2.指導學生成立社團并自主開展各種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
(三)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
1.協助教科研處大力推行“自、精、合、練”教學模式,讓師生明白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目的和意義,探索適宜的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變得生動而有活力。
2.以班級為單位,積極組建“學習小組”。通過科學的分組、合理的組織、有效的活動,達到“兵教兵”“點帶面”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管理要“快樂化”
針對目前傳統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校提出了“營造快樂校園,踐行快樂德育,孩子快樂成長”的教育方式和目標,積極探索出了“快樂德育”的新模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中尋找快樂、創造快樂、體驗快樂,在快樂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管理要“開放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學校德育應開闊視野,不斷豐富形式,拓展內容,以開放的姿態適應新的時代。
1.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祭掃烈士陵園、參觀博物館等。
2.和兄弟學校結成友好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聯誼活動,組織學生到社區、敬老院開展“獻愛心”等活動。
3.和轄區派出所結成聯誼單位,定期開展法治普及教育活動。
4.組織學生觀看“感動中國”“最美少年”“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節目。
五、學校德育要“精細化”
德育工作是形象塑造工程,是品質培養工程,是心靈美化工程,過程漫長,情況復雜,工作艱難。因而,它需要一代代德育工作者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從細微處入手,在落實上下功夫。為此,“精細化”在德育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1.精心籌劃,系統安排。要讓德育成為規范、系統的工程,在明確思想、建設隊伍、安排工作、落實過程、評價效果等方面都要綱目分明,有條不紊。
2.細化過程,注重落實。德育來不得半點馬虎,只有對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做細、做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注重效果,細化評價。德育是靈魂重塑工作,常常難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為此,我校成立了“精細化管理督查小組”,對每一項活動都跟蹤、督查,及時進行反饋、整改,最終形成客觀評價。
總之,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處于突出地位。筆者相信,落實“五化”舉措,緊扣時代脈搏,我們的德育就會如春雷春雨,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滋潤學生干枯的心田。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涇華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