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利用課外小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2195。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課外小實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夯實課內基礎知識方面有著非常突出的優勢,但對教師和學生來說,它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地應用課外小實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課外小實驗的價值、課外小實驗的挖掘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對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有所幫助。

一、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的價值

實驗是輔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的一個重要載體,與課堂教學有著緊密的聯系。相對于課堂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來說,課外小實驗形式更加靈活,內容更加豐富,能夠有效彌補課堂實驗教學中的不足。課外小實驗一般采用一些簡單的器材,實驗過程十分簡單,操作便捷,成功率較高,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有著很大的優勢和作用。

首先,課外小實驗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實驗過程和結果。其次,物理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熟練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課外小實驗能夠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知識,增強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最后,課外小實驗能夠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夯實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物理學習效果。

二、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的挖掘策略

1.教師演示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驗演示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演示相應的物理實驗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重視物理實驗的目的。在進行相應的物理實驗之前,教師要明確此次實驗的目的,做好與實驗相關的一切準備工作,保證實驗達到理想的效果。第二,教師要對實驗的可操作性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且要準確地判斷這次實驗的可行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證實驗的成功率。第三,教師要充分理解實驗過程中所用到的相應物理知識,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演示,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詳細說明這個實驗的相關步驟、需要注意的事項、需要掌握的實驗方式、需要掌握的實驗結果,以及在實驗中需要學生學習的一些理論知識等,為學生以后的自主實驗做鋪墊。例如,在進行“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實驗時,教師可將這個實驗所用到的實驗工具、方式方法、原理、操作步驟等進行詳細說明,再進行具體的演示: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塑料扎繩,用手自上而下地捋繩子,讓學生觀察塑料扎繩的變化,學生就會發現繩子并沒有聚攏在一起反而更加分散了。這時教師提出問題:繩子為什么會越來越分散。

2.學生進行課外小實驗

為了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外讓學生進行小實驗,并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相關實驗技巧和知識。在課外進行相應的小實驗可以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物理知識,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此外,學生在進行課外小實驗時還應堅持一定的原則。首先,要根據某一個物理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其次,要盡可能地利用生活中的素材,盡可能地使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進行實驗,這樣就能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增強自己的創造力。最后,要盡可能一物多用,避免資源浪費。比如,利用雞蛋可以進行生雞蛋和熟雞蛋的鑒別實驗,還可以進行雞蛋在水中漂浮條件的實驗。另外,在平時的物理課外小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引導與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與掌握相關物理知識點。

綜上所述,課外小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實驗結論,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物理概念和學生思維發展角度出發,巧妙地借助課外小實驗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