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當前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現狀,同時借助各種教育活動和微信平臺、課堂教學等幫助學生學習,加強意識形態風險安全防控監督工作,提升高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以期通過這些管理策略彌補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不足之處,幫助高職學生正確認識主流意識形態,解決生活中出現的矛盾和困惑,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意識形態 管理

高職院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陣地建設的主營地,一直認真貫徹和落實黨中央提出的關于加大意識形態工作的力度。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這不僅給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給其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本文針對此提出一些較為有效的管理策略。

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現狀

1.多元化意識的沖擊,導致學生缺乏理想信念

(1)多元化意識的沖擊情況分析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帶來的不良信息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思想意識。一方面網絡覆蓋的全面性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無論是日常的學習還是生活都過于依賴網絡,甚至相信網絡上的一些不實言論,這嚴重威脅著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一些社會非主流的意識充斥微信、QQ、微博和相關網站、論壇等,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出現在校園內,特別是一些高職學生缺乏判斷能力,容易輕信謠言,受到不良人員的蠱惑而參加了一些非法組織。還有的學生輕信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由于這些多元化意識形態的干擾,這部分學生也就很少學習和去領悟社會主義制度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理想信念缺失的情況分析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學之后學校雖然開展了一系列的軍事訓練或國防教育活動,但是學生并沒有認識到開展這些活動的重要性,經常使用逃課、請假等方式方法回避軍訓或其他相關活動。另外,一些學生在思政課或者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時積極性不高。這主要與高職院校學生缺乏理想信念和大局意識等有著直接的關聯。

2.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構建情況分析

高職院校在近幾年得到了高速發展,各區域的高職院校也在不斷擴招,個別學校的管理者出現了一些工作不到位、缺乏擔當和應對輿論能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政治觀察和鑒別力方面。例如在校內外進行宣傳或線上和線下宣傳工作時,沒有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學校的專業特色有效結合。同時高職院校在辦學期間所開展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活動,雖然選擇了一些比較好的一線教師或外聘教師,但課堂開展意識形態教學和建設的效果并不顯著。例如一些教師在教學中脫離了黨和國家的宗旨,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

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管理措施

1.借助互聯網平臺或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理想信念

想要全面提高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建設,需要對高職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利用微信加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宣傳,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今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建設在傳播過程中需要面對較大的挑戰,微信作為其中比較便利的傳播載體,為高職院校開展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環境和平臺。高職院校在開展意識形態建設時應該借助微信平臺對主流意識進行宣傳,積極傳承和發揚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幫助學生領悟基礎認知概念。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借助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各種素質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或者生活中應敢于擔負起責任。例如組織高職院校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組織學生做義工,在紀念日或者重要的節假日開展知識競賽活動,在傳播我國優秀文化的同時,將我國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在活動中傳播社會正能量。又如利用寒暑假開展走進學生、走進家庭和走進企業的活動,使學生在步入職場前,能通過全方位的育人措施彌補意識形態教育的不足。

2.借助教學課堂,夯實學生學習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開展思政課的前提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不斷改進和加強,以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通過學習思政內容,掌握意識形態建設的必要性和豐富內涵。一般而言,課堂不僅僅是開展思政課的主營地,還是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平臺,想要幫助高職學生全方位掌握意識形態,首先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避免課堂中出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生搬硬套的現象,減少教條主義教學模式的發生。其次就要加強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友好溝通,選出學生喜歡和易于接受的教學模式。例如通過采用網絡或互聯網技術幫助學生直觀了解主流意識形態產生的輻射力。最后高職院校在管理時還可以搭建主體教育網絡平臺和紅色網站,通過學習宣傳黨的理論,傳播黨政方針,第一時間播報當前的時事政治,激發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的自覺認識。

3.完善風險安全防控監督體系,提高管理效果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意識形態傳播方式變得錯綜復雜。針對這一現象,高職院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完善的風險安全防控監督體系。高職院校通過采用管控和防御、進攻等手段靈活地應對意識形態工作風險。首先對高職院校的學術交流和課堂等加強管理。在舉辦學術交流工作時應該遵循“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對活動的開展有具體的措施,了解講座背景、嚴格審查講座內容,嚴格執行課堂教學的政治底線,以減少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錯誤言論。其次根據當前的國情或者學校的情況建立輿情監控點,對輿情動態等進行追蹤和管理。例如對學生和學校的貼吧或者QQ群等的動態進行監控和預測,這樣才能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思想引領和心理干預。最后是關注高職院校發生的一些突發情況,給予一些正面的認識和評價后,要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話語權,以在突發時期能夠針對出現的問題作出靈活的改變和應對。

4.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養,提供人力支撐

教師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體,不僅承擔著傳道授業的責任,還是開展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教師意識形態能力的提高直接關系著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提升教師隊伍專業能力和意識形態等已經成為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還需要教師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工作及自我提升,從而更好地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教育工作。

結 語

面對國內外的嚴峻形勢,各種不良言論和思想層出不窮。高職院校學生也因而受到了多元思想的沖擊。因此,加強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管理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高職院校意識形態不僅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和團結,還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地位愈加凸顯,這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意識思想引領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的這些管理策略,經過了筆者的實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筆者也會在之后的時間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學生的意識形態建設的管理策略,達到更好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廖明輝:《新時代高職院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實踐研究——以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年第32卷第21期,第87-88頁。

[2]孫峰平:《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路徑研究》,《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年第32卷第4期,第57-58頁。

[3]謝小平:《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四個抓手——以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中國報業》2019年第8期,第42-43頁。

[4]王中慧:《信息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學位論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5]彭慶紅、耿品:《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根本原則和重要方針》,《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第29-33頁。

[6]張曉艷:《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研究》,學位論文,東北石油大學,2018。

作者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