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畫像測驗學生人格特質的實踐研究
作者:高巧玲
發布時間:2020-05-28 10:47: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自畫像作為繪畫心理測驗中最具代表性的測驗形式之一,是用非語言的象征性工具進行深層次內心體驗、表達自我潛意識的方式。本研究從人格測驗與心理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對600名新入校小學生的自畫像作品進行分析,探索自畫像在測驗小學生人格特質中的作用,并將其作為了解學生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依據。
一、理論基礎
在自畫像繪畫測試中,個體的心理防御較低,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內心深層次的動機、情緒、焦慮、沖突、價值觀和愿望等投射在繪畫中。它既可以動態掌握個體人格的發展,也能促進個體創造力的開發,通過對自畫像的分析可判斷出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自畫像常用來考察人的認知發展程度、情緒狀態、人格特點等。
二、研究對象與工具
本研究以Y小學新入校的一、二、三年級共計6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08人,女生292人。所有參與學生均為首次進行自畫像測試,此次研究共收回有效繪畫作品500份。研究采用的是規定內容的繪畫技術,即自畫像測驗,所需的基本工具包括A4紙、鉛筆、彩筆和橡皮等。測試指導語為“請根據你對自己的認識與了解,用鉛筆在給定A4紙上任意畫一幅自己的畫像,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創作,但是,要求必須認真。不要畫‘火柴人’,也不要用尺子,在時間方面沒有限制,允許涂改,亦可忽略畫作水平的高低”。
三、研究結果
(一)整體情況分析
通過運用繪畫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與對學生呈現的靜態畫作相結合的分析方式,整體將學生的畫作分為四大類別,劃分依據分別為:(1)畫面大小比例與器官的協調性;(2)畫面色彩搭配與整體的感覺;(3)畫面人物的完整性。在以上幾個標準的基礎上又分別對個體的認知、情緒、個性、特殊能力的發展等幾大特質進行了分析,最終將學生的人格特質劃分為開朗安全型、內向膽怯型、好斗敵對型、壓抑消沉型。
(二)各類人格特質分析
1.開朗安全型人格特質學生畫作分析
開朗安全型人格特質學生的畫作表現為人物比例協調、器官完整、畫面布局合適、色彩搭配良好。從這類作品的淺層靜態畫面中可知,這類學生具有較同齡人更為完善的認知水平、健康心態,較高的特殊能力水平。當然,不排除其在此前曾接受過相關類型的指導訓練等。這類特質的畫作共有270份,且此類特質的畫作中亦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具體表現在女生對畫作的把握、色彩分配普遍優于男生。
2.內向膽怯型人格特質學生畫作分析
內向膽怯型人格特質學生的自畫像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強烈的無力感。其自畫像通常是一個小小的人物,且分布在畫面的左右下角,并用厚重的色彩遮蓋。另外,他們所創作的家庭畫也是以“小”為特點。僅從淺層的靜態畫角度進行分析,可知其力量感弱,創作時過于膽怯和拘束。當然,不能排除其對畫面大小比例的認知不足,以及創作時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等,也有可能是創作時情緒不佳,不愿意配合等因素所致。這類情況的畫作共有101份,男女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
3.好斗敵對型人格特質學生畫作的分析
好斗敵對型人格特質學生的自畫像整體是以“大”為特點,人物充滿整個紙張,整體看上去給人一種很強的占據感。僅從淺層的靜態畫作的角度進行分析可知,他們對自我認識表現過強,擁有滿滿的自信與洋溢的開朗氣質。當然,不能排除其不存在攻擊性、敵對意識、自戀傾向等。另外,也不排除這類學生在創作時受到指導老師言語的干擾等。這類情況的畫作共有43份,此類別畫作中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較女生更為明顯突出。
4.壓抑消沉型人格特質學生畫作的分析
壓抑消沉型人格特質學生的自畫像整體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自畫像雖然人物器官完整,但是,整個人物被厚重的色彩涂抹、幾乎看不到面部器官。僅從淺層的靜態畫作的角度進行分析可知,此類畫作的學生具有自我情緒壓抑、沒有耐心,防御心強烈,不愿表現自己等特質。當然,也不能排除其進行創作時老師對使用彩筆的規范、對色彩和人物膚色的認知等存在偏差的諸多問題。這類情況的畫作共有96份。
四、研究結論
繪畫測驗作為一項單獨使用的技術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種探索個體人格的有效便捷方法。因此,通過對Y校600名學生自畫像測試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和鑒別學生的人格特質,在未來的實踐中也可以將其作為劃分班級、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實施對學生的心理疏導與個別指導的有效依據。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