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研討會我重點講一下打造學校特色。

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堅持為人民服務初心不變,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立足本校創特色,圍繞學生辦教育。北京、上海、外國,離我們很遠。在我們身邊有2000多名天真爛漫的孩子,有100多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很多感人故事需要書寫,有很多成功案例需要總結,也有一些教訓需要反思。這里有豐富多彩的教育生活,有產生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肥沃土壤。外地教育模式在高新三小必須改造成適合我們學校孩子的教育,這才能稱之為高新三小的教育。

黨中央號召全國的老師,要努力成為骨干教師、卓越教師、教育家型教師,就是為了建立一支和教育現代化相適應的教師隊伍。一個校長,應該努力成為卓越教師和教育家型教師,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魏書生、李吉林老師等,都是在總結他們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教育思想體系的。如果我們陜西有10個這樣的校長、老師,那我們陜西的基礎教育水平就會走在全國前列。

前段時間,我去銀川市西夏區實驗小學參觀,肖慶華校長介紹了實驗小學的“廣普教育”辦學理念,讓不一樣的孩子一樣精彩。我對肖校長說:“長期以來,你堅持廣普教育理念,帶領教師,努力幫助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效果顯著,這就是你的教育思想,你應該是西夏區的卓越教師和卓越校長。”區教育局長表態:“我們打算撥專款,總結肖校長的教育思想。”肖校長臨近退休,我建議區政府將肖校長作為專家延期服役,再用3到5年時間,努力形成“肖慶華教育思想體系”。我們西部地區的校長都應面向東南沿海,但是,更應該面向自己,要有自己獨特的做法,這樣才能逐步縮小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差距。

上海的于漪老師作報告的時候,就是在講她是怎么想的,她是怎么做的。于老師說:“教師要學會借腦子,要博采眾長,把別人所有的長處、思考問題的結晶都學過來。”這就是卓越教師成長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總結自己30多年的教育實踐,寫了著名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有幫助學習困難學生的建議,有幫助青年教師成長的建議,有重視開展勞動教育的建議。

我曾經去過一個小學,是四年級一個班。我問一個男生:“你在干什么?”他說:“上自習。”我問他:“什么叫上自習?”他不說。我又問:“幾年級了?”他說:“四年級。”大家想一想,四年級的孩子,從一年級開始一共上了多少節自習課?我和他討論,上自習就是以自學為主,自己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我在一個城市小學參觀,向一位六年級語文老師詢問:“小學一到六年級學生,一共應該認多少漢字?”這個老師有點緊張,答不上來。我們當年在搞“掃盲”的時候,國家的要求是至少認識1500個漢字,才能脫盲。

我在班上還發現了幾個小問題。一個男同學把直尺掉在地上了,另外一個同學幫他撿起來,他沒說“謝謝”。我鼓勵他把“謝謝”說出來。一個女同學畫的思維導圖很清晰、很美觀,我問她 :“這是你畫的嗎?”她回答的聲音很小,我都聽不見。還有一種情況,當一個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太小,全班同學聽不見。全班同學統一回答一個問題的時候,聲音又太大,成了噪音。我們不應該追求整齊劃一的大聲回答問題,而應該重在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什么國家要求小學一年級、二年級沒有作業,就是要讓老師和家長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這些細節問題,應該當場解決,不宜拖延。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學校的四年級三班,同學們在認真上自習。我問同學們:“你們戴的紅領巾象征著什么?”有一個同學很快站起來作了正確回答。我問:“你們看過《地道戰》和《小兵張嘎》的電影嗎?你們知道抗日英雄王二小嗎?”有部分同學回答:“看過,知道。”我說:“通過你們教室的電子白板就可以看這些電影,也可以搜尋主旋律歌曲學唱,每個同學都要會唱幾首紅色歌曲。”接著,我又問:“你們知道中國工農紅軍嗎?你們知道紅軍帽子上有什么?”同學們回答:“有五角星。”我又問:“五角星和你們紅領巾的顏色一樣嗎?”有一個女同學回答:“一樣。”我問:“1936年,一個18歲的紅軍戰士,到現在多少歲了?”我請兩個學生來到前面黑板上計算。1936年到2019年,是83年,18歲的紅軍到現在已經101歲高齡。此時,我叫一個男同學到講臺上,對他說:“如果你是這位101歲的老紅軍,你會給大家說什么?”這個孩子彎著腰,模仿著老人的聲音,說道:“我是一個老紅軍,我希望你們要認真學習,報效祖國。”大家鼓掌點贊。我問一個男孩:“你長得和你爸很像,是什么原因?”他回答:“遺傳基因。”我又問同學們:“紅軍帽子上的五角星和你們的紅領巾顏色為什么一樣?”同學們看著我,不說話。我說:“這是紅色基因,同學們要努力學習,傳承革命前輩的紅色基因,建設好我們的祖國。”當我離開教室的時候,同學們已經非常高興啦。可以看出,這大概就是基于情境的啟發式學習。

黨中央明確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對學生進行“政治啟蒙”和“道德啟蒙”,我們中小學應圍繞這個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啟蒙”的有效途徑。實際上,我剛才和學生的互動,也是一個很好的少先隊主題活動。

現在,我想說高效課堂。第一,這是一個政治問題。黨中央的文件要求推進課堂改革,注重基于情境的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同志號召深化“課堂革命”,打造高效課堂。作為基層學校,要有政治站位,應該不打折扣、堅定不移推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應該看一看,等一等。

第二,這是一個專業問題,就是為什么要這么做。課堂改革主要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來自于學生的心靈深處。在教師的引導下,創設情境,問題導向,才能有效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顧明遠教授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寫了一本書叫《對分課堂》,根據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和教育心理學理論,創新研究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現象,提出對分課堂理論,在很多地方推廣,成效明顯。日本學者佐藤學考察了許多國家的學校,寫了《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這本書,認為課堂革命是世界趨勢。我們中國的很多地方也在推行課堂改革。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白灣子鎮九年制學校,校長和自己的兒子、孫子,一家三代都在這個學校上學,陜西省接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專題片中,專門介紹了白灣子鎮九年制學校的經驗。西安市蓮湖區慶安初級中學,堅持課改十年,成為西安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中的優質學校,西安市教育局、《陜西教育》雜志大力宣傳推廣慶安初中的經驗。

第三,堅持底線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就是要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思維能力的培養。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科學、美術,教學過程都應該有底線要求,就是老師不能“滿堂灌”,而不管學生的接受情況。在具體操作層面,可以對不同學科以及小學的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和初中、高中有不同的要求。

第四,重視教學環節。我們應該進一步細化教育教學管理和課堂上的教學環節,確保每個環節扎實有效,達到優質高效。日本有一個企業,產品原材料昂貴,沒有產品質量的終檢環節,但是,對每個生產環節嚴格要求。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家里都是最寶貴的,如果學生“不合格”,對家庭就是最大的打擊。

我去過一個小學,五年級的老師正在講數學,先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一道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另外一道作業題。在我的建議下,老師讓兩個學生上講臺,在黑板上獨立做題。此時,老師站在講臺上,并沒有巡回檢查學生,不了解全班學生獨立做題的進度和結果。我只看了一行7個學生的情況,其中4個學生不會做。規定時間到了,老師只檢查了前面部分學生的完成情況。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要關注備課、磨課、聽課、評課每個教學環節的實際效果。校長光聽課、評課是不行的,要和青年教師一起備課、一起磨課、一起上課,才能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黨的十九大要求我們,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課堂上,老師應該以愛育愛,以智啟智,把所有學生作為服務的主體,特別是重點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這就是課堂上的教育公平,是課堂評價的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