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學校都是一個小社會,學校需要用規章制度來約束教師和學生的行為,保持學校良好的學風環境和學習氛圍。但是僅僅依靠管理者是不夠的,因為學校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學習管理能力能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成長,教師通過管理能夠得到處理人際關系的經驗,學生參與管理能夠提升自我能力,這些都是在課本上學習不到的,所以筆者認為讓師生共同參與學校管理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途徑

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體現著以人為本的特征,也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校管理者的不易,使得他們更加容易理解教師的一片苦心,從而有助于學生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實現為他人著想的能力。

例如,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規章制度,在學校創辦社團并由自己來管理,讓他們自發組織社團活動等,這些都是學生參與管理的途徑。要讓學生參與進來,首先,要注重收集學生的反饋和建議。例如,許多學校已經開設校長信箱、意見收集中心等,還有些學校已經設立了自我管理委員會,學生們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不好現象匯報給自我管理委員會,委員會通過整理審核之后,列出學生們最關心的幾類問題,然后公布在信息平臺上,大家互相督促定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這樣做能夠集思廣益,使問題在收集中變得透明化,在討論中變得簡單化。

二、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途徑

教師不能只關注教學,更要深入了解學校的文化,認同學校的文化,讓教師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有利于他們提高自身素質,獲得更多的寶貴經歷,其中讓任課教師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筆者在調查走訪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學校已經成立了不同學科的教學小組,由于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教師也可以按學科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可以采取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式來進行分析和討論,以商議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學小組長定期進行討論成果匯報,并且參與到全省市的教研討論中,這樣既能充分體現學科的不同要求,也能增強教師之間的認同感。有些學校還讓教師輪流參與到學校的行政管理中,組織不同教師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評比、互相評價。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教師輪流參與學校管理工作,切實體驗和感受學校的管理工作,如果行政工作中出現紕漏,也更加容易被發現。

一些善于思考的教師能夠在參與行政工作中發現問題,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從而不斷改進現有的管理方式,在提高整個教師團隊工作效率的同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三、營造師生共同管理的氛圍

只有被大家認同的制度才能被稱為好的制度,當學校的管理工作得到師生的共同認可才能達到管理工作的初衷,要順應師生共同參與學校管理的潮流,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出良好的參與氛圍,不能讓學校管理工作變成口頭上的標語,在不斷完善學校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多調研、多分析、多研討。

筆者在不同學校的調查中發現,有些走在潮流前沿的學校已經有了比較成熟和完備的師生共同管理體系,全體教師和學生干部對學校的管理工作都充滿著熱情,管理經驗也在不斷實踐中慢慢積累起來了。在師生共同參與管理的過程中,學校要時刻關注教師和學生的需求,不斷進行改進和調整,這樣才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促進學校管理的良性發展。總之在管理工作中要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校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機制,只有讓教師和學生從中發揮自身的作用,才能推動學校的成長和建設,才能夠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要注重培養更多有創新性、有思想、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所以,在實踐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對學校管理工作的看法和意見,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來鍛煉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責任感,同時學校也是教師的成長平臺,只有教師具備先進的思想和掌握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夠促使自己更好地從事教學活動。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崇文鎮城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