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標向及維度研究
作者:艾文慧
發布時間:2020-06-02 11:10: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新時代互聯網技術廣泛創新應用成為時代重要的表征,信息素養是個體適應全球信息化社會的基本能力,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是培養信息素養的重要方式。針對當前信息素養課程存在的諸多問題,聚焦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革新教學內容、重視實踐教學改革標向,著力從結合度、融合度、認同度、專業度等四個維度上下功夫,加強課程實踐教學,推進信息檢索課程創新改革,使之適應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關鍵詞]高校 信息素養 信息檢索課程 課程改革
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反思
1.信息檢索課程定位不明確,重視度不夠
高校普遍將信息檢索課程設置為選修課、學期課,認為信息檢索課程沒必要占用太多課時進行學習,上課普遍是大課堂上課,效果沒有保證,也很難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接受信息知識教育的機會。信息素養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沒有課時保證、沒有均等的信息檢索課程受教育機會,學生信息素養不可能形成。因此,要切實提高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對信息檢索課程重視程度,聚焦學生終身學習和科學研究,科學定位信息檢索課程。
2.教材內容更新慢,教學模式陳舊
很多高校信息檢索課程存在教材內容陳舊更新慢、教學模式陳舊的問題,甚至有些高校沒有統一的授課教材,普遍使用自編教材,缺乏最新的信息技術理論與實踐內容。雖然授課內容已經涉及搜索引擎、網絡信息檢索的技術、國內外重要信息檢索系統等內容,但普遍過于陳舊,相較于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新技術有明顯的滯后[1]。同時,高校信息檢索課程主要采取選修課、大課堂理論灌輸的方式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存在明顯的教學模式陳舊問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3.授課教師業務素養及教學能力參差不齊
師資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課程教學效果。高校信息檢索課主要由圖書館負責,授課教師主要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不是由專任教師擔任[2]。高校圖書館作為教輔部門,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和專業背景五花八門,其專業真正為圖書館學相關方向且具有文獻檢索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少之又少,這直接導致信息檢索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且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4.課程考核方式不夠合理,缺乏實踐性
信息檢索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實用性很強的課程,信息檢索能力是信息素養的重要支撐,它指向的是個體繼續學習能力,因而信息檢索課程應該重視實踐教學。但縱觀當前高校信息檢索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甚至無實踐的問題尤其突出,課程考核方式普遍采取理論機試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方式不夠合理,缺乏實踐性。這種考核方式很難檢驗學生信息檢索動手能力,也無法讓學生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和繼續學習能力以適應全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5.信息檢索課程對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提高貢獻較小
學生信息資源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高校學生在學習資源的獲取上大多數采取搜索引擎,其次是傳統的圖書館紙質資源,再緊隨其后的是高校圖書館電子期刊數據庫,占比最少的是學科相關的專業網站。高校圖書館購買的電子資源數據庫、學科專業網站是高校學生獲取專業知識的權威信息來源,掌握相關檢索技能對培養學生專業學習、繼續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調查結果說明學生信息檢索不夠專業,對各類資源的內容及其特點不了解,專業信息獲取能力不足,其根源在于高校信息檢索課在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效果方面存在內容不合理、教學效果不明顯的問題。也反映出高校信息檢索課程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教學及課程考核偏重理論。綜合調查結果表明,高校信息檢索課程在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教學內容陳舊與學生學習脫節、教學偏理論輕實踐、課程考核不夠合理等問題,這導致學生網絡信息檢索能力不足、信息素養欠缺,信息檢索課程對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提高貢獻較小。
新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標向與創新維度
1.新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標向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和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3]。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能力,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新時代高校課程改革要將“核心素養”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地位。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標向要立足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即以著重培養學生學科實踐性和應用性為核心,聚焦學生信息素養的養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核心素養是國家培養人才的標準和方向,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必須緊緊把握這一方向,圍繞革新教育理念、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注重實踐教學和實踐性考核方式、強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幾個方向。
一是改革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及模式。聚焦當前信息檢索課程教學現狀,最大問題是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育存在不夠重視,教育理念落后,由此衍生出諸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模式簡單、考核方式落后,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貫穿課程教學整個過程,最終結果便是學生對信息檢索課程興趣冷淡、信息檢索技能熟練度不夠、信息素養難以形成。因此,改革的標向必須圍繞信息檢索課程本身,聚焦改革傳統教育理念、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及考核方式。
二是以增強實踐性為教學導向。實踐性是信息檢索課程的本質特征,檢驗信息檢索課程最終的目標即為學生通過學習課程后是否能熟練運用信息檢索技能來助力學習和科研,促進終身發展并滿足社會需要。為此,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標向必須指向重視信息檢索課程的實踐性,即重視實踐教學和實踐性考核。
三是強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提高信息檢索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師資隊伍同樣是實現信息檢索課程理想、貫徹執行課程教學理念、創新開展教學實踐、提高學生信息技能及信息素養的關鍵所在。當前高校信息檢索課程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教師隊伍整體專業素養不高,因而課程改革必須聚焦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這一標向上來。
2.新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檢索課程改革創新維度
一是主動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在結合度上下功夫。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方向必須與新時代社會對人才的現實需求標準同向同行,課程改革聚焦學生信息檢索能力提高和信息素養的養成。信息檢索教學與各學科建設相結合,信息檢索理論教學與教師、學生終身學習相結合,是新時代信息檢索課程的基本內涵。我們要主動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新要求,第一個內涵是信息檢索教學與各學科建設相結合,豐富信息檢索教學與各學科建設相結合的課程改革之路,這個結合更要在新時代高校全面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的大實踐、新實踐的背景下去結合,新時代高校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要解決一系列問題,只有通過各專業、各學科建設實踐來檢驗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成果、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對各專業、學科學習的貢獻度,不斷補短板強弱項,才能始終讓信息檢索課程改革之路與時俱進、保持持續改革動力。第二個內涵是信息檢索教學與教師、學生終身學習相結合的人才成長之路,新時代對高校教育者及其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養成為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成為個體在信息全球化社會繼續學習的重要保證,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要聚焦于教師、學生繼續學習能力,做到在結合中鍛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在結合中鍛煉學生信息檢索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
二是圍繞學科交叉滲透,在融合度上下功夫。信息檢索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體現在信息檢索技能方面,信息檢索技能是學生開展具體學科學習和科研的重要手段,為學科專業學習服務。高校本科教育最大的特點是專業教育,這就要求信息檢索課程改革要立足學生專業學習,在選擇教學內容上要考慮學生的專業獨特性進行授課[4]。聚焦信息檢索及信息素養能力對專業學習的貢獻率上,各學科之間、學院之間、團隊之間切實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協同創新,讓信息檢索課切實與學生專業學習相結合。具體做法上,各學院(院系)依據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分解專業學習在各年級所應具備的能力、素養,進而跟信息檢索課程教研室對接,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計劃和實踐教學模式。
三是創新開發校本課程體系,在認同度上下功夫。相當一部分高校信息檢索課程被認定為選修課,并且教材存在更新慢陳舊的問題,沒有統一的授課教材,普遍使用自編教材并且教師之間存在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情況,缺乏最新的信息技術理論與實踐內容,很難適應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新技術。新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新業態的持續更新,對個體持續學習能力和動手解決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也對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信息檢索課程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基礎課程,甚至是選修課程,而是要將其看成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腳步,教給學生最新最實用的信息檢索技術 ,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掌握專業學習的工具和技能,提高專業學習能力。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改革要創新開設理論課程為基礎、以聚焦專業學習的實踐性極強的必修校本課程體系,成立課程教研室,健全專業教師培訓體系,聚焦最新信息檢索課程新形勢和新內容,開發統一的信息檢索課程體系,形成完備可行的教學計劃,提高課程體系的專業認同度,保障課程教學質量,創新課程考核方式,強化實踐考核。
四是打造專業高素質師資隊伍,在專業度上下功夫。堅持教育者優先受教育的原則,針對信息檢索課程師資隊伍薄弱、教師專業素質偏低的問題,打造專業高素質師資隊伍,要在專業度上下功夫。要成立信息檢索課程教研室,充分發揮基層教學管理組織作用,確保一批具有專業素養的教師從事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5]。規范課程教學計劃制定、備課、授課及課程交流互鑒,從專業角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要壯大專業師資隊伍,針對高校信息檢索課程相當一部分教師由圖書館員擔任的問題,一方面高校要從提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質量角度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壯大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要健全課程培訓力度,不斷更新教師信息檢索知識,掌握最新信息檢索技術和軟件硬件,同時要發揮老中青傳幫帶作用,互鑒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結 語
信息素養是個體適應全球信息化社會的基本能力,這種素養和能力必須經過長期理論學習和實踐才能形成。面對新時代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我們要緊密結合課程定位切實開展課程教學改革,聚焦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革新教學內容、重視實踐教學改革標向,著力從結合度、融合度、認同度、專業度等四個維度上下功夫,加強課程實踐教學,推進信息檢索課程創新改革,使之適應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芮雪、方濤:《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初探》,《科學技術創新》2017年第15期,第116頁。
[2]申琍、彭薇:《獨立學院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年第9期,第130頁。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2014。
[4]羅曉寧、馬志偉、劉艷球:《網絡環境下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6年第3期,第69-71、74頁。
[5]薛煥堂:《高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福建電腦》2018年第3期,第74頁。
作者單位:榆林學院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