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有效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鄭美紅
發布時間:2020-05-22 10:40:4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新時代下研究生群體的新特點,探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針對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基礎理論研究較少、重視不足,協同育人機制有待完善、育人實效不理想,教育形式手段單一、吸引力不足等問題,提出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注重頂層設計,構筑育人合力、注重過程培養,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育手段、增強吸引力。
[關鍵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內涵發展 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著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研究生教育是黨的后備干部隊伍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拔尖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水平關系著我國人才戰略目標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含義
1.研究生群體的特殊性
一是研究生群體龐大,構成復雜。2000年后,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在校研究生接近300萬,他們年齡跨度大,社會經歷復雜,既有年齡較大的已婚者、在職者,也有年齡較小的應屆生,培養方式和教育形式既有全日制又有非全日制,既有專業型碩士又有學術型碩士,求學動機既有進一步科研的需求,又有緩解就業壓力的需求,與本科生相比,各方面表現更為復雜。
二是社會角色增多,承受的壓力更大。研究生教育作為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教育,科研要求加強,在校期間既要完成課程學習,又要完成科研目標。隨著年齡的增長,研究生面臨著成家立業的現實問題,他們就業、經濟壓力相較本科生更大。目前大部分研究生是95后,他們雖已成年但心理尚不夠成熟,學生、職場人、家庭角色等多重社會角色疊加及多方面的壓力累加,導致部分研究生心理壓力增大。
三是社會閱歷豐富,價值觀不易更改。研究生經過了系統的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加上研究生期間的理論訓練,他們的理論水平比較突出。又經歷過更多的社會實踐甚至是生活歷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基本定型,人格相對獨立。95后又有著個性張揚、主體意識強烈的時代特征,再受教育難度加大,價值觀不易更改。
四是政治認同總體向好,但行動落實表現較弱。研究生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解更為理性,對于政治認同有較為正確的認識,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明辨是非,整體向好,但是因為多元的社會環境、現實的就業壓力等的影響,研究生在價值選擇上表現更為現實,甚至部分研究生表現出功利主義、學術道德不誠信等問題,口頭上政治認同,行動上落實不力。
2.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是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校正確發展方向的保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研究生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為社會主義努力奮斗的遠大志向,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有利于推進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是有利于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目標的實現。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培養學生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學生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引導,要注重育人與育才的統一,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才是社會需求的人才,德才兼備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更是推進實現雙一流高校建設目標的內在要求。
三是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新時代新要求,面對教育對象的新變化,不斷加強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有利于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式,創新教育載體,豐富教育手段,整體上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增強育人效果。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困境
1.基礎理論研究較少,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
商姚對2007年至2016年十年間的文獻檢索研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針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視程度不夠,面向應用的研究較多,基礎理論的研究相對較少。筆者對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的文獻進行補充檢索,期間關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研究文獻6946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研究文獻共633篇(其中碩士論文27篇,博士論文3篇),這期間整體上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增強,但是基礎理論研究依然相對較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重本輕研、重科研輕德育的問題依然突出,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2.協同育人機制有待完善,育人實效不理想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導師是第一責任人,輔導員是主體力量,學生骨干是朋輩引領力量,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他各部門各課程各環節均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各部門各環節的協同推進。研究生教育中,導師和輔導員工作存在重疊的部分,工作職責界限不清晰,難免出現工作推諉情況。目前工作中導師對研究生的思想引領工作缺乏實質性舉措,甚至認為這僅是輔導員的工作,導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科研能力。輔導員較少介入研究生的科研培養環節,與導師的協同育人溝通渠道不暢通,主要依托黨團班級建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由于科研壓力和時間緊迫,參與積極性不高,甚至部分研究生迫于就業壓力功利主義傾向明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抓手。學校其他各部門主要完成事務性工作,其他課程也主要完成教學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發掘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不夠好。
3.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手段單一,吸引力不足
目前課堂教學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與本科生的教育存在同質化,作為已經接受過本科教育的研究生,接受重復教育基本是為了學分而學習。輔導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依靠黨建工作開展,但鑒于研究生的科研壓力大、在校期間時間短、人員較為分散的特點,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活動開展難度大,加之活動設計缺乏創新性,不能激發研究生的自主參與性,思想引領作用發揮不充分。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策略
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注重頂層設計
基礎理論研究能夠引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基礎理論研究應同應用研究結合起來。針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不足的問題,各高校要加強研究,注重頂層設計,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區別,從更高的站位設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將其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高水平人才需求、黨的后備干部培養的需求結合起來,既滿足研究生自身發展的需求,提升其獲得感,又注重國家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落實。
2.構筑育人合力,注重過程培養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一是推進導師、輔導員的協同育人。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通過專業知識傳授、課題申報、科研競賽指導、實習實踐等環節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科研、思想、工作及生活等方面的問題,用自身言行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第一責任人的作用;輔導員要主動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利用專業的心理輔導技能、談心談話技能、就業輔導技能等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積極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特色活動,引導學生德育與科研能力協同進步。導師與輔導員要經常性地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溝通,注重過程培養,共同引領學生成長成才。二是注重朋輩引領力量,培養研究生骨干隊伍,發揮其“三自”功能;樹立宣傳研究生先進典型,以點帶面,激發學生實現自我發展需求的主觀能動性。三是學校的其他各科教師、各部門要秉持合力育人理念,在研究生學習生活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助力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3.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育手段,增強教育親和力
一是轉變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課程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增強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互動與參與;其他各課程要落實課程思政理念,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二是充分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培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打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作品,增強吸引力。三是線上線下結合,遵循把握思想性、講求方法性、突出故事性的原則,根據學生需求設計開展教育活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和溫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人民日報》,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學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姣:《大理大學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調查研究》,學位論文,大理大學,2017。
[4]鄒曼娜、高貴森:《新時代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大學》(研究版)2018年第12期。
[5]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8日,第1版。
[6]商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計量分析——基于2007~2016年知網數據庫》,《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7]張明星、范韶維、李曼:《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解》,《大學教育》2019年第11期。
[8]蔣連霞、施亞玲、向興華、王科:《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