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來,居家學習成為了主要的生活狀態。愛操心的老師們開始擔心:網絡那頭的聽眾會是怎樣的狀態呢?可想而知,學生可能是自由散漫、生活無序等低效率的狀態。所以,我們也要指導孩子在“家”這個臨時學校,養成良好的習慣。而這些良好的習慣,就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失的,永遠著色的巨大的力量。

新知小學“1+3+N”的“空中課堂”模式中“N”指“N”種好習慣。作為學校學生管理中心的負責人,我和老師們通過多樣的方式,要達成的就是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擁有各種各樣的好習慣。每天做好一件小事情,每天爭取一點兒小進步,這是新知學子的誓詞。從這一件、一點中聚小力為大力,讓我們的孩子從小、近、實幾個方面真真切切地得到發展。

一、有目標就會有動力

“空中課堂”網絡課程的開啟我們視為正式開學,開學第一課至關重要。劉嵐校長和我一起商定好要上的內容,有我們對課程的理解、云端授課的模式等。更重要的是我們以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為重點,將評價前置了。我們與學生商定:面對學習環境的改變,家里成為了小課堂、小學校,我們每個人當下最關鍵的就是做好自己的管理者,首先要為自己制訂可執行的計劃。

個人學習計劃表:每天從起床到睡覺,自己量身定制,學習、娛樂、休息、生活安排井井有條,幫助自己從散漫、無序到合理、有序,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光有計劃,沒有監督可不行!于是就有了《自我管理周評價表》,一周進行一次階段性評價,從學習、生活兩個方面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由家長進行監督和激勵評價,督促學生自己堅持完成好每天的學習和生活安排。

我們將教師的發展性評價、學生的自主性評價、家長的激勵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建構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落實家校共育。

這樣,學生在“空中課堂”一開始就有計劃地展開學習,向著目標奮進。我們把評價前置,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讓學生在小目標的引導下,自覺磨礪意志,主動養成良好習慣,學習效果自然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用自己的力量實現成長。

二、有陪伴就會有力量

有了目標和計劃,有了家庭的助力,那怎樣持續促進好習慣的養成呢?

秘訣是陪伴。雖然沒有了校園里那樣老師和學生親密的相伴,但時時陪伴一定不能少,網絡就是非常好的紐帶。畢竟小學生的自控力是有限的,這就需要老師們變著花樣引起學生的注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在交流中肯定和幫助學生成長。班會、聊天會、一對一溝通、詩歌朗誦、我是小主播、小歌手、小畫家、小科學家、小魔術師等,用多元的評價方式來肯定學生的努力。通過好作業、好作品的展示,來分享每個學生成長的快樂。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的分享,讓更多的學生保持快樂學習生活的動力。

我們的老師是如何陪伴學生,如何給予他們生長力量的呢?

1.堅持就會有奇跡

“宅”在家里其實是非常難得的一次體驗,怎么讓這些時間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呢?我們的老師真是絞盡腦汁。就身體鍛煉一項,怎么讓學生堅持,又怎么讓學生不斷加強自我的管理,體育老師們很會想辦法。他們在體育打卡的不斷推進中讓學生動起來,又在“空中課堂”中變著花樣設計運動套餐,讓學生自由選擇,主動玩起來。這樣的運動體驗更是感染了家長們,變成了全家總動員,健康一起來。讓運動成為健康生命的一部分,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老師們在精心設計中讓學生擁有了堅持的毅力,堅持就會有奇跡。

其實,不光是體育鍛煉,特殊時期也是培養自我服務意識和分擔家務勞動責任意識的好機會。在前置的評價中也早已給了學生,于是品德老師就開展了階段性的評價,“生活小達人”評比從穿衣、整理到擦桌、洗碗,與家人的歡樂時光也納入其中,不但培養了勞動能力,還促進了親子、家庭之間的和諧關系。

2.有愛不孤單

抗“疫”期間,我們的學生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逆行者”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大“家”沖鋒在前,那這些小“家”里的孩子就成為老師關注的重點。怎么讓這些孩子感受到溫暖與陪伴呢?張軼朝老師與皮皮的故事感動了我們。在與皮皮的相伴中,張老師用老師的關愛、同伴的友愛、集體的大愛讓皮皮在關注中變得積極主動,也讓奮戰在一線的皮皮媽放心。我們關愛著學生,學生溫暖著我們。用集體喚醒一個學生的心靈,讓每一個學生包圍在有愛的集體里。

3.集體力量無窮大

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我校多個中隊自發開展了“我為抗疫出點力”“致敬最美逆行者”等活動,學生在時事情境中受感染、明事理、擔責任。其中六一中隊的詩朗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丁老師講述了這段朗誦背后的故事。學生、老師、家長在集體里碰撞出創意的火花。從詩歌創作到視頻錄制,再到最終編輯完成,每個人都付出了認真與努力,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在集體中每個人都發揮了自己的能量,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

老師們就是以集體的力量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網上開班會、聊天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老師們在良好的關系中陪伴著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激發他們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詩詞創作、閱讀交流、自律方法、心理疏導等,全方位關注學生的成長。誰說網絡一定是冷冰冰的!在我看來,只要用心網絡一樣充滿溫情。

陪伴到底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是堅持做好一件件小事情的毅力,是關心、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是凝聚集體力量的巨大源泉,這就是陪伴的力量。這不就是我們想讓學生擁有的好習慣、旺盛的生長力嗎?

給予學生“積極生長”的力量,用多元的評價鼓勵他們通過挖掘自己的潛能,形成積極的思維活動、情緒情感體驗和認知方式,才能更有效地促進積極習慣品質的形成,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最后,分享兩首學生在“空中課堂”網絡學習中自創的兩首小詩,感受學生的快樂。

在“空中課堂”里,我閱讀,算算術,畫圖畫,玩實驗,上了太白山,還逛了博物館,可有趣了……(一年級五班 楊越心)

小小的屏幕,我在外面,老師在里面,媽媽說,這是網絡的力量。小小的屏幕,我的一舉一動,老師都能瞧見,和在學校沒啥區別。小小的屏幕,老師們還是那么親切,所有的課程都很有趣。“空中課堂”我真喜歡。(三年級三班 白佳可)

作者單位 西安新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