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驕傲的身份是“董爸”——記蒲城縣第三高中黨員標桿董潔
作者:渭南市教育局
發布時間:2020-04-01 16:03: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走進陜西省蒲城縣第三高級中學副校長董潔的辦公室,墻面上的錦旗、獎牌,排成一行的獎杯,柜子里一沓沓的獲獎證書、榮譽證書,令人目不暇接。陜西省特級教師、省級優秀教師、省德育先進個人、全國英語知識競賽優秀輔導教師、渭南市教學能手、最美渭南教師、蒲城名師、蒲城縣“感動校園人物”、黨員標桿……但他的同事們卻說,最能彰顯董潔特質和承載榮譽的稱號,是他的三個專屬稱謂:老董、董爸和董標。
“老董”
董潔帶過的學生,私下里稱董潔為“老董”,其因有三:董老師英語教學的功力很“老辣”,他不厭其煩絮絮叨叨的時候,像個老頭子,這是專屬他的親昵稱謂。每接手一屆學生,董潔都會逐人摸清他們的英語學習底子,以便因材施教。對那些英語學習態度有問題的,他會毫不客氣地進行思想“修正”。
王小覃對數理化興趣濃厚,英語學習卻一塌糊涂,每次考試只能得五六十分,由此導致他總成績被嚴重拖后腿。他經常自嘲說:“我有一顆中國心,實在不想學洋文。”董潔看在眼里,急在心間,多次找王小覃談心,了解到他并不是不想學好英語,而是因為落下的步子太大,有些喪失學習信心。為此,董潔經常鼓勵他要樹立下苦功夫逆襲的信心,并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給予他特別關注。在董潔的陪伴和監督下,王小覃英語學習逐漸有了起色,樹立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最終,他高考英語120分,考入了太原理工大學。他在寫給董潔的信中說道“您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老師,沒有您,我不可能圓大學夢!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的英語非常棒,因為有老董!”
因為英語教學出色,校外一些培訓機構和私立學校以豐厚的報酬邀請董潔兼職,都被他拒絕了。大家都覺得他“傻”,但他卻覺得自己最富有,能幫助很多學生克服英語學習困難,圓了大學夢,收獲著桃李滿天下的自豪。每年寒暑假,學生們都會自發組織來看望他們的“老董”,回憶起各自被“老董”逼著學英語的往事,有些學生甚至感動得哽咽流淚。這個時候,就是董潔最欣慰的時刻,因為他的學生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樣,學好了英語,既能“守正中國心”,又能“放眼看世界”。
“董爸”
董潔自1998年開始擔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堅持至今,即使擔任了副校長一職,他仍然兼任著班主任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言,只有當班主任,才能更深入學生的世界,才能更好地育人。對每個學生,他都傾盡關愛,學生們覺得他雖然是自己的老師,但更像是自己的父親,犧牲休息時間,頂著壓力和質疑,也要為學生排憂解難。
董潔對問題學生,有一股改造不成功不罷休的韌勁,三番五次的談心,學習生活呵護有加,甚至他會把學生帶回家,同吃同住共生活,在朝夕相處中了解透徹學生,熏陶感化學生,這樣的學生,有十個,最典型的是王慶。
2012年,學生王慶被校外人員誤傷住院,董潔多次前往醫院探望鼓勵他,王慶出院后情緒低落,成績下滑,和家長也多次發生矛盾。在多次談心教育無果后,董潔將王慶接到自己家中,給他父親般的陪伴,為他輔導功課。數月后王慶在董潔一家的細心照顧下慢慢地恢復了自信和學習興趣,成績也逐漸恢復,最終考入了二本院校。小區的鄰居經常看到董潔和王慶散步、談心,打趣說董潔又多了一個兒子。高考后的那年暑假,董潔帶領王慶和10歲的兒子去北京旅游,同團的游客還以為他們是父子三人,問他兒子爸爸對你和哥哥誰好,兒子不假思索地說爸爸對王慶哥哥好!當大家得知原來他們是師生關系時,尤其是王慶告訴大家要不是“董爸”,自己可能就廢了時,大家都慨嘆不已,竟然還有這樣的老師!
姚小鍇如今已參加工作,逢年過節總愛來董潔家住,有時攆也攆不走。當初他沉迷于游戲無心學習,是董潔一次次把他從網吧拉回來,為了防止他再跑到網吧,領他到自己家吃住,苦口婆心地勸說,當董潔得知姚小鍇因為打游戲欠下同學幾百元錢,無法還錢而無心學習時,還主動幫他還清了欠款。董潔的良苦用心和幫助,讓姚小鍇很感動,學習更加用功,成績不斷飆升,高考考入了西安郵電大學。進入大學后的姚小鍇,由于國防生嚴酷的軍訓導致身體不適,產生了退學的想法,家長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求助董潔。董潔二話沒說趕到學校,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照顧他身體恢復。整個大學期間,遇到磕磕絆絆,最終都是董潔和他一起解決。家長激動地說,董老師比他們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分量都重!姚小鍇更是覺得要不是“董爸”,自己可能就會誤入歧途,更別提能上大學,也就談不上如今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騎行家訪,是董潔20多年班主任生涯中堅持不懈的事。日曬風吹、風塵仆仆,三五十里,七八十里,送去關懷和物資,帶回感動和改變。他最大限度地壓縮自己的開支,只為了有更多的實力幫扶有困難的學生。苑明輝、路鑫、王黎東、馬辰、樊興光……他們的家長都說,因為董老師,他們的家庭有了希望和未來!有人問董潔怎么能做到愛生如子的?董潔的回答是,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自己是教師,是黨員,把全部身心都傾灑到學生身上,這是對“師者父母心”最好的詮釋。
“董標”
曾經有同事斷言董潔的無私奉獻不過是年輕時的激情,堅持不了多久,也有朋友勸他多為自己的家庭考慮,不要因為學生而打亂家人的生活。但董潔用他二十一年如一日的堅持,回應了大家的質疑。從普通教師到副校長,從青絲到白鬢,他從未離開講臺,從未卸下班主任的重擔。在學校師資緊張時,他一人跨年級帶三個班課,一帶就是7年,期間他沒有因為超負荷的工作有任何怨言,更沒有因為忙碌降低工作質量,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獎,主持“十二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及省市級課題并成功結題,作為渭南市中小學繼續教育專家庫成員,在多個縣市交流中分享工作心得。
他常年以校為家,為方便師生,他又兼顧學校綜合樓門衛管理工作。甚至在自己左臂骨折后,還是放心不下工作和學生,帶著夾板提前返回學校。在母親因重病住院期間和剛剛去世時,他忍痛奔波,沒有耽擱學生一節課。他的同事們都說他“傻”,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以他為學習標桿,三中教師爭優創先已蔚然成風。在學校2018、2019年度評選“黨員標桿”時,大家不約而同地投票給他,有同事在推薦緣由一欄寫道:原來我們黨員和普通教師沒啥不一樣,但董潔用他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標桿就在身邊,向他學習,就是要實實在在干工作,真心真意待學生,為學校和學生發展盡心盡力,踐行黨員使命,成就事業價值。在以董潔為代表的先進教師、黨員標桿的示范引領下,蒲城三中逐漸形成了實干擔當、無私奉獻的教師精神,學校軟實力不斷提升,高考成績連年攀升。團結務實的三中人,儼然已成為一種師者品牌。
培桃育李,亦師亦父;實干進取,標桿自立。甘為人梯,把學生托得更高;樂作舟楫,領團隊行得更遠。用一顆毫不利己的初心,傳遞著父愛般深沉的溫暖;以一份無私奉獻的擔當,詮釋著銘記于心的使命。正如董潔自己所說,榮譽不是頭銜,黨員不是名號,實實在在教書育人,無怨無悔寫意人生,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就,是對教師使命的最大敬畏,對黨員初心的最好升華。
有人問董潔,對這三個稱謂,他最喜歡那個?他沒有回答,而是展示了手機里學生王雪發給他的短信:您讓我們看到了這世界上真有無私無悔付出的“傻”人,真有愛生如子的老師,真有可以影響改變學生一生的老師,那就是“董爸”您這樣的老師!以后我想成為您那樣的人,因為,您不僅是“黨員標桿”,更是我們人生的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