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先上。”

1月28日(正月初四),在延安市考試管理中心疫情防控會議上,高霖杰主動請纓了單位抗疫任務。

高霖杰,是延安市考試管理中心最年輕的90后黨員干部,有一個不到6個月的寶寶。疫情面前,一邊是黨在特殊時期的召喚,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高霖杰沒有和家人商量,毅然走上抗疫第一線。“入黨時候在黨旗下莊嚴宣誓,要把一切獻給黨。如今國家有難,正是我兌現承諾、經受考驗的時候,應該本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精神,積極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卻嚴峻的戰斗中。”高霖杰說。

迎著風雪摸查登記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五早上,高霖杰早早來到單位,和中心辦公室主任李紅梅走進延安市教育局兩棟家屬樓,逐戶摸查登記,并一一叮囑疫情防護事項。

從市局家屬樓出來后,外面已是雪花飛舞,零下12度,距離市局家屬樓的延中溝兩棟家屬樓還沒有摸查登記,高霖杰和李紅梅迎著風雪步行20分鐘左右到達,將寒冷拋在腦后,開始了工作。完成總計76戶摸查登記工作,一切情況正常,高霖杰兩人放心地步行回到辦公室。“情況正常,午飯吃泡面都覺得非常香。”

“高老師,有3人從分別從河北和西安返回到市局家屬樓小區。”2月7日,辦公室值班的高霖杰,接到門房值班人員劉強電話后,火速趕到單位門口。3名外地返回人員體溫正常,捏了一把汗的高霖杰松了一口氣。3人居家隔離期間,高霖杰給他們每天倒垃圾,隔幾天買些新鮮蔬菜和日用品,關注他們每日的健康情況,且留了私人電話,幫助他們解決隔離期遇到的問題。

把僅剩的一個口罩送給他人

疫情暴發初期,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短缺,高霖杰看到單位門房工作人員劉強帶的是棉口罩時,就把家里僅剩的最后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給了劉強,自己戴著一次性口罩堅持了三四天。“在疫情嚴重時候,他把救命口罩送給我,真是說不出的感激。”劉強說話時,豎起了大拇指。

真正的高貴,是心里裝著別人。這句話放在高霖杰身上再合適不過。在高霖杰的朋友圈,1月25日至2月17日,他發的47條微信里,44條和疫情防控有關。親朋好友稱他為“疫情防控信息的及時雨”。

高霖杰負責的消毒場所是延安市考試管理中心辦公樓層、市教育局2棟家屬樓和院子。家屬樓是老式樓,沒有電梯,一棟是8層高,一棟是5層高,一共有470個臺階。他每天上午和下午穿上防護工作服,負重30斤消毒水,爬遍所有樓層,消毒不漏一處。同事看他太累,就勸他在家休息下,高霖杰搖了搖頭說:“我是單位最年輕的黨員,身體素質好,這點累不算啥。”

黨員妻子支持抗疫

自從主動申領抗疫任務那一刻起,高霖杰每天白天值守在單位,晚上才回家。

每當夜里看著妻子抱著哭鬧不止的兒子時,高霖杰想幫又不敢幫,雖然回家前作了全身消毒,但依然擔心可能把細菌傳給兒子。“我備感愧疚,唯有對她說聲‘對不起’。”身為黨員的妻子曹倩卻說:“沒有大家的平安,哪來小家的幸福,你是黨員,特殊時期就要沖鋒在前,家里一切有我,放心吧。”

高霖杰不在家的日子里,曹倩一個人操持著家里的一切,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家人就是我最堅強的后盾,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干啥都有動力了。”高霖杰說。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高霖杰把初心和行動寫在抗疫行動中,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