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山深處輟學女孩的返校復學故事
作者:張春鋒 房懷山
發布時間:2020-05-28 12:14:54 來源:教師報
疫情漸漸散去的鄉間四月,天高云淡,芳菲盡染。處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黃河灘庫區的趙渡初級中學,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剛從大山深處返校復學的小立(化名),顯得格外認真和努力,而人們不知道她是一名曾經因家庭變故而輟學,剛剛從大山深處“歸來”的貧困生……
小立家在趙渡鎮新安村,家中原本有父親、母親和一個姐姐。母親因病過世,老實本分又無一技之長的父親無謀生之力,便讓抱養的姐姐回到了她的親生父母家,僅帶著小立返回到了商洛市丹鳳縣巒莊鎮桃坪村老家,小立因此而中斷了學業。小立姐姐的親生父母家,孩子多、負擔重,依靠國家助學貸款進入大學就讀的姐姐,日常生活費用在很大程度上尚需自己通過勤工儉學來解決,對妹妹輟學在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顯擔當盡責任只為孩子重返校園
隨著疫情逐漸緩解,大荔縣趙渡初級中學的學生也陸續返回了校園。可是,小立的身影仍然沒有出現在返校的孩子們中間。
教育精準扶貧“一個都不能少”,讓每個孩子都接受義務教育,是一份莊嚴的承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起初學校只能通過電話家訪,督促家長盡快送孩子返校上學。但家長不太配合,常常不接聽學校的電話。勸返工作一直沒有效果,甚至陷入了“僵局”。
4月下旬,大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謝文秀和副縣長劉丁,在趙渡鎮協調指導脫貧攻堅和控輟保學工作時,特意對小立的勸返復學進行了強調安排,要求趙渡鎮黨委、政府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孩子的返校落到實處,并妥善安頓好孩子返校后的學習與生活。陪同的大荔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薛彥榮更是反復叮囑趙渡初級中學李小軍校長:“孩子年齡尚小,正是應當在學校接受學習教育的階段,務必要想盡辦法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孩子盡快入學,確保義務階段教育‘一個家庭都不能漏,一個學生都不能少’!”
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注,更增強了學校做好勸返工作的信心和動力,李小軍毅然決定:親赴丹鳳縣巒莊鎮桃坪村進行勸學家訪,不論克服多大的困難,也要讓小立返回課堂。
長途奔波只為接回輟學學生
5月6日上午11點多,在安排好學校事務后,李小軍獨自一人踏上了遠赴商洛丹鳳的勸返“征途”。他一路翻秦嶺、越山溝,經過6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丹鳳縣巒莊鎮桃坪村村委會所在地。此時,已經是下午5點半。李小軍向偶遇的當地村民打聽小立家的具體位置。村民了解情況后,當即勸告李小軍:山路狹窄,多有陡坡,加之陰雨天路面泥濘不堪,當地人行車尚有困難。再說天色將晚,他一個沒有山路駕駛經驗的人,危險會更大。他建議李小軍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再想辦法。
但勸學心切的李小軍不愿耽誤這一天的時間,便去當地的村委會尋求幫助。熱心的村委會值班人員得知詳情后非常感動,立即聯系村里車技特別好的趙姓師傅做向導,開車將李小軍送到了當地人稱之為“山梁”的地方。
經過20多分鐘山間羊腸小道的艱難跋涉,李小軍終于見到了小立和她的父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交流,最終在學校保證孩子安全、妥善安排孩子生活并免去孩子初中就讀期間所有費用的基礎上,李小軍與小立的父親達成了讓孩子返校復學的“協議”。此時天色已晚,即將踏上返學歸途的小立與聞訊趕來的親戚長輩告別。父女倆揮別痛哭的那一刻,李小軍的心里特別不是滋味。這一刻,他更為深刻地理解了脫貧攻堅、控輟保學工作的重大意義,更加明確地認識到“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工作,是推進深層次教育公平、保障每一個孩子公平發展權的需要”。連夜返程,李小軍回到學校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2點40分。
妥善細致安排讓學生安心就讀
小立返校后的第二天早自習時間,學校特意為她舉行了簡單卻不失莊重的入班儀式。李小軍將學校師生捐贈的課本、書包、文具、作業本等學習用品親手送到小立手中,鼓勵她自信自強,努力完成學業。
為了讓小立在校安心學習、生活無憂,大荔縣趙渡初級中學在免去她在校期間吃飯、住宿、學習資料等一切費用的基礎上,更是克服困難、多方協調,周到細致地妥善安排好了小立周末假期不在校期間的吃飯住宿問題,并從學校原本就很緊張的經費中擠出資金,以每天50元的標準對小立進行補助。同時,學校還將小立確定為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的幫扶對象進行心理輔導。針對小立文化課學習基礎弱的實際,學校在全校范圍內發出號召,動員任課教師發揮所長,對小立進行課后和周末假期單獨輔導,很快便得到了學校教師的積極響應。
得知妹妹返校復學的消息后,受疫情影響尚未開學的姐姐迅速趕到學校,既是看望妹妹,也是由衷表達對學校的感激之情:“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沒有各級領導的真情關懷,沒有學校的傾力付出,妹妹很可能就會一輩子呆在大山里,成為新時代的‘文盲’,感謝學校給妹妹提供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確實,教育扶貧關系到貧困家庭和貧困學生的前途。就小立而言,她不是因厭學而不愿上學,她熱愛校園生活,渴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通過小立的勸返經歷,讓我對黨和國家‘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確保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決策部署有了更為正確的感受和認識,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扎實做好教育脫貧攻堅和控輟保學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大荔縣趙渡初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小軍再次向筆者道出了他的心聲。
原標題:《擔當責任 傾注真情 只為“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大山深處輟學女孩的返校復學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