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給“掐尖”熱澆上冷水
作者:姚曉丹
發布時間:2020-06-22 09:17:55 來源:光明日報
6月20日中午,黑龍江省中小學校招生工作正式開始。今年是“公民同招”政策(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之后的首次錄取工作,和往年不同的是,優質民辦學校提前組織的選拔考試取消,全部采取電腦派位制度。
與黑龍江省招生政策相似,廣東、浙江、陜西、寧夏、天津等省份在近幾天也迎來了“公民同招”政策落地后的首次招生。經過兩年的試點醞釀,“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從此無分公辦民辦,一律一視同仁?!敖逃健蹦芊裨偕吓_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生態是否會重新洗牌?除了分數之外,育人的真正目標又是什么?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進入優質民辦學校就像進入重點高中預備班”
“公民同招”政策落地之后,對不少省市的招生報名影響顯著。在上海市,民辦中小學校曾深受學生家長們的青睞,近年來報名民辦中小學校的學生競爭激烈。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市民辦小學報名錄取比一度達到3:1,而今年的反差可謂巨大。2020年上海市中小學錄取工作已經結束,11.9%的民辦小學,22.73%的民辦中學正好招滿或沒有招滿。
在黑龍江省,小升初也是家長們最看重的升學階段,如果孩子能順利進入“幾大民辦中學”,無異于進了“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的預備班”。
往年,民辦初中在不同的時間組織“跨區面試”,“以前是筆試,后來國家出臺政策不允許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組織考試,學校的選拔方式就變成面試,把問題通過‘口試’的方式讓學生回答?!惫枮I某知名民辦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家長麻寧告訴記者。由于各民辦初中“面試”時間不同,互不干擾,所有生源被民辦中學“篩選一遍”之后才會進入對口公辦學校?!按饲耙灿须娔X派位的機會,但是相對較少,家長們還是會選擇依賴‘面試’。”麻寧說。
身處哈爾濱市“最好的初中”之一,麻寧告訴記者,自己和孩子都壓力很大。“老師非常負責,總是會主動和家長分析孩子成績的情況,因此自己的手機一天到晚都需要關注,以便隨時查看老師發來的信息。”麻寧說,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線上學習”的時間很長,老師擔心孩子有所松懈,除了白天開網課輔導功課,還會在晚上“開視頻看著大家自習。所有學生一起上線寫習題作業,鴉雀無聲,老師遠程監督,就像是在學校自習一樣”。
這所學校另一位學生家長劉鈺告訴記者,孩子學習成績退步的時候,老師會要求自己每天放學提前到校和孩子一起“上一會兒自習”,“這給我們兩個都帶來很大的思想負擔,還好孩子后來成績上去了,不然真的很難受?!?/p>
除了“管的特別嚴”“作業特別多”之外,麻寧和劉鈺都認為,在教學教法上,這所民辦學校并沒有顯出特別的優勢,因此“受不了壓力轉入對口公辦學校的學生家長也是有的”。
失去優質生源,民辦學校競爭壓力大
經過兩年多的試點,2019年末,“公民同招”政策被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作為“軍令狀”,下發給各省份。從落實情況看,它猶如給火熱“掐尖”“挑學苗”的民辦中小學校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北京市豐臺二中特級教師陳維賢認為,“公民同招”既是對部分民辦學?!捌鈨骸眮y象的矯正,更是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但是,“從短期看,對民辦學校影響很大,失去優質生源,肯定會影響教育教學成績。沒有教學質量保證的特色,家長也是不認可的?!标惥S賢說。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不少民辦中小學因此“壓力不小”,上海知名民辦學校華東師范大學二附中在招生前夕,曾直言不諱地在公眾號中讓家長“掂量”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能力,“掂量”自己能不能負擔高昂學費。這被家長們認為是“隱性的擇生源方式”。
19日,記者撥通了哈爾濱某知名民辦學校校長的電話,說明來意后,校長只說了一句“我們一切聽政府安排”就匆匆掛斷。
廣西賀州外國語學校校長韓國奕接受了記者采訪,今年他們第一年執行“公民同招”政策,談到沒有了“提前招生”“掐尖”的機會,他坦言“沒有什么好遺憾的”,“這樣大家同一個起跑線,才能凸顯學校辦學特色和能力”。他認為,“掐尖”之后,一些民辦中小學校“強者恒強”,不但破壞了教育公平,對年輕學校發展也“不公平”。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在我國一些省市,民辦擇校攪動整個地區的擇校熱,具體原因有二,一是義務教育資源不均衡,二是提前招生、面試招生等招生方式的驅使。“家長擇民辦,并非擇特色,擇的是不均衡(辦學質量差異)。實行公民同招,電腦搖號隨機入學,恰恰是促使民辦辦出特色,即要從以前招‘好學生’,轉變為教好學生,在教育教學上花工夫?!毙鼙嬲f。
探索多元辦學方式,滿足多樣化選擇
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方式從電腦派位到多校劃片、“公民同招”,一點一點補上可能產生的“擇?!甭┒?,讓學生和學校站在統一的起跑線上。
對于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來說,這個“起跑線”是怎樣的機遇?韓國奕坦言,“我們從來不害怕”,“不管怎樣招生,都要抓住內涵特色。民辦學校的機遇就是在新形勢和政策下快速改革和轉型才能發展。未來我們更加體現‘私人定制’的模式,培養優秀標準‘特制人才’”。
陳維賢認為,對一些民辦中小學校具有先發優勢的地方來說,公辦學校此時有了發展的機遇,應該抓住生源均衡的機遇,提高教育加工能力?!肮k學校不能只是保底,要優質,才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只有贏得社會的口碑,才能抓住機遇。”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目標,已經寫入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熊丙奇提醒,公辦學校在“公民同招”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整體均衡,縮小校際差異;二是自主辦學,堅持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而對于民辦學校來說,壓力之后如何再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除了“辦出特色”“內涵發展”之外,熊丙奇認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應該付出自己的努力。“從未來義務教育發展來看,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教育,更應該成為一種辦學模式,而非辦學屬性。具體而言,對于民辦學校,各地應該納入財政預算,給民辦學校一樣的生均經費撥款,這一方面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非營利屬性,同時也是促進教育公平——每個適齡孩子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和一致的財政資源?!毙鼙嬲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