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為行動指引,西安新知小學一直將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深化與推進作為學校工作重點,寫入學校五年發展規劃,逐年投入大量資金、人力,通過各種方式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實施。學校在不斷提升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網絡教學及信息化應用于教育教學的經驗。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發,全國各學段學生延遲開學。響應國家號召“停課不停學、不停教”,西安新知小學結合學校自身情況決定開啟“空中課堂”,組織全體教師、全部學科,進行線上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為確保整個課程內容能夠適合學生居家學習,適應當下疫情防控要求,學校規劃將“空中課堂”分三期進行。第一期: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進行防疫知識宣傳以及疫情狀況下居家隔離的心理干預。第二期:構建一個整體,即統一平臺、統一標識、統一路徑、統一標準,將各學科教師自主開發的線上課程全部上線,以直播課、資源課、自主課三種樣態呈現,并以此階段形成的經驗為參考,在今后嘗試開展線上線下并軌教學的新模式。通過線上課程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抓住疫情居家學習的契機,積累學生線上學習的經驗,在今后線上線下學習的過程中形成N種生活、學習習慣。“1+3+N模式”將會成為學校一個階段重點實踐的教與學的實驗內容。

“1+3+N模式”,不僅面向當下,還兼顧了學校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以學習者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明確了學校教育中的兩個關鍵因素:教師與學生,在當下需要改變、未來需要面對的教與學的變革。

作為整個模式架構的實施者和運行保障人員,現將我們如何將學校“空中課堂1+3+N模式”落地實施,并深入推進、穩定運行的經驗進行總結。

一、實施困難的分析與梳理

推進模式運行,勢必將要面對諸多困難,因此要將困難進行匯總、梳理,逐一深入研究,考證解決之道,形成推進方式。經過廣泛調研,我們提煉出老師們認為開展線上課程實施必將面對的四個關鍵問題:

1.線上課程實施平臺的學習與操作

線上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平臺進行支撐。而新的平臺學習和操作就需要進行集中的培訓和學習,并讓老師們進行鞏固操作,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學習能力。

2.復雜的網絡駕馭

線上學習,需要穩定的網絡速率支持。但現實情況下,由于老師和學生只能居家,而每個家庭的網絡狀況復雜,要進行教學,就需要有足夠穩定帶寬保證,連接方式無論是無線還是有線一定要保持穩定。而且設備所處環境的網絡結構也可能造成線上學習過程中出現莫名奇妙的問題。

3.電子產品的使用與學習時長的控制

長時間對著電子產品學習,會對視力產生影響,線上學習必須嚴格控制在科學的時間范圍內,并減少使用電子設備的頻率。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有限時間內,優化教學過程,想方設法提升教學效率。

4.最大困難——潛在的壓力

畢竟大多數老師已經習慣了沿用數百年的班級授課制,面對面進行教學。突然要改成沒有學生,對著屏幕空講,不能觀察學生反應,少了許多課堂的組織互動,著實讓人難以適應。而且屏幕那端,不僅僅是學生在聽課,還有高知高能的家長在關注和審視。這讓我們的老師們壓力很大,必須言辭謹慎,時刻提防,避免出現疏漏,尤其是青年教師。

除了這四個突出問題,還有一系列的相互嵌套、聯動的問題,想必大家已經覺得非常復雜,可想而知實施起來難度有多大。

二、直面困難,提煉應對策略

要讓“空中課堂1+3+N模式”順利開展,作為實施者的我們清晰地知道:唯有嚴謹的規劃論證,形成諸多問題的解決之道,化解一個個困難,讓老師們輕松接受挑戰,并能創造性地實施下去,才能讓整個架構正常運行并產生深遠的意義。

基于此,在冷靜分析困難、不斷討論規劃中形成三個應對策略。

1.構建核心的團隊

學校行政團隊把握決策,信息技術團隊技術保障,融媒體中心及時推廣。三個團隊形成一個核心,在分工合作中統一目標形成合力。

2.構建實施操作的全流程

如何構建課程內容?如何規范操作實施?應用怎樣的流程?教師之間如何協作?學生、家長如何配合?討論后形成各種規范,結合線上課程開發實施的特點以及居家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規范,并由教師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實施。

3.團隊的全方位保障

無論是教師技術學習,還是網絡教研,乃至課程開發所需要的資源,學校想盡辦法給予保障。通過多種形式,鼓勵教師開發課程內容,并在組內進行教研,形成規范內容。通過不斷的宣傳推廣,讓家長、學生接受,消除最大的顧慮——心結!

三、策略實施的技術保障措施

第一步構建平臺:首先我們在最短時間內選擇了國內知名、實力雄厚的兩家在線教育平臺:CCtalk和釘釘。CCtalk未來面向全網進行公開課,將成熟的核心課程展示出來,并公益開課讓所有孩子受益。釘釘形成線上封閉組織架構,內部開發實踐精品線上課程,做CCtalk的孵化器,兼顧未來實現智慧校園物聯平臺。

第二步,最快時間建立各類流程、操作的教程及規范,如直播課程的流程、資源課的規范、自主課的要求等。及早傳達給老師,先讓老師自學,再集中進行培訓。老師會了,懂了,再規范要求學生,形成良好的制度。

第三步,進行分級制的集中性培訓,技術操作與業務操作并行。先行通告老師下載注冊釘釘及CCtalk,后臺構建釘釘平臺,利用直播、視頻會議、音頻會議,從行政到組長、骨干教師再到全員,逐級負責制的培訓,現學現用。信息中心包組,負責技術指導;行政團隊包組負責教學業務指導、操作流程規范;各教研組、學科組擠出閑散時間,相約進行技術實操訓練。

第四步,學校設置統一標識,制作“空中課堂”logo,設計統一PPT。我們所做的這些,實際是為今后的資料匯總以及成果發布形成規范,也是為了讓所有孩子和家長感受到學校的嚴謹和認真,讓居家學習的態度與在校學習比齊。這個做法也是“1+3+N”中的“1”的具體體現。

四個步驟,經過統籌規劃,環環相扣,制定計劃分布進行,檢驗了團隊成員的執行力。

四、業務建構的實施策略

1.完整的課程實施策略模型,保證空中課堂推進順利

完整的實施策略設計,保證了每位教師對于課程的整體架構以及線上授課安排清晰明了,同時也對線上課程的實施有了長遠規劃。在“豐富資源、提升能力、注重實效”的原則下,鼓勵教師在直播的前提下,開發資源課、自主課,注重學習內容的延伸與拓展,注重學生面向未來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家庭小課堂,全學科、全員介入課程建設,體、音、美、科學、語、數、英、道法每一門學科都根據所在年級學生特點,結合疫情開展生命教育、規則教育、生活技能教育、藝術修養教育、體質健康提升教育等,全面提升學生、全面發展家校協同,讓居家生活有學習味、互動性、有趣味。以此,為學校今后線上課程開發開設積累經驗。

2.扎實的校本研修,為教師開發課程奠定基礎

以學術團隊牽頭,深入各教研組,教師參與各種校本研修。學校鼓勵教師以學生多元發展能力全面提升為基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自主開發線上課程,及時發現優秀、樹立典型。如科學教師開發的疫情中的科學知識系列課程內容、居家趣味科學實驗課程等內容,課程的建構、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課程的推廣由科學組教師進行經驗分享,以此激勵學生進行線上課程內容的開發。從資源的收集到直播教學的安排再到自主練習問題的發現與提出,完整呈現線上線下教學的優勢合璧,形成多維度的培訓體系,讓學生知識與能力雙豐收。

3.推進復盤機制,推動評價多元化

教師個人、教研組和年級組對課程進行及時地復盤再造,反思提升。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斷通過課堂互動評價、作業反饋評價以及匯總類評價,讓家長參與其中;通過學校開展的班會、活動競賽、藝術體育達標等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生活小達人、體育小達人、藝術之星、新知好聲音、致敬最美逆行者書畫及詩歌征集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學習、樂趣、比拼、評價整個教育過程完整有效。

五、應用設計思維保證正常運維

平臺構建好,老師能長期創造性應用,就需要有一定運維保障,而這個保障一定要有設計思維,就是不斷以使用者的真正感受來調整線上教育教學的開展。

教有法而無定法,平臺是死的,功能是死的,靈活運用,創造性開展才是活的。要讓老師們能夠把這些死的功能用活、用火,產生高能的化學反應,我們覺得技術已不再是難點,教育教學的觀念和行動最重要。

1.設計思維之榜樣的力量

2月9日,新知線上開學典禮順利舉行。劉嵐校長和大隊輔導員張珉老師為全校44個班級進行直播,示范性地完成《開學第一課》,以此展示各種直播課功能的應用。這其實是8日晚間全體行政團隊試聽、教研直至深夜換來的成果。

2.設計思維之用戶體驗

直播課開課的第一周,充分考慮到網課與實際授課的不同,學生應用電子設備影響視力等因素,杜校長精心設計了課表,提早分享給老師和家長,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雖然課程平穩、順利完成,但萬萬沒想到家長調研反饋中還是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很正常,用戶體驗的平衡點才是決勝的關鍵。應用設計思維,重新調整課程安排,平衡直播課、資源課、自主課配比,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點,兼顧居家的特殊情況。隨后,一切順利,反饋好評如潮。

3.設計思維之互助學習

要發展就必須不斷地在學習中審視、評價自己已有的經驗,取長補短,納新提高。在空中課堂第二期開課后的第二周,學校邀請了常州市知名校長、具有豐富網絡課程開發實踐經驗的徐青——徐兔兔校長為全體老師連續開壇授課三次,從理論到實操讓老師們在技術成熟的狀態下專注于教學的本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傾囊相授之后勤奮好學的新知老師,從網師踏上了成為網紅老師的道路。培訓、改造、觀察,不斷審視自己走過的道路,不斷提升對自己的要求。

穩定運行,是一個團隊共同付出的結果;高能表現,是一種思維的不斷優化。網師的體驗,已經讓我們的老師體驗了線上線下不同方式教學的優勢,也大大提升了老師們將二者融合面向未來教育開發課程的決心。

以“1+3+N”為核心的西安新知小學“空中課堂”已經在這個非常的學期發揮了它重要的功能,同時也為未來學校線上線下課程的融合開發提供了經驗基礎。老師們在線上課程的開發實施中不斷學習進步,學生們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新樣態的學習方式。一種嘗試,但面向未來。相互融合的學習,必將讓孩子們有更為廣闊的學習天地,并得到更為全面的長足發展。

作者單位 西安新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