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育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近日,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決定聯合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文明餐桌”實踐行動。

通知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面向師生多途徑、多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在學校食堂張貼“公筷公勺”“分餐分食”等宣傳標語,在學校食堂設置不同價位、不同分量、科學搭配的飯菜,張貼宣傳消費警示提示。

通知強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落實陪餐制度。嚴格管控食品、原材料和餐具采供渠道,嚴格加工制造、消毒清洗、留樣管理等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管理,規范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和分區管理。實施“明廚亮灶”,實行陽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定期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同時,各地市場監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校外供餐單位配送能力的監管和指導,要建立健全校外供餐管理制度,選擇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能承擔食品安全責任、社會信譽良好的供餐單位,要確保供餐單位具有能夠滿足食品安全的配送車輛和設施設備。督促學校對供餐單位提供的食品隨機進行外觀查驗和必要檢驗,并在供餐合同(或者協議)中明確約定不合格食品的處理方式。

此外,還要加強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對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核查處理,并及時按規定上報。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