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語言基本特征與應用方式研究
作者:謝 言
發布時間:2020-06-02 14:49: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聲樂教學具有鮮明的技巧性、藝術性、知識性特征,需要與之相契合的語言,才能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授課質量。基于此,文章在簡要闡述聲樂教學語言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系統總結當前聲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一方面深化了對聲樂教學語言特征的認識;另一方面,能指導聲樂教師更好地組織和表達個人語言,以提高聲樂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聲樂教學語言 基本特征 應用方式
依據符號學理論,聲樂教師組織個人語言就是一個“編碼”的過程,而學生解讀教師的語言則是一個“解碼”的過程,因此,聲樂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的語言情境來“編碼”教學語言,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學生“解碼”過程中的理解、接受與認可。這也決定了聲樂教學語言的特殊性,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
聲樂教學語言的基本特征
1.知識傳播的目的性特征
迥異于日常生活中隨意、自由的聊天行為,聲樂教學語言具有明顯的目的性特征。聲樂教學語言的核心目的是傳播聲樂知識,獲得學生的理解、接受與認可,進而達到拓展學生聲樂知識面、提高學生聲樂技能水平、增強學生實操能力等教學目的,聲樂教學語言只有有效傳播知識,才能實現其價值。這就要求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擁有強烈的教學目的性,以目的為導向選擇個人的語言風格,確定個人的語言表達方式,建構合適的語言表達內容,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度靈活調整個人語言,以便最大化地實現教學目的。
2.核心內容的抽象性特征
聲樂教學涉及歌唱的發聲原理、呼吸訓練、共鳴訓練、語言訓練,以及聲樂作品的藝術處理、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作用等諸多內容。每一項內容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如歌唱的發聲原理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氣息運動軌跡,確定發聲咬字部位的重心,正確打開和運用共鳴腔體,具有明顯的認知與操作難度。聲樂教師必須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象地建構個人教學語言,以便于學生對于抽象性、復雜性的內容能準確認知和理解,快速提高其聲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順利實現聲樂課程的教學目標。
3.關鍵信息的標準化特征
聲樂教師雖然是以口語化的方式表達聲樂知識,甚至為了增強學生的認知與理解能力,會對個人語言進行通俗化、形象性的處理,但對于關鍵概念、詞匯、信息點必須進行標準化表達。這樣可使學生準確認知、記憶關鍵信息,便于其將來能夠有效識別標準語言,可采用標準語言進行專業化溝通和交流,甚至能創作出標準的聲樂作品。諸如歌唱發聲原理中的腹式呼吸法,應實現運用共鳴腔體全身歌唱;歌唱呼吸訓練中的胸腹聯合式呼吸法,應找到歌唱時呼吸的對抗力和內口咽喉狀態的反向平衡關系等,教師需標準化地表達這些訓練要點,這也是聲樂教學語言的又一特征。
聲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教學語言”是傳輸知識的一個重要載體,直接影響學生聲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然而,目前很多聲樂教師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方案上,很少重視個人語言的表達方式,導致聲樂教學語言存在各種問題,具體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語言過于抽象造成學生認知障礙
聲樂教學內容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復雜性特征,教學語言必須對其進行具象化、簡單化的處理,才能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聲樂知識的認知、理解和接受,這是聲樂教師進行教學工作必須完成的一項從“知識”到“語言”的轉化任務。目前,部分教師或者是因缺乏聲樂教學語言具象化、簡單化處理的意識,或者是因過于注重聲樂語言的標準化與規范化,抑或是應用的教學方法不合理,導致他在教學過程中直接引用、表述抽象化的聲樂知識,對學生進行抽象化的分析和講解。這就會給學生帶來聲樂知識的認知障礙,不能準確理解知識的核心內涵,不清楚教師傳授的技法特征,不僅聲樂課程學習效率低,甚至還會感到枯燥、乏味,進而產生強烈的排斥、抵觸情緒,降低學生聲樂學習的效率。
2.教學語言過度延伸造成學生認知模糊
聲樂教學中的歌唱發聲原理、呼吸訓練、共鳴訓練、語言訓練、作品處理及鋼琴伴奏等方面的內容,它們之間既相互關聯,又自成一體,每一個點都可以外延出大量的相關知識。從聲樂教學的角度來說,聲樂教師可以適當地延伸知識,輔助學生的學習,但核心目標是為了增強學生對特定知識點的認知、掌握和應用。這就要求聲樂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以核心知識點為主,適當外延知識,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當前,部分聲樂教師的教學語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不自覺間便會從主體教學內容無限地向外延伸,涉及諸多與主體教學內容不相關的知識,甚至包含課外問題。這樣會弱化主體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精煉性,既使學生無法深入解讀、分析主體教學內容,又會對學生帶來模糊的認知,影響其學習效率。
3.教學語言不夠準確造成學生認知偏差
聲樂課程知識雖然十分抽象,但卻具有鮮明的技巧性,教師必須精準把握聲樂知識的核心內涵及其反映的技巧方式,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聲樂訓練與表演,若是“差之毫厘”,便會“謬以千里”。諸如歌唱發聲原理中的腹式呼吸法,要求學生能體會自然嘆氣時小腹的收縮力及腰部四周的擴張力;再如歌唱呼吸訓練中的胸腹聯合式呼吸法,要求學生深吸氣,將氣息送到肺的底部,使橫膈膜下降,向外擴展兩肋,微收小腹。聲樂教師必須用精準的語言對這些訓練技巧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準確掌握技術特征和實操方式。部分聲樂教師在具象化、簡單化處理聲樂知識的過程中忽略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或者是忽略了學生對于特定語言形式、語言內容的解讀方式,導致部分教學語言被學生誤讀、誤解,輕則會使學生出現認知偏差,重則會給學生造成認知錯誤。
聲樂教學語言的應用方式
聲樂教學語言是教師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為核心目標,組織和表達個人語言,使學生準確理解并全面接受語言背后的知識內容。教師應立足于聲樂教學語言知識傳播的目的性、核心內容的抽象性,及關鍵信息的標準化特征,在教學過程采取以下措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立足學生認知能力設計教學語言
聲樂教學語言絕不是教師“自彈自唱”的活動,更不是教師“隨意表達”的行為,而是一個傳輸知識,并獲得學生理解、接受與認可的語言組織與表達過程,最終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其傳輸知識、語言表達的目的,關鍵在于學生對于語言符號所承載知識的理解與接受。當前,部分聲樂教師之所以存在教學語言過于抽象而導致學生認知障礙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聲樂教師僅從自身角度“編碼”語言,缺少對學生語言“解碼”能力的認識,造成學生對聲樂教學語言認知不深入、不全面,甚至是不準確的問題。基于此,高校聲樂教師一定要先深入分析目標授課對象對于相關知識點的認知能力與接受能力,基于其對教學語言的接受與理解特征,將特定知識點轉化為具象化、簡單化的語言,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幽默性的內容,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對教學語言的理解與接受,以有效掌握語言符號背后的核心知識點,進而提高聲樂課程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2.加強教學內容的精煉化與針對性設計
延伸教學內容是輔助課程教學、深化學生對于特定知識點的認知與理解、拓展學生聲樂知識內涵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延伸教學必須有強烈的目的性、針對性和計劃性,要嚴格控制延伸教學的“時間”和“分量”。當前,部分聲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之所以有因教學語言過度延伸而給學生造成認知模糊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缺乏對延伸內容甚至是整個教學內容的規劃,無法準確把握各部分的時間和分量,以致延伸知識過多、過亂。基于此,高校聲樂教師一定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精煉化與針對性設計,一定要以提高特定知識點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為核心目標,所有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語言的組織都必須以實現這一核心目標為依據開展。另外,教師一方面要用最精煉的語言闡述核心知識與延伸知識,使學生深刻體會教學語言及其所闡述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另一方面,教師要時刻意識到所組織和表達語言的針對性,明確特定語言表達的目的和意義,保證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有利于提升核心知識點教學。
3.注重聲樂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聲樂教學內容的技巧性、復雜性特征,決定了聲樂教學語言必須精準、有效,否則細微的語言偏差甚至是錯誤,便會造成學生認知障礙、理解錯誤。當前,部分聲樂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出現的教學語言不夠準確,給學生造成認知偏差的問題,其原因在于教師缺乏語言表達準確性的控制意識。對此,聲樂教師首先要系統、深入、準確地了解聲樂知識點的內涵與特征,其次要深刻認識提高聲樂教學語言準確性的重要意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分析自身語言表達內容、表達方式的準確性,保證每一句話都是經過仔細琢磨后而表達出來的,不會出現語言偏差、知識錯誤的問題。同時,教師要分析學生對于特定語言的認知方式,規范自身語言表達方法和技巧,避免學生出現誤解、誤讀的問題。這就要求聲樂教師須掌握正確的知識,并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以提高聲樂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整體來說,聲樂教學語言是聲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所組織和表達的語言,具有知識傳播的目的性、核心內容的抽象性、關鍵信息的標準化三方面特征。目前,部分聲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語言過于抽象造成學生認知障礙,教學語言過度延伸造成學生認知模糊,教學語言不夠準確造成學生認知偏差的問題,弱化了聲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甚至會導致學生對該課程產生排斥、抵觸的情緒。基于此,文章提出聲樂教師一方面需要立足學生認知能力設計教學語言,加強教學內容的精煉化與針對性設計;另一方面要注重聲樂教學語言準確性與有效性的處理,以最精煉、最準確、最有效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聲樂知識,不斷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楊立崗:《聲樂教學法》,上海音樂出版社,2017,8。
[2]朱開來:《論聲樂理論語言和教學語言的關系》,《黃河之聲》2018年第10期,第113-114頁。
[3]王陽:《關于聲樂教學語言藝術性的思考》,《北方音樂》2017年第8期,第228-229頁。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