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立體人生”課程的思考與實踐
作者:高紅健 李小強
發布時間:2020-06-03 10:56: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下,課程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生命力,課程建設與發展決定了學校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對于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學校,可以從歷史的角度發掘進而建設自己的課程,那么,作為一所以社區為中心新建學校,沒有豐厚的歷史積淀,應該如何發展,怎樣規劃屬于自己的課程文化,成為了我們亟須攻克的重點課題。下面以“立體人生”課程為例,談課程建設。
一、價值與導向
作為一所學校發展的掌舵人,校長必須基于國家教育的方針政策,結合所屬地域的教育實際,深入思考和研究學校的基本實際,才能制定符合學校發展的基本策略。國家層面,當前基礎教育的基本方向是教育綜合領域改革,以全面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為抓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地域層面,長安教育以創建基礎教育首善區為基本目標,制定了符合實際的中長期教育質量提升方案,全力推進區域教育質量建設;學校層面,學校周邊暫無大型企事業單位,已經入住的家庭結構比較多元。基于以上三個層次的綜合分析,我們提出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理念。
當下,國際教育的關鍵詞是“核心素養”,如何與國際教育對話,“核心素養”是最恰當的一個對話點。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和基本內涵發布,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有學者表示,對于一所學校而言,課程建設是最好的切入點,課程能夠統領學校一切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主線條和主基調。
二、實踐與思考
1.建設什么樣的課程。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深刻闡釋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設計,教師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當下基礎教育很多時候還滯留在“知識本位”理念的教育時期,一些中小學校更重視對學生學科知識累加的評價,更傾向于智育,淡化或忽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這樣的學校教育環境僅著眼于當下,局限或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往往會走向一種“追求分數”的極端。所以,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個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基本導向、以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為基本目標的課程體系。
同時,基于三個層面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結構多元化的實際,立足“為學生美好的人生奠基”的育人導向,我們大膽地提出了構建“立體人生”課程(右圖)的構想。立足于人,能夠擁有“立體人生”的人才是全面發展的人,集“健康、智慧、多彩”為一體的人生才是立體的人生。所以,“立體人生”課程是學校全面踐行課程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的校本實踐。
2.怎樣構建“立體人生”課程。
在構建“立體人生”課程的基礎上,從三個維度發展“立體的人”。其中,第一維度是擁有“健碩的身體、健全的人格”的健康人生,第二維度是具有較強“思考力和學習力”的智慧人生,第三維度是集“科學與創新、藝術與審美”的多彩人生。三位一體,才能培養一個具有“立體人生”的全人。
(1)健康是人生的底色。生命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石,健康更是學生能夠進行一切學習與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健康人生是“立體人生”課程的基石,屬于基礎類課程。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努力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主題式德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系列活動,培育一個擁有“健碩的身體、健全的人格”的人,是最本真的育人訴求。一是打造健碩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校在開足開齊規定體育課程、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一小時的基礎上,開展陽光體育、兩季運動會、晨跑、體育吉尼斯紀錄、校外綜合實踐等體育與健身活動,引導和督促學生強健體魄。二是培育健全的人格,心態決定人的未來,一個人的魅力更多的源自于自身的人格魅力,陽光的心理、進取的品質、主動參與勞動的意識等等,都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必備品格。在愛自己、愛父母、愛祖國、愛學校德育系列活動中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塑造“愛與感恩”的高品質好少年;在競技、拼搏、向上的兩季體育運動會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團隊榮譽觀、奉獻精神以及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又讓學生參與必要到集體勞動和家庭勞動中,在體驗中學會感恩,增強社會責任感。
(2)智慧是人生的暖色。智慧不止于聰明,更是能力的一種體現;智慧不僅限于學科知識的累加,更傾向于具有分享與合作的意識,具備學習新知識、能從多角度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智慧人生是“立體人生”課程的主體,屬于學科類課程。人文底蘊、學會學習,通過學科內部的整合、學科之間的融合以及項目式學習等方式,以學科育人,培養一個具有較強“思考力和學習力”的人,正是我們最基本的育人目標。一是增強學習力,學會學習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本原追求,一個人的知識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遺忘殆盡,但一個具備一定學習力的人卻可以不斷地更新知識,解決未知的問題。比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現或提出問題、分析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全面發展的人所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所以,我們的課堂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二是發展思考力,學起于思,某種程度上,一個人是否會思考決定了其是否會學習。思源于疑,有疑問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感悟,從而才會有長進。我們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樂于表達,所以,我們側重于用心設計基于學生思維規律、有思想、有深度的問題,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思考力。
(3)多彩是人生的亮色。好奇心是人的本心,絢麗多彩的人生更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世界是多彩的,待你去探索與發現,探索她的奇妙、發現她的美麗,多彩人生正處于“立體人生”課程的頂端,屬于拓展類課程。科學精神、實踐創新,通過不同類型的“第二課堂”活動,以美育人,努力塑造一個集“科學與創新、藝術與審美”并舉的人更是我們最高的育人追求。首先,科學與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實踐中的科學課、STEM課程、編程課程、AI課程、科技藝術節等,是我們提供給學生,用以滿足好奇心的基本保障,們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探索與發現、繼承與創新,這樣的人生更加亮麗。其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術與審美賦予了人類發現和感受美的“眼睛”。實踐中,我們基于藝術學科而設計的豐富多彩的“興趣與個性活動”課程,以興趣為導向,幫助學生發掘自身的特長與愛好,是發現美的過程。同時,立足特色而建立起來、精彩紛呈的美育教育、藝術課堂、第二課堂等,以美為指引,幫助學生學會審視美、理解美,感受美,讓藝術與美無處不在。
當然,三個維度并不是三個獨立的分支,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失去了健康的人生,一切都是空談,沒有了智慧的人生,也就沒有了人生的方向,再加上多彩的人生,才是美好的、幸福的、立體的人生。
作者單位:西安市長安湖居筆記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