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民間體育游戲進行開發,對于促進幼兒身心發展、豐富現有幼兒教育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將民間體育游戲進行開發,一般應按照收集游戲資源、精心篩選素材、整理歸納分類、改編實踐應用這四個步驟。

一、收集游戲資源

豐富的民間體育游戲資源是后續開發工作的基礎。在收集游戲資源時,分為教師和家長兩條主線。第一條線是從教師入手,首先讓全園教師樹立科學的游戲觀,通過理論學習,讓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游戲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討論中讓教師領悟開展民間體育游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做好教師理論準備工作的同時,發動教師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收集民間體育游戲,最終以規范的形式進行提交、匯總,方便后期實踐工作的開展。第二條是家長線,就是要發動家長參與進來。利用家長和社區資源,廣泛收集更多的民間體育游戲資源。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隨訪等形式,讓家長回憶童年的經典游戲,在熱烈的討論中重溫兒時游戲的快樂。同時,號召家長積極向父輩、鄰里、朋友搜集不同的民間體育游戲資源以及素材,進一步豐富民間體育游戲資源。

二、精心篩選素材

在對收集來的素材進行整理時,我們著眼于幼兒發展,立足于時代主流價值觀,堅持“去粗取精”,力求做到安全、適宜、趣味、靈活。

安全,即某一游戲必須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適宜,即適宜本地區本園所的社會文化習俗和環境,適宜幼兒年齡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對收集來的民間體育游戲資源進行篩選時,明顯不符合本地區社會文化習俗的游戲內容不予采用。趣味,即游戲要好玩,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選擇游戲內容時,應避免簡單重復、機械練習的被動式學習。盡量選擇有情節、角色、器械的游戲。靈活,即根據時間、場地、器械、人員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改編。靈活的調整,讓民間體育游戲有了更多和幼兒接觸的機會。在時間上,不只是戶外活動時間,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只要適時進行調整或改編,教師依然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民間體育游戲。對于一些具有安全隱患的游戲器械,可以選擇其他替代品來實施。針對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可以對動作技能要求或游戲規則進行改編,使幼兒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三、整理歸納分類

歸納整理分類,主要是為了方便教師組織游戲活動,也是為了民間體育游戲能充分發揮其價值。一方面,根據游戲中的動作技能要求,將收集到的游戲分為跑、跳、鉆、爬、追逐與躲閃、平衡等幾類;根據是否使用游戲器械,將游戲分為了徒手游戲和器械游戲;根據幼兒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分為大班幼兒游戲、中班幼兒游戲和小班幼兒游戲。

四、改編實踐應用

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游戲特點,適時對游戲進行改編,可以讓民間體育游戲煥發新的活力。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對游戲的材料、規則和玩法兩方面進行改編。

改編游戲材料主要體現在安全的、現有的、易得到的替代品代替原有的游戲器械。如鍛煉幼兒平衡技巧的踩高蹺游戲,使用高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我們在組織踩高蹺時,一方面使用自制的小高蹺,即用旺仔牛奶小鐵罐制成的高蹺供幼兒使用,另一方面購買一批塑料腳蹬作為替代品供幼兒使用。

改編游戲規則和玩法,也就是創新游戲的玩法,達到“一游多玩,老游新玩”,讓幼兒的游戲興趣具有持久性,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需求。例如,在玩“炕饃饃”的游戲時,小班孩子適合玩原始的游戲,但是中大班幼兒動作水平發展較高,已經不滿足于簡單重復的原始游戲了。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快樂小廚師的情景,師生一起討論饃饃從食材準備到制作再到最后的炕饃饃過程,在原有游戲的基礎上,中班幼兒增加了“加水、和面、揉面、搟面”四個制作饃饃的步驟,接著才是原始的炕饃饃。在此基礎上,大班幼兒游戲時結合背景音樂,還增加了隊形變化,由原來的固定游戲對象變為通過隊伍行進變換不同的游戲對象,增加了游戲難度,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幼兒的動作技能、音樂節奏、與不同對象的配合等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進行民間體育游戲的開發研究具有傳承民間體育游戲的重要意義,更是為了促進幼兒身體機能、規則意識、游戲品質、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發展,需要幼兒園、教師、家長、社區加強配合,潛心研究,才能開發出更加行之有效的適宜幼兒發展的民間體育游戲。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