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為在教學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用“四心”呵護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下面談談多年來我當班主任的心得體會:

愛心是天使

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應該充滿幸福,洋溢濃濃的暖意。班主任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學生有什么苦惱、郁悶、悲傷,都可以向班主任傾訴。友善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循循善誘,教他們學會做人,讓他們在學會知識的同時也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感恩之心。在這次新冠抗疫戰(zhàn)爭中,作為班主任的我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我深知此時此刻,用愛心潤澤每一位學生是沉甸甸的責任,更是慈母對孩子的呵護與擔當。每天清晨,通過微信、電話等各種形式向家長、孩子們傳遞我的愛心與關懷,提醒他們一定要做好防護,少出門、勤洗手,確保每一位孩子平安健康。

耐心是拂柳

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以及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比如在接受同一知識時,學生的反應有快有慢,作為班主任,我們不應操之過急、盲目貪快、厚此薄彼。疫情期間,為了實現(xiàn)“停課不停學”的目標,我根據(jù)上級文件精神,依托微信群、釘釘直播軟件等資源平臺與孩子們開展了網(wǎng)絡課堂學習,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利用網(wǎng)絡、通訊等方式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尤其是學困生的輔導需要極大的耐心,為了孩子們能學會、會學、學好,按時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我一遍又一遍地答疑解惑,直至夜深人靜……

細心是甘泉

細心猶如涓涓細流,一旦流淌到學生的心里,會持久而甘甜。在疫情來臨時,作為一名班主任,更應該對每一位學生近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情緒做到細心觀察,哪個同學學習上遇到困難,思想上有偏差了,哪個同學近期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等等,都要了然于心。只有從學習、生活的細節(jié)中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發(fā)現(xiàn)問題,第一時間與家長和孩子交流溝通,給孩子們以鼓勵和支持,才能使他們感受到慈母般的溫暖與愛。

自律心是美玉

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職業(yè)的特殊在于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品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品德去塑造學生的靈魂。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性格形成極具影響力,是孩子們效仿的對象。因此,嚴于律己、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應是班主任的自覺行為。嚴于律己表現(xiàn)在:要呈現(xiàn)給學生好的習慣、好的品行,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在言行舉止上,應該不說臟話粗話,在處理事情時應做到及時、公平、公正。在具有以上品德老師的影響下,學生的品德、言行就會向好的方面發(fā)展,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作為班主任的我充分踐行了“四心”,我認為,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的新問題,掌握其身心發(fā)育特點、發(fā)現(xiàn)其成長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使命。

不忘初心共戰(zhàn)“疫”,愛心潤澤待花開。如今,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堅守和努力下,這場“戰(zhàn)爭”勝利在望,期盼已久的校園生活已經(jīng)到來,讓我們重逢在美麗的校園。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楊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