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學英語教育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作者:祁若溪
發布時間:2020-06-02 10:58:3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當今的大學英語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基礎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還要從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努力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種英語學習的“軟實力”,相較于傳統英語教學而言,其更偏向于實際應用。在當今世界各國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促使他們在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過程中更好地發展,準確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迅速提升英語運用的關鍵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育 跨文化交際能力 文化背景 語用能力
引 言
在世界文明不斷深入交流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考驗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試金石”。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大學生在理解和尊重對方文化的前提下能夠和諧、順利的交流,從而為大學生自身發展及社會發展產生裨益。本文立足于實際英語教學需要,對大學英語教育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式、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在深入解讀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大學英語教育研究事業的發展。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
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能力,而其中的內涵,需要我們進行深入分析。首先,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當今世界文化交流過程中的一項關鍵能力,其實質是不同文化間的溝通。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明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找準定位,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當今世界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關鍵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活動逐漸增加,也在不斷深入。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進行語言交流時,不僅存在語言交流的障礙,而且還有著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跨文化交際問題”。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當今世界文化交流過程中的一項關鍵能力。大學英語教師需引導學生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利用文化認同幫助他們掌握這一關鍵能力。
2.跨文化交際是不同文化間的溝通
跨文化交際以人際溝通為基礎,是不同文化間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溝通的參與者需在自身文化基礎上去理解和接受對方的文化,以實現文化間的溝通。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人民,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際實現的就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溝通參與者的文化交流。交流時,通過個體間的溝通,可實現不同文明間的包容與理解、交融與碰撞,這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讓學生理解,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溝通者交流時,自己就是中國的名片,自身與外國人溝通的過程就是中國文化與對方文化交流的過程,從而使大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給予高度重視。
尊重對方文化是打開跨文化交際大門的“金鑰匙”
尊重是人際溝通的“金鑰匙”,同時,尊重對方文化也是打開跨文化交際大門的“金鑰匙”。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中,要先引導學生學會尊重交際對方的文化背景、對方國家的歷史,以及對方國家根據自身國情所選擇的發展道路,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過程中,更好地把握跨文化交際的尺度,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西方各國,由于歷史背景、發展現狀、傳統文化的不同,存在著廣泛的文化差異。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中,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尊重對方文化背景為原則,尊重對方觀點、歷史文化及國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體現出足夠的文化尊重、文化理解,幫助學生建立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堅實基礎。
2.基于“求同存異”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西方文化是一種開放張揚的文化,而中國文化是一種含蓄內斂的文化。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中,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大學生在對自身文化持有“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努力地去尋找與西方溝通對象的文化共通點,以“求同存異”的方法增進文化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還應培養學生“兼收并蓄”的交流習慣,引導學生與不同文化交流者進行交際時,要主動汲取不同國家、地域、民族背景文化的精髓,使他們能夠包容不同的文化,不斷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口語對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有促進作用
在實際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口語是主要的交際媒介。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最基本的就是消除學生英語表達的恐懼感。學生因受基礎教育階段的影響,對于英語口語往往存在不想說、不敢說的困惑,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努力培養學生敢于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表達的心態,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多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利用口語進行交流,所以,要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應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語能力。雖然語言表達只是跨文化交際的一部分,但是學生在跨文化交際時,對于對方文化的理解,以及對對方文化的尊重,全都需要用口語表達出來,因此,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明確口語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視對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
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創新方法
1.利用“互聯網+”教學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教學凸顯了的獨特優勢。當代大學生在生活中大都具備良好的“互聯網+”應用能力,利用“互聯網+”教學的方法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培養,能夠使大學生在較為自由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潮流,也是當今中西方文化的共通點之一,引導學生學習“互聯網+”技術,能為其找到更多中西方文化的共通點。
2.開展討論式教學,與學生辨析中西方文化的特點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原本起源于西方的討論式教學法,逐漸被我國教育工作者積極倡導且運用。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討論式教學能夠在口語溝通的基礎上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使其積極與同學或教師開展互動討論,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更加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在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可基于辨析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主題開展討論式教學,使大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從而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結 語
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當今國際間不同文化背景交流者開展交往的關鍵能力,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及學生應對其給予足夠重視。“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高校的跨文化交流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充分尊重對方文化,有效發展學生的口語能力,并結合新的教育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筆者對實際教學情況進行了調研,發現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時,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學生信息化能力較強的優點,以“互聯網+”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還開展了討論式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辨析中西方文化的特點,深化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具備真實可用的英語語用技能。
參考文獻:
[1]高永晨:《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第11期,第26-28頁。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定位》,《外語界》2013年第6期,第2-8頁。
[3]張衛東、楊莉:《跨文化交際能力體系的構建——基于外語教育視角和實證研究方法》,《外語界》2012年第2期,第8-16頁。
[4]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年第2期,第79-86頁。
作者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