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徑
作者:宗晶晶
發布時間:2020-03-27 19:53:2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教育對于學生生涯來說至關重要,是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和啟蒙階段,也是我國教育的重點。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面對這種形勢,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是無法滿足和適應的。那么,現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全面了解分析學生特點和需求,通過實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策略和有效途徑來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的原則
1.實踐性
語文知識的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作為母語,除了交流工具之外,很多重要場合和各種活動都離不開語文。語文是綜合性、操作性很大的學科,所以親身體驗,涉獵學習資源,大膽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在實際運用中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能力。其實,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的綜合也是多學科混合、多能力融合的應用,小學生進行這類學習,對于自身能力的提高意義重大,不僅可以擴寬他們的視野,增加知識面,積累語文素材,還可以通過實踐過程提高其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學校和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如組織親子游玩、參觀活動等。
2.自主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一點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也是新課改要求中極力強調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中,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就是教師一直講,學生被動地聽,并沒有關注到學生能力的提升和興趣的培養,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灌輸。而現在的綜合性教學中,要讓教師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則是整個活動的主體,在活動前,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各方面,并且還要和學生進行有效交流,進而完成活動目標;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狀態,做好后勤工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的基本策略
1.方案設計課
在開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的時候,教師要發揮好引導的角色。首先,在活動分組時,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考慮到小學生的性格因素,有開朗或者文靜的,將這些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有效互補組成小組,除了可以彼此幫助外,也能夠彼此影響,提高綜合素質。其次是活動計劃內容,教師要與小學生充分交流,不太符合的內容要引導小學生進行完善,保證活動計劃的可行性。任務的目標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進行合理布置,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重要的一點是,任務布置要全面,發揮每一位小學生的特點和優勢,讓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最后,教師要進行總結。比如,哪位小學生的特長和愛好是什么,或者活動中激發了哪些新的興趣點,將這些進行跟蹤記錄,有助于下次活動的有效推進。
2.問題研討課
針對教師基于活動總結出的問題,要有效地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得到進步和提升。在對“遨游漢字王國”這門課進行綜合性學習時,老師可以組織策劃一個文字調查活動。但是,怎樣更好地去策劃這個活動呢?老師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活動環節和具體內容的策劃當中,實踐中學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時候教師要進行具體引導,讓學生列出活動的任務、時間、地點等,在有效溝通交流后,教師幫助學生把策劃總結制定成方案,然后交給各組學生去獨自執行。
三、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的有效途徑
1.以課堂教學為立足點
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時,學生要能夠將識字、理解、閱讀、寫作等有效結合,形成語文小閱讀和小記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小學生日常的行為方法和本身適合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以“如何聽、如何記、如何讀”的模式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以生活教育為結合點
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離不開生活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發揮生活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廣闊、靈動的生活天地中能夠自覺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在實踐中勇于發現問題和不足,積極探討交流創新,在教育生涯中總結出更多更好的有效策略和實施途徑。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葆真小學
