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攜手 共育未來
作者:閻利娟 李曉娟
發布時間:2020-05-18 11:12: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家長們有一個名字叫“教育合作者”,是與學校同頻共振、磁場相似、步調一致的“合伙人”,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陪伴者。
學校在2015年成立時,便將“打造懂教育的家長”做為辦學目標之一,秉承“學習成長 和諧共進”的活動宗旨,積極開展家校共育活動,引領家長積極參與孩子教育,科學養育孩子,形成合力,共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一、開設校長課堂,實施針對性、指導性的家長講座
自2015年10月家長學校成立以來,學校便開設了“校長講堂”,校長對教育、生活中與家庭教育有關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分類研究、思考后,針對不同階段孩子存在的問題和育兒要求,分批為不同年級的家長進行專題講座,指導家長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其中專題講座《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家長確立育人目標,更新教育理念,關注孩子成長;《構建和諧民主的家庭文化》幫助家長建立家規,言傳身教,積極營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影響孩子的智力因素》《影響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在生動詮釋“腦科學”知識的同時,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科學、情感、環境、教育理念、教育藝術等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指導家長科學育兒。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極強的家庭教育講座,有效消除了家長的育兒困惑,緩解了教育焦慮,場場爆滿,深受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二、開設專家課堂,實施系統性、專業性家長課程
為滿足現在的小學生家長對育兒知識的強烈渴求,學校特開設了“專家講堂”,邀請家庭、心理教育專家為家長們量身打造“正面管教”“非暴力溝通”等系列課程,進行系統性、專業性的家庭教育培訓,指導家長科學育兒。
西安文理學院國教授通過12課時的“非暴力溝通”課程,使家長們明晰了父母的角色定位、學會如何指導孩子管理情緒、因勢利導教育孩子以及如何進行高效溝通;正面管教協會的兩位講師則通過引導家長“破解”孩子行為密碼,幫助家長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溫和而堅定,不懲罰不驕縱”地管教孩子;陜西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的張老師就如何構建良好家風、家校協同配合教育孩子為家長們進行了深入的講解;陜西省心理學會理事楊老師則從心理學角度詳細剖析了家庭環境對兒童行為的影響,引起了家長的共鳴與思考……
系統、專業的專家課堂,為家長們傳經送寶,指點迷津,提升教育能力與素養,收獲了一大批“粉絲”,成為家長們心中的“家教講壇”。
三、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實施實時性、普及性課程
最焦慮、最迷茫的莫過于小學一年級的家長了。為幫助廣大新生家長走出“困境”,引領他們和孩子一起成長,學校自建校起,便通過每周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這種實時性、普及性的課程,同步指導一年級家長科學教育孩子。
學校選擇契合新生家長心理與需求的主題,從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精心安排,系統進行,每周定時發送,指導家長育兒。
《我是一年級新生家長啦!》從基本常識、具體事務到學習、生活注意事項和人際交往等,為不知所措的家長們支招,送去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的金點子;《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規則》從如何構建和諧有序的家庭環境入手,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學會遵守規則、養成好品質;《和孩子一起讀書》《親子共讀方法攻略》細致入微地指導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如何在家中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在家中訓練孩子的觀察力》《鍛煉孩子大腦的18種方法》《把教育的視野引向人腦》則從心理學、腦科學的角度,為家長傳授科學育兒的具體方法;《如何搞定孩子的磨蹭》《怎樣不吼不叫地管理孩子》《陪伴也有方法》針對具體問題給出相應解決方法,幫助家長解決育兒問題……激動不已的家長們紛紛在信的“回音壁”欄中寫下了自己的學習感悟、對學校工作的建議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想法,表達感謝之情。
四、提供咨詢服務,實施個性化、指導性課程
成長中的孩子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狀況百出的“熊孩子”令家長頭疼不已,不勝煩惱。為此學校特開通咨詢熱線,建立了心理咨詢QQ群——心靈成長營,由校長與心理教師為家長提供教育、心理咨詢服務,進行個性化指導。
拖延癥嚴重的曲同學,不僅每天出門上學讓她媽媽特別糟心,甚至作業、吃飯、睡覺等事都能將媽媽逼瘋。痛苦不堪的媽媽在向心理老師和校長咨詢后,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和教育預期,從理解、尊重、賞識孩子做起,改變了育兒策略和方法,耐心引導和幫助孩子一點一點改正問題,修正行為,樹立信心。慢慢地,曲同學能夠按時出門上學了,寫作業也不讓媽媽催促了,生活小事自己也能處理得妥妥當當……
敏感、暴躁的呼延同學是學校“小苗苗助力成長計劃”重點關注、幫扶的對象,學校心理教師、校長每周分別跟隨他學習一天,觀察、分析其行為和心理,及時與家長溝通;在周三的校長日與其家長單獨面談,一起探討交流,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學校個性化、指導性的家校共育課程先后幫助20余位家長走出了教育誤區與困境、消除心理霧霾,收獲家庭幸福。
五、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開展全面化、立體性的家庭教育工作
2018年2月,學校成立了由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個性化工作輔導站組成的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在原有課程之外,增設了“家長沙龍”活動,組織家長通過討論育兒過程中的問題、現象,分享育兒經驗,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的能力與素養。
不同主題的“家長沙龍”分享活動,深深擊中了家長的內心,引起他們的共鳴與感動,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家長沙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到了家校共育的活動之中,使家庭教育工作更豐富、更立體,使孩子的成長環境更加良好。
六、舉辦“爸爸媽媽進課堂”活動,促進家長、學生共同成長
擁有不同學習、成長背景,具有良好知識素養,從事不同職業的家長,對學校來說,就是一座豐富的教育資源寶庫。為充分發揮家長的優勢,激發他們的教育熱情,學校堅持在每學期的最后一個月,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爸爸媽媽進課堂”活動,邀請家長走進課堂,站上講臺,結合自身職業背景、專業特長等,為學生講授知識。
參加活動的家長來自不同行業,有醫生、護士、警察、軍人、科技工作者、餐飲服務者;上課的內容豐富多樣,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軍事知識知多少”“交通安全我知道”“環境保護靠大家”“健康飲食很重要”,帶來了智能機器人、新型武器模型……不僅為孩子們帶來嶄新的學習體驗和寬廣的學習視野,更促使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促進了親子關系的深度發展和家校共育和諧關系的建立。
七、倡議親子閱讀,開展“書香家庭”評選活動,為學生營建良好成長氛圍
親子閱讀,不僅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習慣,還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家庭和諧。學校大力倡議親子閱讀,堅持每學期為學生、家長們分年級推薦優秀閱讀書目,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交流分享讀書感悟。
每年“世界讀書日”前后,學校都會開展大型讀書活動,積極組織家長參與班級、學校的親子誦讀展示活動,并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書香家庭”評選和表彰活動,將親子閱讀推向高潮,強化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家長、學生精神成長,使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生活方式,為學生營建了良好的學習、成長氛圍。
八、組建家長志愿者服務隊,為學生樹立榜樣
學校組織熱心公益事業的家長義工建立了志愿者服務隊,積極參加由團市委、市少工委、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聯合主辦的“西安市小小志愿者在行動”活動,成立了愛心閱讀隊、扶弱幫困隊、節能環保隊、慰問演出隊、文明禮儀隊5個志愿者服務隊,與孩子們一起走進了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特教機構、老年公寓、圖書館、社區等,為兒童、老人、環衛工人贈送圖書、禮物,表演節目等,積極引領孩子開展扶貧濟困、幫老助殘、保護環境、服務社區、捐助慈善等志愿活動,家長在投身社會公益活動中,不僅傳遞了愛心,體現了自身價值,還為孩子樹立了人生榜樣。家長們通過躬身踐行、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孩子樂于奉獻、樂于助人的志愿者精神,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共建和諧美好社會的公民意識。
九、積極參與班級博物館共建活動,共同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
學校打開校門,開放辦學,積極營建和諧家校關系的做法,贏得了家長們的廣泛支持,家長們不僅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提供幫助,更積極參與學校的班級博物館共建活動,配合學校,圍繞班級的博物館展示主題,精心選材、制作,認真布展,為學生創建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
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勇先后蒞臨我校考察調研家校共育工作時,均對學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社會和諧的做法以及在家校共育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孩子的教育、成長離不開家庭與學校這個“教育共同體”的齊心培養。家長如果在理念上能與學校達成共識,在行動上保持同步,用科學的方法引領和陪伴學生成長,一定會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