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問題與建議
作者:鄭 楠
發布時間:2020-06-16 14:35: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中小學的陸續開學,線上教學逐漸開始退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是持續幾個月的線上教學活動帶給我們很多的反思。線上教學已開始成為未來教育教學變革的一種重要形式,汲取本次的經驗和教訓,能為未來更有效地開展線上教學提供助力。筆者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線上語文教學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學生興趣轉移
每天在線學習,學生和手機、電腦頻繁接觸,漸漸發現電子設備的其他功能,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興趣轉移到了玩手機上面,人掛在網上,實際在課下聊天或翹課。
2.教學系統性不強
現實課堂中,教師講解的知識是循序遞進、相互聯系的,學習過程像爬樓梯,是真實發生的。而部分老師在線授課時出現東拉西扯、無學科特點、沒有體系的現象,導致學生對一個知識點沒有完全弄懂又進入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對知識的掌握出現斷層現象。
3.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夠
國家、省市有關文件規定小學在線直播和講授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20分鐘的語文課如若與學生頻頻互動,加之網絡卡頓,學生便不能立即反饋,更談不上新的生成,教師不停點名浪費大量時間致使授課內容過于單薄,課堂有效性不夠;如若以講解為主,似乎又落入了“滿堂灌”的模式,少了課堂應有的趣味,抓不住學生的心,課堂效率大打折扣。
4.課堂監管不力
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想完成教學任務,只顧上課,對學生的動態無暇顧及,學生自控力不強,專注度不高,課堂上存在聊天、發表情包、吃東西等現象。
5.在線教研缺失
“停課不停學”一校一策,大多數學校齊動員,教師都成了主播,馬不停蹄地準備第二天直播內容,課后又在線批改作業,50多個學生的作業批改下來已是疲憊不堪,每天忙于完成自己的常規教學,忙于準備自己第二天的教學內容,無在線教研,各自為政。
二、線上語文教學中問題解決的主要對策
1.提高網課內容選擇的精度
網課內容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空中課堂”對于每位教師來說都是挑戰,不能熱鬧了課堂忽略了特點,應著力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低年級可學習漢字字理、講故事、共讀繪本;中高年級可根據本學期的內容,借助微課、“知識膠囊”等多種教學途徑,向學生介紹讀書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整本書,繪制思維導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在線分享讀書筆記、思維導圖、閱讀批注,展示閱讀成果。
網課選題要把握精小特點。根據不同學段,圍繞一個知識點設計適量學習內容與課后練習,講練評結合,網課的內容才能更加高效。如小學低段的“拜訪老朋友拼音”“闖關筆畫”等,中高段的病句修改、修辭運用、口語交際、詩詞賞析、人物描寫等。
內容確定要有一定的系統性。一周語文教學內容要提前規劃,將一周學習形成完整的體系,集中精力把某個知識點講透、用透。
內容依據實際借“他山之石”。薄弱及鄉鎮學校教師多為農村教師,條件有限,可借學區名校資源、云平臺、學習強國、中國教育電視臺的優質資源解決薄弱學校的實際問題。
2.拓寬在線教學方法的廣度
要結合年齡變化直播方式。眾所周知,網絡中的主播們在直播間使出十八般武藝提高關注度,教師適當借鑒,將知識點通過詩意的語言、動情的演講、感人的故事、精彩的動畫傳授給學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要根據內容改變授課途徑。每周的網課不能只是教師當主播,也讓學生當主播,激發學生興趣。如閱讀指導課,當教師傳授完閱讀策略,讓學生繪制完思維導圖后,讓學生擔任主播進行分享。
3.擴大課堂行為監管的力度
在線課堂中教師授課的內容固然重要,但嚴時有度的管理更加重要,只教不管會讓網課走了形式,過于重管會使學生對網課產生厭煩。因此網課要進行區、校、班三級的監管,要努力實現“三重”。
重激勵。在線課堂中一句表揚的話,家長微信群里一個鼓勵的表情都會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課堂上教師除了不吝嗇自己的鼓掌與點贊,還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適度的考核。
重包抓。學校實行行政人員落實年級包抓制。開課時段,校領導進直播間檢查授課情況,并作點評。
重監督。學科教研員不打招呼進學科直播間聽課,對網課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改正,每天總結“空中課堂”開展情況,每周總結語文學科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共性問題提出可行化建議。
4.提高在線校本教研的效能
線上教學需要同伴結對前行,相互碰撞思維,激發智慧的火花;相互扶持啟發,產生新的創意。疫情期間在線校本教研可從兩方面開展:一方面同年級教師課前在線集體備課。同年級教師授課前合力打造精品課堂,每年級推薦一人進行直播授課,其他年齡較大、掌握現代技術水平較弱教師做助教;另一方面組織教師參加在線著名學科專家講座,進行研討,取其精華并靈活運用。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