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楊 君
發布時間:2020-06-18 10:50: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啟蒙階段,是為初中、高中、大學乃至未來奠定堅實基礎的。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是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下的新型教學模式之一,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高、中、低三個層次,遵循互補的原則把他們分成4-6人一組,讓他們在不同的教學任務中互動,以團隊整體成績為最后考核依據的合作學習模式。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使用在教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被譽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為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我們應打破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引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方式,讓學生在活躍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交流,以此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及語言溝通能力,在實現教學目的的同時,促進他們各種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合理分組
對學生合理分組是順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教師講授完每單元的基礎知識后,應遵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其分成4-6人一個小組,要盡量使每個小組的水平相當。另外,小組成員還要不定期互換角色,讓部分基礎差或者性格內向的學生樹立自信心,逐步參與其中。同時,還要確定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所要達到的目的。
二、設計教學情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英語和其他課程有著很大的區別,它雖然是國際化語言,但在我們周圍的應用還是少之又少,學生所學知識沒有地方可以實踐,此時小組合作學習就彌補了這種缺陷。
英語課程都會有課后練習,一般情況教師都會把這些課后練習轉化成游戲安排給每個小組,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參與的機會。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Welcome back to school!”這是關于學生回到學校打招呼和自我介紹的口語練習。第二單元是“My family.”這個單元主要是介紹家庭成員的短語。如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能死記硬背,重復書寫單詞、句型,導致很多學生會寫不會讀。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后,學生在小組內可以還原課本情境,進行口語實踐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使參與其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
教師的評價一般是以團隊總體成績為指標的,他們一般會先教授學生一些必須學會的英語知識和學習技巧,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自身英語應用能力。學生在小組中的合作、互助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面對新知識和問題,學生和小組成員討論交流后,再對知識進行整合,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小組一員向全班匯報時,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而是所在的整個團隊。只有每個成員有了強烈的歸屬感,大家才會努力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為集體的榮譽而奮斗。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監督人,他會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各小組互評情況,結合學生實際掌握情況進行點評,并對其優點和不足之處具體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將競爭機制和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加入競爭元素的“催化劑”,能夠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更顯著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趣味競賽是多樣化的,比如英語問答快搶賽、英語詞語接龍、英語情景對話大比拼、英語朗讀比賽等,這些活動參與面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參與其中。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無形中就增強了班級凝聚力,促使大家齊心協力為集體榮譽而奮斗。游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無形中就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溝通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素質。
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在我國取得卓越成就,是對小學英語新課改理念新的詮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