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地理知識簡單明了 師肅萍
發布時間:2020-04-22 11:31:4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初中地理課程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認識地球表面的地理現象,這些地理現象雖每天陪伴你我,但我們卻很少有人探究它們,因為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因此,對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這就要求教師將初中一年級上冊的地球運動、氣候這幾個難點知識簡單化、形象化,使枯燥的問題有趣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周圍的地理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鼓勵他們多觀察,使課本知識實用化。以下是我從教多年常用的方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我們的地理課程教學充滿活力。
一、用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
在講地球上氣溫的分布時,難點是夏季同緯度海洋氣溫低于陸地,冬季同緯度海洋氣溫高于陸地,學生不能理解更不好記憶,他們感覺這些知識很繞口。我就說:你可以回家拿一塊石頭和一盆水放在室外,冬季摸一摸水涼還是石頭涼,夏季摸一摸水熱還是石頭熱。學生回答冬季石頭涼,夏季石頭熱。這時,我就會引導學生把石頭看成陸地,把水比作海洋,冬季石頭比水涼,就好比同緯度冬季大陸比同緯度海洋溫度低,夏季石頭比水熱,就好比夏季同緯度大陸比同緯度海洋溫度高。這樣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夏季同緯度海洋氣溫低于陸地,冬季同緯度海洋氣溫高于陸地”這一知識點了。再進一步引申到海洋氣候特點就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熱,而大陸內部卻是冬天很冷、夏天很熱,為學生以后學習氣候類型中的海洋性和大陸性做好鋪墊。
二、帶領學生實地觀察地理現象
大家都知道對初中學生來說,地球運動部分是比較難的知識點了,特別是一天和一年中影子的長短變化更是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所以,在講這部分內容時我把學生帶到校門口,學校教學樓前每天都會停放很多車,特別是夏天大家都會早早把車子放在樓下,高樓的影子就好像為車打了一把傘,但每到中午放學時大家就會發現車都暴曬在烈日下了。我就問學生為什么每天早上高樓影子長,一到中午高樓的影子就不見了,讓他們觀察并思考一天中影子長短的變化。學生就會發現隨著太陽的升高高樓的影子越來越短,早上車在樓的影子里,這時影子最長;中午2點左右太陽最高,影子也就最短,車子自然就會暴曬在太陽底下。但由于我們這里沒有太陽直射,所以只要是晴天都會有影子。進一步啟發學生探究一年中我們這里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最短。學生思考后回答夏至太陽最高,影子在一年中最短;冬至太陽最低,影子在一年中最長。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利用課后活動題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在講氣候類型時,學生往往是一頭霧水。我們都知道熱帶氣候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在講這部分內容時,我把所有熱帶氣候類型全年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放在一起,讓學生自己區分各種氣候類型氣溫和降水量的不同。熱帶全年都是高溫,只是降水量有區別,全年多雨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少雨就是熱帶沙漠氣候,剩下的兩個是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一年都有干濕兩季,但它們兩個的區別是熱帶季風氣候降雨量要大于熱帶草原氣候,且季節性更明顯。在講溫帶氣候時,我把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氣候全年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也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比較,如果冬季氣溫在零度以上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氣候或地中海氣候,其中地中海氣候最特殊,它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海洋氣候的區別是溫帶海洋氣候全年濕潤,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再從降水量區分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氣候,如果降水集中在夏季就是溫帶季風氣候,全年相對少雨干旱就是溫帶大陸氣候。寒帶氣候區分起來較為簡單,全年氣溫較低,且每個月都有區別。初中二年級上冊第三章“土地資源”這節課內容比較枯燥,所以我在講這節課時利用漫畫生動形象、寓意深刻地為學生介紹了相關知識。例如,漫畫《飛來的山峰》形象地說明了耕地被建設用地所侵占帶來的危害,漫畫《小草哀求》讓學生深刻地感受了過度放牧帶來的問題,漫畫《水土的怒吼》使學生對水土流失帶來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漫畫《土地的辛酸》使學生對環境保護問題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過程,學生只有學會才會喜歡學,才會不斷提問和探究,教師只有在學生的不斷提問中才能提高教學水平,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知識化繁為簡,更加明了,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灃東街道辦事處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