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能否上高質量的課,除了自身的知識儲備之外,關鍵的一點是在上課前有沒有進行細致、深入的備課。可以這么說,備好課是上好課最為重要的條件。高質量的備課組(有的學校為教研組)活動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專業成長,同時也是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延安市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教學水平相對落后,通過開展高質量的備課組活動,可以強化學校自身的造血能力,對區域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延安市高中學科備課組活動現狀調查

課題組成員走訪了延安市的15所高中,參與了走訪學校的26次備課組活動,并與老師們就自己所在學校的備課組活動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交流。編制了“延安市高中學科備課組建設調查問卷”,在15所高中發放問卷1300份,收回有效問卷1195份。

訪談和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學校有沒有相應的備課組工作要求、制度;備課組集體備課開展的情況;備課組是否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過全面系統的學情分析;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備課活動形式;你喜歡哪些類型的老師;你不喜歡哪些類型的老師;最希望學科備課活動為你解決哪些問題;學校集體備課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有哪些阻礙集體備課的因素;你覺得應在備課活動中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調查結果大致可以歸為三類:備課組活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備課組活動開展的情況與相關制度保障、受老師歡迎的備課組活動形式與教師等,簡要概述如下。

(一)備課組活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學校均有集體備課活動,基本上都是每周一次,但各個學校的備課組活動開展質量差異比較大,有的學校備課組活動還能針對教學實際情況作一些實質性的研討,而有的學?;玖饔谛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備課組活動存在形式主義,活動形式單一

集體備課時,主要時間不是花在對教學中“真”問題的探討上,而是淪為和學科教學幾乎沒有關系的半行政會議,很難觸及學科教學的核心問題,有形式主義之嫌?;顒有问絾我唬]門造車,老生常談,很少能組織區域聯動或者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等進行集體備課活動。

2.分工不明,責任不清,老師參與熱情不高

老師的教研意識淡薄,缺乏有效的引領。雖然有的備課組也會指定主備人,但僅是從形式上確定了責任,在備課組集體研討的時候,基本上是指定主備人無奈情形下的一言堂。這樣的組織安排不能激發老師參與的熱情,難以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凝聚集體的智慧。

3.準備不足,缺乏系統的規劃

要使集體備課有效果,不僅需要主備人花時間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同時需要參與的老師在研討前對別人的設計方案進行揣摩?,F實情況是許多主備人總是事到臨頭才準備材料,倉促上陣,所以在備課組集體研討的時候自然是“一言堂”,其他人則是一頭霧水。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備課活動沒有系統規劃而造成的。

4.備課組活動的針對性不強

備課組活動大多沒有明確的主題,雖然以討論近期的教學內容為主,但基本都是泛泛而談,很少進行課程設計、重難點的把握與突破、學情分析等深層次的研討。備課組活動的針對性不強,深入研究不夠。

(二)備課組相關制度建設情況

多數學校沒有明確的備課組活動相關制度,尤其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備課組長的培養與考核等方面的內容,大部分學校都是空白的,沒有相關的制度與措施來指導與落實。

(三)受老師歡迎的備課組活動形式與教師

問卷調查顯示,最受老師歡迎的備課活動有:針對課堂教學“真”問題的探究、課堂設計、解題方法研究、專題性研究、專家講座、賽教、評課、議課等。在備課活動中,最受老師們喜歡的教師應該具有有自己的教學思想、善于思考、樂于把自己的想法跟其他人共享、敢說真話等特征。

四、備課組的建設與提升

提升備課組活動的質量,使集體備課活動能真正落到實處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個人、教育職能部門(尤其是教研室)共同努力。學校是主力軍,需要在制度建設、文化氛圍的營造、備課組長的培養等方面下大力氣。根據調研的結果,結合延安市的實際情況,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逐步提升延安市高中學科備課組的活動質量。

(一)學校層面

1.制度:備課組活動開展的基本準則

備課組的建設也需要制度和紀律約束。學校要明確備課組的職能,理順備課組與年級組(部)以及其他處室之間的關系,在考評、獎罰、評優,以及備課組的活動常規等方面,要建立一套簡單易行、符合學校實際的制度,保證備課組活動的正常開展。

要建立常規的備課組活動規范要求,包括備課組活動的時間、地點、參與者等。常規的備課組活動頻次應該加大,因為備課組活動主要研究的是日常教學中的問題,如果活動時間間隔太久,問題容易被遺忘,且容易使老師失去研討的興趣,每周一到兩次為宜。集體備課時間一旦確定下來,除非學校的重大活動,否則不能隨意改變時間,任何人不能無故缺席。

要建立可持續性的評價機制,要明確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機構,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評價指標要接地氣,明確的評價內容與形式能夠為備課組的建設提供明確的發展要求。要將評價結果納入教師發展評價體系,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教研組團隊建設的過程。

備課組的相關制度要和學校的其他制度有機統一。個別學校有備課組長崗位職責、備課組活動管理規范、聽評課規范、同伴互助學習要求、課題研究例會要求等,制度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全,但結果卻是讓教師感到無所適從,最后很多制度都成了一紙空文,不了了之。其實,以上的很多制度都可以圍繞著備課組活動進行整合,使之切實有效地為備課組的科學健康發展服務。

不同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建立一套符合自己校情的制度。要注意的是,制度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實、接地氣、易操作,方能發揮作用。

2.文化:備課組活動的內驅動力

備課組活動僅靠制度的約束是難以煥發出生命活力的,一個積極向上的備課組一定是有其特定的文化氛圍的。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無聲的制度,備課組文化是組內成員之間的行為總則和內驅動力。

備課組文化是學校文化的一個縮影。建設備課組文化要對備課組的生態進行診斷,確立備課組的核心工作和三年發展遠景,逐步累積和豐富備課組的文化資源,內化和提升備課組的團隊意識和同伴互助共生的文化氛圍。要對組內的每一名教師在專業水平、教學實績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在工作中相互學習,逐步形成組內的教學風格、教研風格,促進備課組全體成員的共同發展。

健康的備課組文化有利于教師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備課組活動只有在合理的制度和優良的文化氛圍的雙重保駕之下才會健康發展,備課組的老師才會知無不言、暢所欲言、主動進取,才能有和諧的集體備課氛圍。

3.培訓:備課組活動的成長之路

備課組可以說是學校最基層的教學管理組織,備課組長作為其管理者和組織者,“權力”雖小,但責任重大,應具有高尚的師德風尚、扎實的教學與科研功底和一定的協調組織能力,所以學校一定要重視對備課組長的培訓。

學校要重視備課組長的選拔,要把責任感強、有擔當、敢作為,同時業務水平高的教師選撥出來擔任備課組長。不愛管事、喜歡做老好人的老師,即使專業水平、總體素養較高,也是不適合擔任備課組長的。

學校要加大對備課組長的培訓與管理,制訂系統的培訓計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校本研修、課題研究、業務指導等培訓方式,提升備課組長的能力。同時要對備課組長進行科學考核,對表現突出的備課組長給予公開表彰獎勵,以提高備課組長的工作熱情,對于不合格的備課組長要及時調換。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希望,是備課組長的后備力量,所以學校務必也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4.創新:備課組活動優質發展的源泉

備課組活動要不斷創新,不可墨守成規,如果活動形式一成不變,不可避免地會使老師感到厭倦,要豐富備課組活動形式,優化備課組活動內容,創新是備課活動優質發展的源泉。

在活動內容上,除了落實好集體備課之外,還可以開展課例研究、主題研修、課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課題研究,可以使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相結合、校本研修和學科建設相結合、骨干教師成長和學科團隊發展相結合,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及科研水平非常有效的手段,實現教、研、訓一體化。

要拓展備課組活動方式,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網絡備課活動,對接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可以請專家名師到學校作報告,或者現場指導,突破瓶頸、開拓視野;可以讓組內的老師作專題報告,樹立榜樣,交流共生等,活動方式不一而足,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切勿故步自封。

5.落實:備課組活動的重要保障

“落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多少優秀的計劃、完美的制度最終都敗在了“落實”二字上。學校領導要以身作則,帶頭落實,如果領導不能遵守,就不要期望老師真心落實,落實面前沒有特權。同時要做好考評、記錄等各項工作,不能走過場。

(二)教師層面

1.認識備課組活動對個人專業成長的重要性

備課組是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常見病”的“診療室”,是最為便捷的學習與交流平臺。通過骨干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多種手段,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利用好備課組這一唾手可得的資源平臺,結合教師自我成長需求的內驅力,實現個人專業技能的快速提升。

2.要合理制定專業發展目標

教師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專業發展目標,有了目標才能不懈怠、不安于現狀,要把長、中、短期目標相結合,不斷追求上進,向專業型、學者型教師過渡、轉型。

3.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閱讀經典

高質量的閱讀有助于教師開拓視野、汲取力量,有助于提升教師思維境界和反思能力。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目學習相關的內容,也可以跨科目學習、閱讀,長期積累,終能厚積薄發。

(三)教育職能部門層面

1.做好業務指導

教育職能部門,尤其是各級教研室有必要深入學校,對學校的備課組活動進行指導。要充分發揮教研室的教學職能、研究職能、規劃職能、組織職能以及評價職能,促進學校備課活動的開展。教研室在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

2.建立區域校備課交流制度

校際交流可以促進不同層次學校的共同進步,有利于區域化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教研室應該是校級備課交流活動的組織者。延安市除了市區內有幾所高中、洛川縣兩所高中,其他各縣區內只有一所高中,市區內的學校之間可以組織統一的備課交流活動,各縣區可以根據地域特點每學期聯合召開兩到三次備課交流活動,相互借鑒,攜手共進,比如志丹高級中學和吳起高級中學、子長高級中學與延川高級中學聯合在一起。

3.進行經費支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進行校內備課組活動,或者校際間交流,以及教師的培訓、獎勵等工作,必定會產生各種費用,所以教育職能部門應該專門劃撥經費,保證備課組活動的順利開展,使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總而言之,高中學科備課組的建設與提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教育部門、學校和全體教師同心協力,備課組活動才會健康快速的發展,延安市高中學科備課組活動的質量才能得到相應提升,進而促進延安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