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延遲了2020年春季的開學,為了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開展網上教學,構建空中課堂”成了大家的熱點話題。如何構建高效的“空中課堂”?筆者談談自己在線上教學的一點感悟。

一、轉變理念,與時俱進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為教育領域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這也對21世紀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線下的課堂授課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這種授課模式已為廣大師生所熟悉和認可。現在新型教學模式要和學生通過網絡構建“空中課堂”,這對一線教師又提出了新的挑戰。不論是教學模式、組織形式還是教學過程等都發生了變化。所以,要想勝任新的教學模式,教師一定要轉變理念,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電腦操作水平。

二、研讀教材,備足素材

由線下授課轉為線上授課,教師在備課時注定要比傳統的備課付出更多。“空中課堂”的備課中要考慮教學素材的搜集和整理,還要體現趣味性。因為我們隔空面對的是多數自控力較差的青少年,如果備課只專注于枯燥的知識傳授,那么結局只會有兩種:一是優秀生有疲倦感,二是學困生有距離感。

以道德與法治課為例,為了在知識傳授的同時突出學科的趣味性,筆者在備課時圍繞教學目標搜集了與教學內容相關且是生活中大家所關注、熱議的素材。如在設計“止于至善”這一課時,筆者搜集了一組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普通人立足于平凡崗位做奉獻的視頻,插入富有感染力的音樂,有效增強了課堂的活躍感。在學生欣賞完視頻后,筆者進行總結后提問:視頻中的這些人都是從點滴小事做起的普通人,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追求著一種完美的精神境界,作為中學生,請你們結合這段視頻和當前的疫情,想想該怎么做?未來的你們想做什么?最后,再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此次抗擊疫情最美逆行者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的感人事跡,以此引發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進行深度思考。

三、提高“演技”,促進發展

教學過程是線上教學的重頭戲,作為教師隔空對話的是學生,此時教師既是導演,又是主演,所以這個環節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是“主演”,而不是“主播”,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教師要轉變自身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提供思想走向促進思想,線上教學不是教師展示自己,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不能自話自說,沒有互動,對于學生的互動一定要及時給予點評和鼓勵。線下筆者也做過一些調查,了解到學生對網課的感受,有學生曾提到:“網絡教學,如果是教師的單向信息傳播,我們很容易疲憊,很難堅持下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設置問題,讓學生有效參與進來,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由聽眾、觀眾變為“當事人”。

在講“青春飛揚”這一課時,筆者首先讓學生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個顏色來描述青春,然后通過課件展示(分別從學生關注度高的、有影響力的人物對青春的闡述入手),最后讓學生總結“你對青春的感悟”和“你對青春有哪些成長的渴望”。通過教學實踐,這種效果特別好,學生紛紛留言表達自己對青春的理解以及對成長的渴望。這樣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把學生“留在”了課堂。其次,教師也需要有明顯的情感投入。想要把學生吸引到線上學習,除了注重教學方法的藝術性、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還應該包含有教師對學生的愛。筆者對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爭取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我是在用心和他交流、討論,讓他不忍心離開這樣的交流”,盡管實際效果未必如此,但我想,有過這樣的努力總會好一些。

四、幕后“補妝”,漸入佳境

課后一定要反思,在反思中進取,在進取中提升。反思自己、反思學生。作為教師,當一種教學方法效果不好,行不通了,就要考慮調整和改變,這是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也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進步的途徑。這種變,既有老師的講解、學生的互動方式,也可以有圖片、影像呈現材料的改變。比如,PPT的制作也可以刪繁就簡,增加動畫,多點切換等不拘一格的變化。另外,學生課后作業的布置一定要注意作業量和難易程度的把握,作業的批閱要以鼓勵為主,教師的每一句鼓勵話語都能給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總之,構建多彩、高效的“空中課堂”,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實踐與完善,不過我堅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作者單位 陜西省武功縣代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