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素材,成就精彩習作
作者:李 霞
發(fā)布時間:2020-04-21 11:19: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換而言之,就是語文教學應從現(xiàn)實生活中挖掘豐富的表達素材,從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背景中豐富和開闊認知視野。作文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起著“得作文者得語文”的作用。鏈接生活,從學生關注的學習情境出發(fā),多給他們相應的情境引導與佳作引導,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表達規(guī)則,更有利于他們自由、靈活地說出自己的獨特感知,讓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一、關注生活,訴說見聞
生活是學生作文表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也是形成精彩作文的活水源泉。關注生活,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fā),從他們關注的熱點出發(fā),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深入揣摩和主動溝通的機會,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關注生活,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體驗,進而生成豐富的靈感。
從生活中找到表達靈感,能使得學生的見聞感受更有韻味。如在“一個甜甜的蘋果”習作指導中,除了要求學生關注蘋果的色、香、味等基本特征,更應該注重從“甜甜”入手,把握其中富有深刻意義的故事。有的同學寫“在每日晚餐后,媽媽總要幫我削一個蘋果,她總是對我說‘補充維他命,讓你不缺營養(yǎng)’,媽媽對我很關心,總是讓我在不經意的生活細節(jié)中感受到溫暖。”以此為切入點,能夠讓學生對生活感知有更為深刻的印象。
圍繞作文表達需求,給予學生相應的方法引導,鼓勵他們從相關的生活細節(jié)中摘錄相應的素材,讓學生在“行為把握”“表象把握”到“符號把握”中篩選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多給學生自由觀察的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在融入語境中深刻體會素材內容,讓學生的自我感知更有深度和廣度,形成一定的特色認知。
二、融入情景,獨抒認知
融入情景,可以讓學生由單純的寫作表達向主動實踐轉變。融入情景,能夠使得學生真正成為作文的“局中人”。如在“一次有趣的游戲”習作教學中,圍繞游戲活動,可建議學生回想自己遇到過的有意義游戲,引導他們從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把握相關的寫作素材。有的同學記敘了“照鏡子”的游戲,以五個人為一組,在一對一的相互模擬中感受細微的差異和變化。整個過程讓人感到忍俊不禁,富有情節(jié)趣味。
葉圣陶先生認為:“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由此可見,從一定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能讓他們在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深入收集探索的基礎上形成獨特認知。
三、觀摩佳作,博采眾長
好文章是磨出來的,更是學出來的。觀摩其他同學的優(yōu)秀習作,多給學生相應的學習切磋機會,能夠讓他們在集思廣益中博采眾長。觀摩佳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別人優(yōu)秀經驗和成果的過程中釋放無限潛能,還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化理解,生成富有多樣化與特色性的語料。
觀摩佳作,讓學生從中深受啟發(fā)。如在“我希望……”的半命題作文指導中,我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理想實際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有的同學寫“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只小蜜蜂,在百花叢中飛來飛去”;有的同學寫“希望自己成為廣袤無邊森林中的一個大樹,能夠發(fā)揮自己的點滴貢獻”等。在學生有了這樣的理解感知后,教師可建議他們運用課堂隨筆的形式予以展現(xiàn),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這些佳作進行深入觀摩、點評,幫助他們在主動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形成更為豐富的獨特認知。
多觀摩佳作,可以讓學生在對比和深入借鑒中獲得感知。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突出優(yōu)秀習作的發(fā)散性、導向性作用,幫助學生在聚焦核心要點中強化識記、運用,讓學生跳出自我理解的局限,在學習借鑒中取長補短。
總而言之,從學生關注的熱點出發(fā),引導他們深入構思和主動揣摩,幫助他們從相應的寫作素材中發(fā)現(xiàn)表達的切入點,讓他們在總結反思的過程中深化理解。從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捕捉相應的表達素材,讓學生在深度歸納和主動提煉的基礎上,獲得多樣化表達的體驗,在身臨其境中收集不一樣的語言表達素材,進而促進他們寫出精彩、優(yōu)美的作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zhèn)夏堡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