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建設背景下陜西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探究
作者:朱 祥
發布時間:2020-06-02 14:36: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中國(陜西)自貿區建設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陜西繼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后的又一重大戰略任務。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推動力,高校在培養高層次人才方面責無旁貸。基于這一背景,本文主要分析了自貿區建設背景下,陜西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方面的路徑策略,以便更好地為自貿區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關鍵詞]自貿區建設 高校人才培養 英語人才
基金項目: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3+2+4”跨文化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GJ19100)。
引 言
陜西自貿區建設立足廣闊的西北腹地,旨在推進內陸地區的進一步開放,探索制度創新,釋放市場活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自貿區建設要加強對外開放,加大人才交流和商貿往來,這些都需要相當數量的高水平英語人才。本文分析了現階段陜西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尋找其中不足,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現階段陜西高校英語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陜西高校共有108所,包括3所“雙一流”大學、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100所其他普通高校,除了公立院校外,民辦高校也蓬勃發展,無論是人才培養的數量還是質量,陜西都走在全國前列。
在英語人才培養類型上,陜西高校以研究型、應用型和復合型三種培養模式為主,學位設置齊全,涵蓋高職、本科、碩士及博士,人才培養范圍全面,專業類型齊全。研究型人才培養側重“研究”,強調培養具有高水平理論基礎的英語人才,精通英語語言文化及相關理論;應用型人才培養側重“應用”,重點為與英語人士溝通,開展實際的商貿談判和文化交流活動;復合型人才培養強調培養兼具理論研究和實操能力的人才,其培養難度和要求更高,但也更符合自貿區建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
在英語人才培養方式上,陜西高校主要采取兩種路徑,一是開設全日制的英語專業,二是非全日制模式,其中有部分學生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在人才培養的導向方面,全日制專業培養主要圍繞國家統一的英語教學大綱開展,學生以通過國家標準考試選拔入校為主,在培養方向上側重于英語語言文化理論,適當輔之以實踐教學,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英語人才。非全日制培養包括在職研究生、定向委托代培等,主要面向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需要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在職人士。
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例,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依托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與3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35所高校開展教學合作,在英語人才培養方面,還與國內知名外國語院校開展合作,共同培養英語專業人才。為加強英語專業人才的實操能力,西安交通大學在探索通識教育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英語專業的學生還需適當接受其他專業的教學,以便拓寬知識面,努力成為復合型人才。
現階段陜西高校英語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有待完善
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為新時期社會經濟建設提供高素質人才。目前,陜西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對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有不利影響。
首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自貿區建設需求有一定差距。自貿區建設背景下,企事業單位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對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也在提高,尤其提高了應用能力的要求。但目前陜西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方面還基本延續以往的要求,與自貿區建設對人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商務英語、科學英語及其他專業類型的應用型英語方面存在差距。
其次,專業課程類型相對單一,語言應用能力培養課程數量少。目前,陜西高校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是按照國家統一的教學大綱開展,課程類型較為單一,側重于讀、寫,對聽、說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而自貿區建設要求的是能夠純熟使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并能進行商務談判的人才,因此,高校應在專業課程方面強化實踐教學。
2.英語專業建設水平有待提高
陜西高校數量眾多,英語專業作為基礎性學科,各校基本都有開設,每年有大量英語專業畢業生進入社會,數量上能夠滿足本地區需求,但在人才培養質量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陜西高校整體發展水平與東部沿海地區高校有一定差距。陜西作為自古以來的人才大省,近些年來高校發展水平差強人意。原屬于國家985的院校僅有三所,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相較于北京、上海等教育資源重鎮,在頂尖高校的數量上還處于劣勢,而且這三所院校均分布在西安市,省內教育資源不平衡現象突出,高校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英語專業實力不強。陜西高校普遍以理工科見長,英語專業雖然各高校均有開展,但是專業實力和知名度均不突出,尤其和北京、上海相比,更不具有優勢。在師資方面,北京、上海及其他東部地區師資力量更為強大,由于其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更易吸引到優質師資,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開展較多。近年來,人才流動有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匯聚的趨勢,西安作為新一線城市,雖然人才吸引力有所提高,但是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受以上原因綜合影響,陜西高校英語專業實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高校國際化辦學水平有待提高
英語專業作為語言類專業,需重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高校應加強國際化辦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接受原汁原味的外教課程,與外國來華留學生進行日常溝通,以便他們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文化,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拓寬國際化視野。因陜西位于內陸,高校國際化辦學水平與經濟發達地區及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存在不足。
首先,陜西高校的國際交流水平有待提高。改革開放以來,外國來華留學生的人數逐年遞增,到2018年底,來陜留學的外國學生總數約1萬人,遠低于北京、上海等地。同時,由于語言類專業學校數量少,僅西安外國語大學一家知名院校,英語專業的國際化辦學水平不高。
其次,應多舉措推動人才“走出去”。目前,我國高校選拔優秀學生赴外留學主要是公派和自主申請兩種模式,學校公派學生的人數和頻次由學校聲望及其與外國院校之間的合作關系等綜合決定。因陜西高校在對外交流上不具優勢,人才“走出去” 的總數和頻次不高,不利于提高高校國際化辦學水平。
新時期陜西高校英語人才培養的改進建議
1.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系建設
陜西高校要站在時代的高度,認識到自貿區建設對推動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意義,主動對標自貿區建設的人才要求,結合自身辦學實際,制訂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高校英語專業要結合自貿區建設,明確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復合型人才,即除了具有英語專業能力外,還要掌握一到兩門其他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自貿區建設涉及較廣,包括商務、法律、會計及管理等諸多方面,確定英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除了英語以外,還要掌握其他相關專業知識,能更好地為自貿區建設服務。
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也要隨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而改進。首先,高校要加強對英語基礎專業能力的培養,“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應夯實聽、說、讀、寫四個英語學科的基礎能力。對于這四個能力而言,高校應結合自貿區建設的需求和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開展的實際情況,重點加強對聽、說兩個能力的培養。此外,高校還要重視開展通識教育,利用本校其他專業的教學資源,增加選修課程比重,拓寬學生知識面。同時,高校要鼓勵英語專業學生申請輔修學位,學位可側重于自貿區建設所需的管理、會計、法律及外交、新聞等專業,以提高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
2.提高英語專業學科建設水平
高校要切實采取措施,提高英語專業學科建設水平。高校可以主動“走出去”,與本地企業合作,試行通過教師帶薪培訓、企業實踐等,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使其走出象牙塔,去企業鍛煉。這樣,既能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又能使其通過自身實踐,總結企業特別是參與自貿區建設的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反思和調整,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契合自貿區建設的需求。另外,高校還可通過校企合作引進企業里的英語專業人才,聘其為“兼職教師”來校任教,鼓勵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不斷了解自貿區建設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要,提高高校英語專業學科建設水平,培養更多為自貿區建設所需、所用的高素質人才。
陜西高校還要加強與同行之間的溝通學習,主動對標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不斷提高英語專業學科建設水平。高校要立足于自貿區建設實際需求,制訂學科建設目標,提升學科研究能力,鼓勵英語專業教師積極主動開展學科研究,并為其提供適當的經費補助與獎勵,以提高學科研究水平。
3.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
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不能閉門造車,要與自貿區建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不斷提高國際辦學水平,讓英語專業人才“走出去”;對外應拓寬留學生來華留學的渠道,實現人才“引進來”,更好地提高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為自貿區建設提供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持。
一方面,陜西高校要與國外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定期選派英語專業教師和專業能力拔尖的學生到對方學校學習,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化,讓他們在浸入式學習環境中提高英語專業的學習水平。
另一方面,陜西高校要提高現有的外教課程質量,規范外教教學行為,課程內容要緊密圍繞提高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兩個方面。例如外國語專業,要讓外教從學生實際出發,循序漸進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而不能拔苗助長。同時,高校還要將外教教學形式多樣化,如開展課外教學、情景教學等,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優化外教課程的考核,合理設計考評環節,多元化考核方式,避免“唯分數論”,將綜合理論知識、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四項設為考核內容,全面、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考評,以此督促學生認真學習,牢固掌握知識。
結 語
自貿區建設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而人才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自貿區建設的核心和關鍵。陜西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仍存在一定問題,包括培養目標不明晰、體系有待完善、英語專業學科建設亟待加強、國際化辦學水平不高等,高校可從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系建設、提高英語專業學科建設水平、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三個方面改進,以便培養更多的英語專業人才,為自貿區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何素潔:《“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西部素質教育》2019年第5卷第17期,第177-178頁。
[2]勾梅花:《“一帶一路”背景下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探究》,《人才資源開發》2019年第17期,第50-51頁。
[3]溫麗:《“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高校非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傳播力研究》2019年第3卷第25期,第274頁。
[4]楊歡:《民辦高校本科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改革及其人才培養模式初探》,《知識經濟》2019年第25期第169-170頁。
[5]湯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海外英語》2019年第16期,第171-173頁。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文理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