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區域游戲活動導入方式
作者:洪堯堯
發布時間:2020-04-23 11:35:4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知識經驗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在設置游戲活動導入形式時一定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區域游戲是幼兒園實施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對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幼兒的個性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區域游戲導入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導入合理恰當能夠激發幼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促使他們能夠快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
一、問題導入,啟動區域游戲程序
區域游戲教學都有既定的程序,導入就是游戲程序的第一環節,要想讓課堂教學順利推進,教師必須優化課堂導入。創設問題情境能夠迅速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抓住他們的認知起點。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導入,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這樣的課堂導入才是科學的,才是有成效的。另外,教師應從不同角度設置問題,可以從區域游戲內容角度設置,也可以從幼兒認知角度設置。設置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問題的懸疑性,以此調動幼兒探究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參與游戲活動。
例如,在大班區域游戲《農民伯伯真辛苦》活動中,教師可以向幼兒展示古詩《鋤禾》,并播放與其相關的視頻。幼兒觀看視頻前,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大家知道我手里的東西是什么嗎?它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你知道如何播種和收獲嗎?”隨著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幼兒的思維逐漸活躍了起來,很快問題就順利解決了。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沒有單純利用問題引導,而是將觀看視頻與思考問題結合了起來,實現了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作為游戲活動的主體,幼兒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教師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設置與幼兒認知契合的問題,同時還要根據大多數幼兒認知情況,提升問題的針對性和覆蓋面。
二、材料導入,優化區域游戲方法
在區域游戲中材料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材料搭建起了幼兒與知識之間的橋梁,是幼兒學習知識、提升能力的法寶。區域游戲教學中,教師要認識材料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材料的價值,把握材料投放的時間,采用材料導入的方式提高幼兒對課堂教學的關注度。
如在區域游戲《廢舊物品樂趣多》活動中,教師可以向幼兒展示一些手工作品,讓幼兒猜測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大部分幼兒都能猜出材料的類型。幼兒猜出一類材料,教師投放一類材料,這對幼兒也是一種鼓勵。沒有猜出來的材料,教師可以采取變魔術的方式將材料呈現出來。幼兒看后,紛紛發出驚嘆聲,從而積極主動地探索材料特點、用途等。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巧妙借助材料特點為幼兒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升級和優化了區域游戲方法。
另外,教師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作用,就必須合理地篩選游戲材料。首先,要選擇能夠確保幼兒安全的材料。其次,材料必須充滿趣味性,符合幼兒特點,能夠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審美需要。
三、演繹導入,提升區域游戲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幼兒產生高昂情緒,只是讓幼兒進行腦力勞動,久而久之,幼兒就會產生疲倦,就會對學習活動產生畏懼心理。”課堂導入形式極多,引導幼兒進行場景重現,演繹游戲場景,能夠讓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能夠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幼兒對課堂演繹非常感興趣,教師要緊緊抓住他們這些特點展開教學。幼兒的認知情況極不穩定,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如果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效果自然提升很快。
在中班區域游戲《昆蟲檔案》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各種昆蟲角色,并向其簡單介紹:昆蟲的種類極其豐富,你最喜歡哪種昆蟲,它有什么特點呢,請大家將自己扮演的昆蟲角色展示出來。課外,幼兒已經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大家都躍躍欲試。在展示過程中,幼兒情緒高漲,思維很快得到延伸和拓展。活動中,幼兒有的扮演螞蟻,有的扮演七星瓢蟲,還有的扮演屎殼郎,各種昆蟲在一起爭奪“昆蟲之王”的稱號,課堂學習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進行教學導入時,教師借助演繹導入的形式,不僅激活了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熱情,還將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快速提升了區域游戲的質量和品質。
幼兒對演繹活動的把握不是特別精準,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幼兒把握角色特點,使其在演繹過程中能夠有更深刻的體驗,以此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端,為了提高幼兒的關注力,教師要優化區域游戲活動導入方式,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必然會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區域游戲程序得到了啟動;作為游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材料,優化區域游戲方法,為幼兒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感受。
作者單位 江蘇省睢寧縣官山鎮中心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