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策略
作者:魏曉彥
發布時間:2020-06-22 14:15:1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幾年,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在不斷改革與發展,其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容忽視,在實際教學中,小學高年級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探索出符合時代發展、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授課模式,這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同時也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創設真實的情境
傳統課堂的授課策略與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學生了,相比于一味被動接受知識,學生更愿意在課堂中擔任主角。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際的語文授課時,可以構建一些真實的情境,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真實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情感體驗,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的內容,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與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中高年級這個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實際的課堂授課中構建問題情境,帶領學生針對相應的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幫助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強化對知識的深入探究。在設計情境的相關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問題情境的設計也要難易結合且與課堂授課內容相關,使得學生通過有效的思考獲取知識。
二、開發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語文教學資源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新時代,老師不應該被傳統的授課方式與理念所束縛,而應該有效地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達成新課程改革的新要求與新目標。新時代的小學語文老師要積極探索與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有效豐富課堂授課的內容,構建積極活躍的課堂授課環境。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索與課文相關的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帶領學生通過視頻理解文章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途徑,有效提升課堂授課的質量與效率。
(二)利用生活資源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授課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課本中的內容,還有必要進行相關內容的擴展,帶領學生從課堂中的學習延伸到課外的學習,鍛煉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并且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授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社區資源,培養他們在生活中找尋與教材相關的事物,進而培養學生語文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
例如,在進行古詩學習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采訪他人等,找尋古詩應用相關的發現。這樣的安排不單單是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方式的創新,還有助于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新課程教育的革新不單單是指授課內容的革新,老師的課堂授課技能也應該進行有效的加強。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老師也是學習者。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具備對書中內容進行透徹講解的技能,除了這些基本的能力以外,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老師還應具備教育科學理論素養,不僅如此,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師還應該有著不斷提升自己的意識,并且擁有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學會結合科學理論進行量層面和質層面的評價。除此之外,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師還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與方法,學習與掌握新的教學技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建立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授課中,如果缺乏相關的評價機制會不利于活躍課堂氛圍的構建,會使得教學過程失去生機,變得沉悶。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構建評價機制,將實際課堂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且予以記錄,輔以相應的獎勵措施,有助于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有效活躍課堂的氛圍。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授課方式的創新,需要教師積極的配合與響應,也需要廣大一線教師重視語文學科教育的綜合作用,深入教學方式的革新,提升課堂授課的質量與效率,帶領學生成長為獨立的學習者,進而促進語文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彩虹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