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靜待花開》這本厚厚的書,濃縮了尚懷奇在教育戰線摸爬滾打三十多年的思考和感悟。凡是熟悉尚懷奇的人,都知道他執著地堅守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牽扯于此、彌漫于此、綿延于此,漸漸地他將教育世界化作內心的風景。抑或,教育就是他的生活,每時每刻都在其中游走、浸淫和呼吸。與尚懷奇認識有些年了,敬重他的為人,他的書我是一字一句看了的。書中的內容是滋長于尚懷奇內心的東西,蘊藏著他的精力,浸潤著他的心血,或者說是靈魂的絮語,也是對教育的叩問,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他前瞻性的教育觀,揭示了滋養他學術心靈與人格的精神實踐,以及其研究創建背后的思想生活。

以哲學的思維審視思考教育,打開教育的另一扇窗

全書32萬字,輯錄尚懷奇80多篇教育論文、隨筆,包括管理藝術、師道實話、文化力量、教海拾貝、思想火花五個部分。尚懷奇在教育教學領域深耕細作多年,無論是教育理念的梳理,教育策略和途徑的探究,校園文化的提煉和傳承,還是學校管理的規律性把握、創造性駕馭和深刻洞悉,從宏觀到微觀都根植于教育教學的現實環境。這些思辨的演繹,內容的構建,讀之有味、有料、有智,它不是空洞的說教,是教育生活的再現,是普通人熟稔的教育現象,是讀者隨時可有的共鳴,無不彰顯作品超大的容量和靈動的穿透力。應該說,他以哲學的思維來審視和思考教育,打開了教育的另一扇窗,撲面而來的是熱騰騰的氣息。書稿樸拙粗糲,但內涵豐富、視野開闊、情理交融,時下的焦點熱點問題都有觸及,能夠給讀者見識上的啟迪和情理上的感染,更能給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范例,富有廣闊而深厚的現實意義和警醒作用。

從書中可以找到更多關于教育的思想,把握更多關于教育的真諦。弄懂“教育”是什么,是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敖逃倍挚此坪唵?,實則深刻。教育既包括邏輯意義上的教育,也包括實踐意思上的教育,更包含價值理念上的教育。尚懷奇通過過程、主體等多種角度,對教育又做了多維審思,加之前沿理論與實踐互參的綜合提煉,最終形成了他個人的獨特表達。他認為,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智慧與智慧的啟迪,是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類生命個體健康成長,實現生命個體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高度轉化。教育就是以心育心、涵養生命的過程。學校應該給學生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生命價值開啟明燈、生活質量預設憧憬。他高度重視德育,“抓德育就是抓質量,抓德育就是抓做人”是他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探索構建多維德育新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品格。

再往下讀,這樣的感受就愈加強烈。尚懷奇強調教育是精耕細作的慢活,就像農業一樣,育人,類似于育苗,有其內在規律,急不得、快不得。尚懷奇在管理學校時,他更多的會從家長和孩子的角度而不單從校長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他希望每位家長都成為學校教育的同行者,共同創造一個滿意的教育教學過程,共同培養一個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鮮活個體。教育,應該讓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彼此成就,彼此享受生命的激揚。

他在書中這樣寫道:“每一粒生命的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的基因,每個孩子都有成才的夢想。學校是一群孩子夢想碰撞、激發、扎根、點燃的聚集地,我們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喚醒夢想、尊重夢想、支持夢想的良好環境,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模樣?!弊x完印象不可謂不深,像這樣火熱、鮮活、跳動著的語言,想必是他這幾年更加自信,文越寫越放,人越活越開,學越辦越好的成果。

做學問的姿勢,也是草木生長的姿勢

尚懷奇研究教育的目的是指導,指導必然有導向和引領。真要發揮這樣的作用,顯然不能只靠資格和資歷,不能只靠直覺和經驗,而要靠自己的行動和示范,靠自己的思考和觀念,靠自己的言說和創見。

來自全國各地一些中小學發生的慘痛悲劇,驅使著他對心理學的投入鉆研,并拿到了二級心理咨詢師證。專業的學習,讓他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學生的問題,也理解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心理了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于是,他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自己帶頭上課,還舍得花錢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他每年都要向全校教師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多次邀請專家來校做心理學報告,率先倡導成立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他們的學校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開設“知心姐姐”信箱,編印校本教材《心海導航》,建立心理檔案,設立陽光驛站,義務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尚懷奇對校園文化也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覺得一所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校園文化,這種文化一旦形成,會潛移默化影響很多人,那會成為一種精神磁場。他提煉了“用愛心辦教育,用良心教學生,用誠心待家長;弘揚正氣,塑造大氣,培養雅氣”的“心氣文化”。他覺得教育者要把教育當做一件善事來做,把教書育人當做人生的一次修行去看,師生共同成長是教育的主題。他大會小會必講“用良心教學生”,必喊“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崗位,尊重學生、尊重課堂、尊重家長、尊重榮譽,尊重同行。教育的全部意義在于尊重,懂得了這個,教育就會搞好。

一個好校長不僅是行政上的引領、專業上的引領,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引領。校長要管理好一所學校,就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借鑒、改革、反思、揚棄、堅持、積淀,最后形成特色。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往復,不斷積淀,校長必將走向成熟,學校必然向前發展。工作再忙,尚懷奇不忘“讀書、思考、實踐”三件事。

人活著的姿勢,就是草木生長的姿勢。做學問的姿勢,也是草木生長的姿勢。教育沃土深處的能量,正從這些書頁中裊裊升騰,我們看見智慧的光芒照亮了進入森林的通道,生命的樣子因精神的高舉如草木般敦厚和壯美。

思想引領,抵達有溫度的教育世界

讀書如閱人,當讀完合上書頁之時,尚懷奇的學術思想和處世風格,尤其是“生命教育,回歸本真”的理念也已躍然紙上。我想,或許這就是尚懷奇通過這本書,想要傳達的意思。感謝此番《守望教育,靜待花開》的出版,它讓我這個教育門外漢,追尋著時間的跫音,觸摸到尚懷奇數十年的教育脈絡。能夠在了解尚懷奇對教育的理解與思考的基礎之上,真正地進入到了這位專家型、學者型校長學術思想與精神生活世界,引發我對教育的敬畏與思索,真可謂獲益匪淺。

《守望教育,靜待花開》是尚懷奇研究基礎教育的學術文章首次薈萃面世。對作者個人,這無疑是一份富有紀念意義的縮微版學術履歷。對辛勤耕耘的園丁,這無疑是提供了一個思想的驛站,一個體悟的空間,一次和尚懷奇教育思想對話的機會。經年累月,許多教育人一路氣喘吁吁地奔跑,糾結于各種數字和量化考核,纏身在各種日常瑣事。等到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其實還可以放慢腳步,還應該關注學科和課堂以外的更廣闊的世界,甚至是未來的、遼遠的世界。也許,從此“教育”不再僅僅只代表兩個漢字或者是一份工作,而更代表著“以心育心、涵養生命”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有時內心深處會由衷泛起職業幸福的漣漪。

書的封底是幾位知名專家、學者的聯袂推薦,無疑是對尚懷奇過往用生命“守望教育,靜待花開”最擲地有聲的肯定。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肖川盛贊:“結集出版的文字是一個有追求的校長最好的證明。”陜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這樣贊嘆:“這是一部尚校長在長期從教中的心血之作,其中包含著寸積銖累的堅持和孜孜以求的情懷?!薄缎滦iL》雜志社總編輯李斌如是評價:“尚懷奇是中學校長群體中的少數人:從未失去仰望星空的勇氣,始終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中尋求道路。他對中學教育的深入思考,對普通公辦教育超越局限的孜孜探求,讓人深受感動?!币苍S在讀完這樣的作品以后,讀者能夠從這些溫暖走心的文字里,得出更多的思考與敬意,抑或,沿著這些教育思想的引領,就會抵達一個有溫度的教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