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它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著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變革。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以來,鮮有提到如何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評價的內容。目前,針對學生的評價大都是以學業水平為主,且主要是以等級劃分為主的終結性評價。評價方式不改革,以分數為主的教學方向就很難改變。

一、“陽光好少年”評價體系的產生

要想科學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我們就必須加強研究與實踐,建立起與之相符的評價體系,并將其實施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引導學校及教師向更為科學的方向努力。 依據小學生思維、行為及認知等特征對評價內容進行整合分類,“陽光好少年”評價體系基本完成,已進入實踐階段。

二、“陽光好少年”評價體系的內容

1.兒童化語言解讀核心素養

對學生進行評價,就必須使用孩子能夠聽明白的語言。體系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容為基礎,整體架構上分為四級指標,具體如圖:

2.校本化整合踐行核心素養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我們對核心素養的18個基本點進行了整合,融入到體系的12類陽光卡中。例如,將“人文底蘊”維度中的“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三個基本點整合為更貼切小學生實際的“閱讀與表達”“藝術與表現”兩個方面。“閱讀與表達”是對學生課內外閱讀水平和表達能力的要求,“藝術與表現”則是對學生的藝術創造、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要求,二者結合起來就是核心素養中“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的具體體現。

三、“陽光好少年”評價體系的實施

1.評價主體多元化

經過一段時間探索與實踐,我校建立了一套涵蓋學生課堂學習、自主管理和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的評價體系。該體系不僅涵蓋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也融合了校內外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以大隊部為主導,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及社會教育力量共同參與評價,結合學生自評、同伴互評等方式,形成多元化評價主體。

2.評價方式多樣化

(1)集陽光卡(基礎指標)

學生在各個領域的表現都可以用不同的陽光卡進行評價。如學生積極參與家務并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即可獲得一張“勞動與創造”陽光卡。

(2)換陽光印章(四級指標)

學生通過努力集齊同類型的三張陽光卡,即可在陽光手冊上換蓋一枚陽光印章。

(3)得三級徽章(三級指標)

學生獲得同一范疇下的兩類陽光印章共六枚,即可獲取對應的陽光胸章。為了鼓勵學生面對不足積極改進,我們規定每類印章不能少于兩枚,方可進行兌換。

(4)獲二級徽章(二級指標)

集齊相同領域的三級徽章,就可以兌換二級徽章。如集齊“人文之星胸章” “科學之星胸章”各一枚即可兌換“陽光小博士”徽章。

(5)評“陽光好少年”(一級指標)

學生集齊全部二級徽章后,便可入圍學校每學期的“陽光好少年”評選。

3.評價結果個性化

(1)人人自我反思。每周班會課,各班對本周的評價內容進行小結,學生在陽光手冊上填寫自我評價與反思內容。

(2)人人獲得成功。該體系能清晰反映出每個孩子最擅長的領域和需要努力的地方,這與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相契合,這種評價方式讓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

(3)人人都有“自畫像”。孩子們針對自己的成長足跡,可以得到獨有的“陽光少年自畫像”,學生根據“自畫像”進行總結、反思,進而制定新的目標。

4.評價數據信息化

學校通過自主研發的“陽光136”APP,讓學生和家長可以實時看到成長軌跡,學校管理層也可以實時監控每個領域的數據等。

四、“陽光好少年”評價體系的特點

1.全員參與,全方位評價

我們將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摒棄以學業水平去評價學生,注重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

2.正面引導,鼓勵為主

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獎勵,這種正面引導對學生的成長和心理有著積極的意義。

3.信息技術,為學校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學校可根據統計數據,適時調整工作方向和策略,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評價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研究領域的“硬骨頭”,我們希望通過“陽光好少年”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為教育評價在小學階段的應用作出些許有益探索。

作者單位 西安市鐵一中湖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