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重大疫情下大學生思想價值觀教育
作者:張輝蓉 毋靖雨
發布時間:2020-04-13 09:55:30 來源:中國教育報
大學是人生思想價值觀逐漸成形并走向穩固發展的關鍵時期。引導大學生正確樹立思想價值觀、形成科學的價值評判標準及堅定的理想信念,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價值觀教育,引導他們把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主流價值相融合,使自身的價值觀符合社會需要、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價值導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間,仍然夾雜著各類聲音,混淆視聽、擾亂輿論,增加了輿情風險。大學生充滿激情,容易被激發社會責任感,也容易陷入不良思想言論的誤區,帶來意識形態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什么要對青年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問題?是因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重大疫情特殊條件下,要積極探索加快加強大學生思想價值觀教育的踐行路徑。
首先,關注涉疫輿情復雜性,突出思想價值觀教育的重點主題。一是突出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宣傳疫情防控期間國家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培養大學生理性、成熟的愛國情懷。二是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從聯防聯控、協同聯動的舉國防控機制中,看到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引導大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堅定政治立場。三是突出生命教育,引導大學生思考生命和生活的意義與價值,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四是突出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從醫護人員等疫情中奮戰一線的所有人身上感受道德力量,提升道德修為。
其次,提升價值引領有效性,探索思想價值觀教育的線上途徑。一是開展線上思想價值觀教育。依托互聯網平臺,突破時空局限,將常規思想教育搬到線上,及時開展線上主題教育、黨團活動等,積極探索開展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新模式。二是開辟價值觀教育網絡陣地。提高信息傳播時效性、透明度,開辟專欄滾動式宣傳正面報道、發布辟謠信息。三是推進線上教學貫通思想價值觀教育。教師應充分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把握疫情期間大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的特殊性,突出育人價值,實現“課程思政”。四是加強常規管理滲透思想價值觀教育。高校應充分利用疫情期間學生常規教育管理來加強思想引領,抓住學生安全健康信息報送的契機,拒絕“瞞報、遲報、不報”,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誠信意識;通過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項管理規定,如服從安排不私自返校、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增強大學生的法治觀念。
再其次,增強輿論引導針對性,創新思想價值觀教育的實施方式。一是加強正面教育弘揚社會正能量。高校通過多種渠道加大網絡正面宣傳力度,及時針對疫情期間的重大社會熱點話題予以回應,大力弘揚正能量;同時,倡導教職工、學生黨員、學生干部主動運用新媒體傳播主旋律。二是以重大疫情作為素材增強大學生價值辨析能力。直面疫情中的熱點話題,引導大學生提升觀念,擯除思想中的價值迷茫。
最后,提高輿情處置即時性,健全思想價值觀教育的保障機制。一是高校加強輿論引導與信息監管。高校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章立制、強化責任、筑牢防線,嚴守網絡陣地,堅決防范意識形態風險。二是相關媒體針對重大涉疫輿情事件,要積極化解、穩妥處置,引導輿情正向發展。嚴格落實網絡信息安全主體責任,對相關涉疫輿情風險隱患實施動態監測,不斷加強網絡輿情處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