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紅色歌曲是革命先輩與人民群眾一同創造的珍貴精神財富。在改革開放進程下,紅色歌曲體現了我國革命精神的傳承和文化底蘊,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美好希望。本文以紅色歌曲的時代背景出發,從推進黨的建設和堅定文化的自信進行分析,著重對紅色歌曲的德育功能和社會價值觀體現等方面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進行闡釋。

[關鍵詞]紅色歌曲 愛國主義教育 價值 意義

紅色歌曲的時代背景

紅色歌曲是自中國共產黨建立以來特有的文化現象,它象征著我們黨偉大的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它體現著抗戰時期我黨團結一心、奮勇殺敵、同仇敵愾的決心。紅色歌曲也是音樂的一種特殊形式題材,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多姿多彩起來,這使得紅歌的影響力也越來也大。胡錦濤同志曾經說過:“我黨在革命的過程中形成了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財富。”習近平同志也談到,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就要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

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紅色歌曲中大量包含著的是關于革命、戰爭的內容,并且紅色歌曲都是根據當時的環境特點所創作的,它通俗易懂,直擊人們的內心,引導人們感受戰爭時期人們處于水深火熱的艱苦狀態,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紅軍千錘百煉、不怕苦不怕難,自強不息、不斷奮斗的精神。

站在當今社會的角度來看,隨著時代的發展,紅色歌曲在精神領域對人們思想的引領,對人們的生活的熏陶和浸染,不但是老一輩革命者耳熟能詳,更是普及到中小學乃至大學的教育當中,這樣不僅讓我們了解歷史,時刻提醒著自己現在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更是將紅色歌曲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每首歌創作的背景流傳下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文化素養在紅色歌曲影響下進一步得到提升。

近幾年來,紅色經典曲目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黨的兒女》《江姐》《小二黑結婚》等這樣的紅色經典歌劇越來越深入人心,尤其是《江姐》,觀眾好評如潮,社會各界人士都給予極高的評價。《江姐》這首作品是根據閻肅的《紅巖》改編而成的,它的選段《繡紅旗》《紅梅贊》都是非常經典的唱段,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們通過聆聽歌曲,了解新中國成立前夕,重慶地下黨與國民黨殘酷斗爭的情景,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浴血奮戰的偉大品格。紅色經典歌劇帶給人們內心觸動和震撼,也讓人們發自內心地對革命先輩不惜犧牲生命保家衛國的精神產生崇敬和欽佩。

紅色歌曲的價值

紅色歌曲是戰火紛飛、動蕩不安的戰爭年代里,人們渴望和平、渴望幸福最真實樸素的情感表達,這些歌曲不僅蘊含著革命黨人內心對勝利的渴望、百姓對安定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老百姓對共產黨的熱愛和尊重,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紅色歌曲的發展,代表著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發展,它的傳承和發展,凸顯著文化對人們思想的引領,在我黨的發展壯大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推進黨的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有效加強黨的建設。紅色歌曲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產物,它也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反映了我黨的傳統優良品質,讓紅色歌曲的傳唱更好地與新時代精神相結合,讓更多的人了解我黨,走進我黨,激勵大家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我們的家園。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將延安精神、長征精神、五四精神、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與新時代中所產生的精神相結合并將其發揚光大,實現我們心中一直以來的偉大夢想,在唱響紅色歌曲的過程中不斷團結,將這種精神貫穿到黨的建設中。

2.堅定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對我國自身文化價值的肯定,是對我國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它不僅關系到我們國家的興盛、文化的繁榮,也體現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一首首紅色歌曲用質樸而純粹的語言,用自己獨特而持久的魅力,為我們展現著每一首歌背后革命故事,讓人們從歌曲中感受歷史,從而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艱辛。紅色歌曲在中國人民前進的道路上提供了強大的民族精神支撐,讓我黨在未來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奮勇向前,讓這種紅色文化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紐帶,進而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

紅色歌曲也在發展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比如,在一些當初產生紅色歌曲的革命圣地,形成獨特的紅色旅游景區,讓人們每當駐足此地,就會想起腳下的這片革命熱土,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每一首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就是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創作出來的,它讓人們不但接受了紅色革命思想教育,也在感受祖國繁榮富強生活的同時,不忘初心、積極上進。

3.發揮政治價值

紅色歌曲的廣泛傳播,逐漸成為時代的主流,它在啟迪人們的同時,也起到政治教育的作用,這些歌曲鼓舞著人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明白先保全國家利益,再考慮個人利益,具備顧大家舍小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在當今這個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即使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但我們依然會感受到紅色歌曲振奮人心、昂揚向上的獨特魅力。紅色歌曲能讓人們的思想得到洗禮和啟迪,能讓人們的心與革命者緊緊相連,能感受到當初生活的不易,感慨現在生活的美好。不管紅色歌曲是在歌唱哪個民族,哪個時代,它譜寫著革命戰爭的艱難與偉大,歌頌革命先輩們的光榮與堅韌,先輩為我們創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不能忘記的英雄。

3.發揮德育的功能

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希望,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夾雜著一些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思想,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這些思想逐漸侵蝕著一部分人的精神,他們不懂得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他們不了解革命先輩為此所做出的犧牲。以紅色歌曲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是學生思想教育的有力保障,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情操的熔爐。”通過對紅色歌曲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它所包含的歷史內容,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準確地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

紅色歌曲的傳唱增強了學生對歷史的使命感以及對社會發展的責任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維護公共秩序的美德,使學生在紅色歌曲的學習中,慢慢感受到革命先輩的偉大,提升個人的道德水平與整體素養。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走出課堂,了解課本外的革命歷史,將紅色歌曲作為一種載體,貫穿到每個學生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具有重要的革命歷史教育價值。

傳承與發展

目前來看,紅色革命歌曲的傳承和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各個地區為了紅色歌曲的傳承與發展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活動,如迎國慶紅色歌曲演唱大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合唱大賽等,這些活動都為紅歌融入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了響應黨中央發展紅色教育的號召,各大高校定會定期舉辦紅色音樂主題晚會、紅色歌曲大合唱比賽。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唱響紅色歌曲,接受紅色教育,感受革命先輩帶給我們的革命精神,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弘揚紅歌,不只是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唱紅歌,更要理解紅歌背后的深意,在思想上與之產生共鳴,將紅歌與歷史相結合,對紅歌背后的故事進行普及。紅歌不僅僅是老一輩人的精神食糧,它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對青少年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學生才是紅色歌曲傳承發展下去的重要橋梁,他們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將紅色歌曲融入到新時代的青少年生活當中去,為我們描繪青少年遠大而崇高的理想,讓他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會越來越繁榮昌盛,讓這朵在革命年代里孕育的紅色革命之花,在新的時代里更加茁壯健康地光榮綻放。

結 語

紅色歌曲是在革命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愛國熱情,讓人們在思想上得到升華,在情感上達到共鳴,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堅持以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為重,正確看待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堅定思想信念,萬眾一心,增加民族凝聚力。

紅色歌曲是中國時代發展的代表,它弘揚了社會主義先進的文化,讓人們能在歌曲中感受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牢記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而貢獻自己一生的英雄們,感慨和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通過傳唱紅歌提升自身素養,從紅歌中汲取力量,認真學習和反思,以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愛國精神和熱情。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

[2]王制軍:《大別山區紅色歷史資源開發研究》,碩士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8。

[3]許亮、李興華、梁旭:《淺析紅色歌曲的德育功能》,《理論導報》2009年第1期。

[4]胡臘妹、萬紹芷:《中國紅歌會蘊含的價值功能探析》,《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第26期。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