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從堅守開始——叛逆期我們與孩子共成長
作者:謝 峰 肖明珍
發(fā)布時間:2020-05-18 11:22: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老師和家長共同反饋孩子叛逆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家長在很多情況下都束手無策。尤其是孩子到了初中,有些家長甚至感到恐懼。孩子叛逆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和問題也是各不相同,經(jīng)常令人猝不及防,家長會感到危機四伏。當家長在沒有做好這方面準備,不懂得如何去緩解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的時候,事情經(jīng)常會更加棘手。下面我通過一個案例,來分析一下學生叛逆行為的形成原因,并通過與孩子共同商榷、思考和探索渡過這個迷茫期,更好地成為孩子的引路人。
案例分析:薛某,男,14歲,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性格內(nèi)向孤僻,與人交往很少,易暴躁,上學經(jīng)常遲到,上課整日萎靡不振;非常迷戀游戲,因手機問題與家長和老師多次沖突;與同學交往過程中稍有不合就會惡語相向,甚至打架。通過與家長多次溝通了解到,從小學開始,只要家長有一件事情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選擇各種威脅家長的方式,直至達到目的為止。一而再再而三,家長對孩子完全失去了約束力和正常交流。
此案例中孩子的行為是比較典型的叛逆行為。這個年齡階段也被定義為青春逆反期、心理斷乳期。這個時間段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長期,本身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也在日益增強。這個時期的孩子基本上都會認為自己是獨特的。他會認為父母、老師、同學不理解自己,逐漸與父母、老師、部分同學疏遠,在沒有形成共同語言的時候逐步地進行自我封閉。解決問題時逐漸很難創(chuàng)設與周圍人和諧溝通的外部環(huán)境,發(fā)展至冷言冷語、惡語相向,甚至全武行。這個形成過程中有一個角色始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父母。所以,我們老師與家長共同制定針對薛某情況的家庭、學校教育管理措施。
1.改變從父母開始
薛某家長因工作繁忙,在孩子教育上耐心少了很多,對于孩子的問題經(jīng)常會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但孩子作為有思想的個體,會潛移默化地模仿家長的處事方式。所以要求孩子改變之前,父母要先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首先從耐心開始,開始的時候決心好下,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場合的轉(zhuǎn)變等而忘記起始立下的決心!其次,要求孩子少玩電腦,家長在家時務必不玩手機或電腦,做好示范表率。再次,轉(zhuǎn)變心態(tài),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盡可能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平等和睦的環(huán)境,給孩子一個暢通融洽的溝通聊天渠道。
2.商榷有效可落地的雙方約束性規(guī)則
首先,父母需要極大耐心,努力創(chuàng)設心平氣和與孩子座談聊天的機會。家長與孩子共同商定各項規(guī)則。上網(wǎng)是被允許的,但需要控制時間段和時長。手機日常由家長代為管理,需要查收作業(yè)則根據(jù)每日老師公布的時間段,規(guī)定30分鐘集中查收抄至作業(yè)本。明確周內(nèi)禁止使用手機用于與學習無關的活動,周末每日可自由使用1小時。在周內(nèi)使用手機過程中如違反規(guī)定,將對周末自由使用時間適度減少,甚至取消。明確各類獎懲細則,規(guī)則中對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式進行限定,不得以武力或過度呵斥來解決彼此溝通中的矛盾,如有出現(xiàn)也有懲罰性措施的規(guī)定。規(guī)則中家長應有義務,學生該有權利,才能達到學生心理平衡的目的,更好地相互制約。
3.賞識解決內(nèi)驅(qū)力
存在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獲取成功的被認可感是長期被批評學生極其渴望的。薛某的孤僻、乖張就是典型缺少被認同感的體現(xiàn)。我與家長商量確定了肯定和鼓勵的方向,班級里由薛某任小組組長,每日收集小組學習任務情況,對接老師,管理小組成員,盡可能創(chuàng)設他主動參與群體活動、生活的機會,老師以鼓勵性語言為主給予肯定。家庭中,父母改變盯著孩子負面事務抱怨的態(tài)度,轉(zhuǎn)為發(fā)掘其做的好的細微之處,及時給予肯定。保持與老師的聯(lián)系,做好校內(nèi)校外的信息通暢,優(yōu)點共享,及時表揚,幫助薛某逐步樹立自信,從而逐步主動融入集體,把超出的能量釋放,從而逐步矯正自身缺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薛某從開始的能主動心平氣和地與家長溝通到商量自己對于手機的需求,從班級里不愿管理小組事務到自己制定小組規(guī)范條例,從孤零零一個人行走到偶爾參與集體活動。一點一滴逐步的改變讓人欣喜,雖然薛某還有這樣那樣的待改進問題,但只要開始轉(zhuǎn)變就會越來越好,堅持相信就會更好。
做父母難,做一個叛逆期孩子的父母更難。但有愛有堅持有方法,青春叛逆期就不是洪水猛獸。父母通過言傳身教、規(guī)范言行、積極參與,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與孩子共同成長,才能讓孩子陽光快樂面向未來。
作者單位 西安市高新第一學校 西安市高新第二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